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宠物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74|回复: 0

慎选在健康表现上呈现稳定状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1 00: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慎选在健康表现上呈现稳定状态
同时能在投喂时积极抢食的个体,其实仅是维持日后稳定饲养上,最基本的开场功夫;不过令人感到不解的,却是部份饲养者宁愿放弃以健康活力为首要条件的选择前提,反倒却以价格或个体的体型为选汰重点,也难怪在接下来的饲养与管理中,总充满了令人感到棘手的诸多问题。不过却也可别因为选择了健康个体,而就此放心的将个体随意放养于缸中,因为从购回到入缸的过程中,个体本身与用以捞取的网具,甚至是包装用的水体,都有可能成为携带病原的传播媒介;此外部份病原由于具有潜伏期(latent period),因此即便是个体看来健康无虞,但对于病原在饲养过程中的感染与传播可能,却丝毫不可轻言大意。 因此针对于新入缸鱼只的健康控管,以及杜绝相关病媒或病原传播的路径,绝对有必要进行相关的检疫管理。首先在抓取或网捞个体时,应该留意网具是否在不用时浸泡于浓盐水或掺有甲基蓝(Methyl Blue)的溶液中,藉以降低在捕捉时的感染可能;因为对于多数湖产慈鲷种类而言,在背鳍、腹鳍或臀期的前缘部位,多具有由硬棘(spine)构成的尖锐构造,因此如果网具不洁或曾经接触过离病鱼只,经常会藉由网捞过程中的机械性伤害,如黏液分泌、鳞片脱落或明显穿刺,为病原打开了感染与传播的一条通路。另外则是用于包装与运送鱼只的水体,由于多数包装用水体取自原本饲养鱼只的水槽,在高密度饲养、未经充分管理与饲养对象变动频繁,甚至曾经接触过罹病鱼只的复杂状况下,往往成为病原滋生的温床,甚至是传播病原的源头,因此对于用以包装或运送个体的水质,切莫让其进入自己的饲养环境中。因此建议在鱼只购回后,最好仅将未经拆封的完整包装,直接至于水槽内使其袋装内外的温度一致;或是可直接将包装用的水体连同鱼只,一同在开封后倾入一个可防止个体跃出的胶桶或盆子,然后在以风管抽取缸水,搭配调节阀的作用,让缸水慢慢以滴流的型式,达到水质调整与让个体能充分适应的对水处理。

冒然急促换水

或将个体在瞬间置入水质状态完全不同的环境中,经常会引发个体在生理上产生紧迫(stress),而这种于个体生理上所产生非特异性的刺激反应,往往会增加个体对于疾病的感受性,甚至在短时间内加速显出严重的相关感染症状。因此在购回个体移入缸中前,应该利用些微的时间,对新进个体在缸外环境,同时进行对水与初步检疫的相关处理;这种看似繁琐的对水或药剂浸泡操作,虽然偶尔会令一个正因拥有全新饲养对象而兴奋无比的饲养者,如当头棒喝般地浇上一盆冷水,然而如果能确实操作,却可为日后的相关管理,省上许多不必要的金钱与时间花费,当然对于个体的健康也具有绝对正面的助益。

对水

的工作应该是平顺和缓的,饲养者可利用风管搭配调节阀,让缓缓引入的缸水与原先饲养的水体,逐渐在pH值、水温、硬度与其它水质因子达成稳定的状态;而如果仅以舀水入袋的方式进行对水管理,建议最好能在降低每次舀入水体的比例,同时却又延长每次舀入间的时间。和缓的对水对个体适应环境,具有绝佳的正面帮助,同时在个体入缸后,不但无须藉由调节生理消耗能量,同时亦可避免在适应初期因为稍显呆滞与笨重的行动,而成为其它个体排斥与攻击的对象。不过不论是以滴流方式对水,或是简易的舀水入袋进行相关操作,最重要的是要时时留意个体在对水过程中的相关反应,同时最好也能藉由适当的打气,维持水中一定程度的溶氧。此外在对水过程中,须尽量避免对于个体频繁的拍打、捞取或触摸刺激,并于对水容器的上方加盖,以面个体在受惊吓时不慎跃出。

而在对水处理的同时,饲养者就可依据个体的体型、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针对特定的处理对象,并考虑水体体积的大小与药剂有效浓度,选择适当的药剂进行相关检疫管理;不过在此所指的「药剂」,虽然来源多为用于治疗特定疾病的投用药剂,但却因为使用目的、作用对象与施用浓度上,与实际用于「治疗」的处理颇有差异,因此反倒多将其以「消毒剂」或「杀菌剂」来称呼。一般经常使用于新进个体检疫的消毒或杀菌性处理剂,多半是在杀灭对象上呈现广泛、用量轻省经济、短时间具有杀灭病原的优异效果,同时对于处理鱼只本身不会造成明显刺激的温和性用药为主;常见者例如原本用途为染剂的甲基蓝、具有优异氧化能力的高锰酸钾、取得极为方便的粗盐,或是一些在药理构成机制上,属于抗生素(antibiotic)类的四环素(oxytetracycline;OTC)、氯霉素(chloramphenicol)以及磺胺剂(sulfanilamide)等。与实际用于疾病治疗上的剂量相比较,应用于新进鱼只检疫的使用剂量,往往仅有前者的1/5至一半,其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对于可能随新进个体或包装水体,携入饲养环境并造成传播与感染的病原,进行相关杀灭与管制处理。

但持续30~90分钟的对水与初期检疫处理后,个体如果在活力与健康状态上不显疲态或不适,便可在沥去绝大多数的处理水体后,将个体缓缓的放养于环境中。虽然此时的个体多因先前充分的对水适应,而呈现相当良好的活力,甚至部份个体还表现旺盛的救食意愿;不过建议对于新放养的个体,最好能维持24~48小时的禁食管理,并且时时观察个体在泳姿、外观体表的完整性、与混养对象的互动状态,甚至是个体在环境中的活动状态,都须有较其它个体更为细心的持续注意,直到个体能稳定应环境、积极表现摄食意愿,并与群体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电话:13976351999    站长联系QQ:713767   
站长微信:13976351999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pet86.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宠物论坛

GMT+8, 2025-4-21 07:02 , Processed in 0.01033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海南犬业协会

© 2001-2020 中国宠物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