该藏獒的主人供职于国外某犬类研究机构,文章就是他写的。在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中,除了提到与台湾朋友所述相同的事实外,更多的是讲述了藏獒在英国被改良后的成果,并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现代藏獒,以区别原始的、产自中国西部的古老的藏獒。最后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还特别强调:该犬种已在它的东方故土灭绝了……看后,我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为什么很多好东西我们自己并不珍惜!
值得一提的是,从文中仅有的这幅配图上看,这种被称为TibetanMastiff的大狗,与我儿时熟悉的一种来自牧区俗称"藏狗"的狗儿极为相似,当时我打从内心希望它们就是同一品种。想着昔日印象中那个看似憨笨的家伙,如今成了世界级的宠物明星,真有些"为国争光"的感觉。我立刻给儿时的好友李东民拨通了电话,回忆我们与藏狗结过的缘,询问他关于"藏狗"的近况。李东民肯定地回答:"有,但好的少了。"不管怎么样,这多少带给我一些安慰,放下电话后我轻松了许多。
到后来我了解到藏狗正是藏獒庞大的种群基础时,我毅然决然地作出了一个决定:一定要抽空去看看,去看看藏獒。哪知道这一看就是10年。
初识藏獒
(童年往事)儿时的藏獒情结,10年抑或20年的藏獒情结
那是我刚念四年级的时候,在往返于学校的路上,有一户人家养了一条大狗,与我们自家的看门狗相比,那条狗简直就是庞然大物。听大人讲,那是来自牧区的"藏狗",如何本事,如何了得!大人们绘声绘色的描述不久便得到了证实。那户人家的牲口栏里养了很多骡子,不知是租牲口替人拉车干活的,还是牲口贩子,总之,养这只大狗肯定是为了防盗,在那个时候,偷牲口的事是时有发生的。据说自养那狗之后,只要是陌生人,都别想轻易踏进那家的门。有一次,大白天的,一头与骡子差不多大的驴子进去了,都被它咬断了前腿,何况是半夜里偷牲口的贼。
我们这群孩子对它是既喜欢又害怕,从没有也不敢真正走近前去面对面地看它一眼,只是偶尔扒着门缝一睹它的风采,再比比自家的看门狗,真有相形见绌之感,心中对邻家拥有如此威猛的"大狗"嫉妒不已。每当我们路过那家时,它便在自家院内狂吠并跳跃着。那个每一次跃起都露出墙头晃动着的大脑袋,那凶狠狂躁的样子,使我们每个孩子都在担心:总有那么一天它会跳出来"吃掉我们"!
后来我们不敢再走那条老路,而是绕到它家门前水沟的对岸,在每次放学后隔着这条并不宽的水沟,在这个我们以为绝对安全的地方,肆无忌惮地朝它扔着石子儿,估摸它跃起的频率,打它露出墙头的大脑袋。而它却根本不理会偶尔打中它的石子,一次次固执地跳跃着,配合着我们枯燥而无聊的游戏。对我们来说打中打不中它都无关紧要,只希望这样做更能激起它的愤怒,促使它一次次地勇猛跳跃,但它因为锁链的牵绊而奈何不了我们。那时我们并不了解这种孩童的无聊趣味会带给它什么伤害,一群顽皮的学童只是听着它的狂吠声,一路欢声笑语地离去,走向了各自的家门。一段时间里,这种恶作剧成了当时我们放学后的惟一乐趣,周而复始,直到它的主人跳出来像它一样对我们"狂吠",我们才作鸟兽散地开始狂奔,同时留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
其实,我们每个孩子当时最渴望的就是触摸一下它那憨大的脑袋,梦想着有一天也能拥有一只像它一样威猛的大狗来陪伴自己,直到后来不断地有了新的梦想,才渐渐地将它淡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