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宠物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99|回复: 10

七彩的疾病分类与治疗大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25 19: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细菌性疾病
            细菌引起的疾病在鱼的疾病中属于种类最多的,常见的有:烂腮病、细菌性肠炎、白皮病、竖鳞病、出血性腐败症、打印病、疖疮病、白头白嘴病等好几种。都是属于较高发的观赏鱼类疾病,而且发病的时候一般都比较凶险。
            疾病名称
            烂腮病
            病 因
            病 原 体
            鱼害粘球菌
            症 状
            鱼腮充满粘液,腮丝及腮盖骨内表皮均有出血现象。腮丝会很快由红变白,逐渐腐烂最后整个腮部全部腐烂鱼儿也因此失去呼吸功能而死
            治疗方法
            1、用百万分之十二点五(12.5ppm)的呋喃西林溶液药浴30分钟。
            2、用百万分之十二点五(12.5ppm)的土霉素溶液药浴30分钟。
            每天不断至病鱼痊愈。同时用百万分之一的呋喃西林溶液清洗所有的用具及水族箱以消毒避免鱼儿再次感染。
            疾病名称
            细菌性肠炎
            病 因
            吃了不洁净的食物或是吃的过饱、肠道饱胀、排泄受阻,导致细菌感染肠道引发肠炎。
            病 原 体
            点状产气单胞杆菌
            症 状
            病鱼停于水族箱角落不动、不进食。腹部膨胀有红斑肛门突出。肌肉会短时间发出抽搐,粪便白色。如果实行解剖。会发现腹腔积水,肠壁充血发炎。严重时肠子呈紫红色,肠内无食物,只有淡黄色的粘液和浓血。
            治疗方法
            内服主要是鱼服康、磺胺胍、纳克菌等药浴的话就要用到呋喃西林、庆大霉素、土霉素、痢特灵等。内服药必须溶解后混合到牛新汉堡或者是其它的混合饵料当中投喂。如果鱼儿已经无法吃食的话,就只有药浴了(也有肌肉注射庆大霉素和青霉素的)。
            疾病名称
            白皮病(又称白尾病)
            病 因
            水族箱内不洁净尤其是鱼的粪便没及时清理掉,或是捕捞和运输的时候操作不慎使鱼受伤导致病源菌感染(可见外伤的危害)。
11页,当前在第01页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2-25 20: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病 原 体
            白皮极毛杆菌的格兰氏阴性杆菌
            症 状
            背鳍或尾鳍也可能是背鳍加尾鳍的基部(也就是鱼背部和尾柄)出现小白点。白点迅速扩大只至尾鳍全部发白、烂掉,病鱼的游动能力明显降低。平衡失控会竖起来上下垂直游动。2-3天死亡。死亡率极高。5-8月流行此病。

            治疗方法
            百万分之二十五的(25ppm)的土霉素或金霉素溶液药浴30分钟/天。水族箱用百万分之一的漂白粉溶液消毒。
            疾病名称
            竖鳞病
            病 因
            病 原 体
            一种与水型点状极毛杆菌相似的细菌
            症 状
            鱼的鳞由平覆鱼体表变成象松球一样一片一片的象外长开。鳞片的基部鳞囊水肿。在鳞片上轻轻一按,鳞片就会脱落。2-3天后病鱼就会死亡。此病好像不具传染性,多见于金鱼、锦鲤、攀鲈科鱼及卵胎生鳉科鱼类,象玛莉、月鱼、孔雀等。每年春季较为流行,发病的鱼看起来很恐怖,我到现在想起来头皮就会发麻。而且也不好治疗即便是治愈了观赏价值也大打折扣。所以不如人道毁灭来的好一些。

            治疗方法
            1、五万分之一的四环素溶液药浴1小时/天。

            2、2%的食盐加3%的碳酸氢钠溶液药浴10分钟/天。

            3、呋喃西林加痢特灵溶液浸泡。
            疾病名称
            出血性腐败症
            病 因
            鱼体受伤病源菌侵入造成。冬天如果鱼冻伤的话也是以大病因。
            病 原 体
            荧光极毛杆菌的革兰氏阴性菌
            症 状
            体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背鳍或全部的鳍充血、鳍会烂的象一柄破扇子。掉鳞处或烂鳍处会发水霉。会和烂腮、出血症(见病毒性疾病)并发。
            治疗方法
 楼主| 发表于 2007-2-25 20: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1%的食盐水或是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或是百万分之二(2ppm)的漂白粉溶液浸泡。
            疾病名称
            打印病(又称腐皮病)
            病 因
            水质不洁或鱼体受伤的时候会发此病。无明显的季节分别。
            病 原 体
            点状产气单细胞菌的点状亚种也属革兰氏阴性菌的一种
            症 状
            在肛门附近或是尾柄上(极少见于鱼体的前部)皮肤和肌肉发炎象脓包一样。肌肉会逐渐烂掉形成圆形或者是椭圆形的病灶。好像打了一个烙印一样。

            治疗方法
            参照其它的革兰氏阴性菌的治疗方法即可。
            疾病名称
            疖疮病
            病 因
            病 原 体
            一种点状产气单包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的一种
            症 状
            皮下肌肉组织发炎,有类似溃疡的脓疮、浮肿。脓疮里有大量的脓、血和细菌。鱼鳍基部充血。鳍条开裂。严重时肠子里亦充血。
            治疗方法
            参照其它的革兰氏阴性菌的治疗方法即可。
            疾病名称
            白头白嘴病

            病 因
            病 原 体
            粘球菌的一种,类似于烂腮病的病原体,最适宜温度为25摄氏度,PH值在6-8.5之间

            症 状
            病鱼的额部和嘴的周围细胞坏死,变白。发生溃疡。有时会带有灰白色的绒毛状物。体瘦发黑。发病极快、传染迅速。一日之间会全部死亡。多见于5月下旬至7月上旬。

            治疗方法
            将百万分之一(1ppm)的漂白粉撒入水族箱里消毒。
 楼主| 发表于 2007-2-25 20: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霉菌性疾病
            疾病名称
            肤霉病(水霉病)
            病 因
            极为常见的观赏鱼疾病。在捕捞、运输时鱼体受到外伤或寄生虫使鱼的皮肤受伤后被霉菌孢子侵入从而感染。

            病 原 体
            水霉属、绵霉属等水生霉菌

            症 状
            鱼的身体上长出白毛。严重时白毛可以将鱼体包围起来。鱼的身体瘦弱游动能力降低。一年四季皆会出现此病。

            治疗方法
            重要的还是预防。只要捕捞、运输时小心一点不使鱼体受伤,放养新鱼的水族箱里可投放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的发生、投放活饵料时注意清洁消毒。水质保持清洁以隔绝水霉菌的生长。一般可以防止此病的发生。一旦发生的话可用如下治疗方法。

            1、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2、特效药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每天浸洗20-30分钟。

            3、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20-30分钟。

            4、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并且可用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疾病名称
            腮霉病

            病 因

            病 原 体
            腮霉属的真菌

            症 状
            菌体的孢子散落水中时,碰上鱼的腮部,便附着其上侵入组织生长。当发现鱼表现为呼吸困难时。打开其腮部会发现菌丝。

            治疗方法
            还是预防保持水质的清洁。抑制菌体的生长就可以避免此病的发生。
            治疗可以参照水霉病的治疗方法。
            病毒性疾病
            病毒性疾病在观赏鱼疾病中属于极为凶险的病症。治疗起来也很麻烦。传染得快,死亡率高
 楼主| 发表于 2007-2-25 20: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疾病名称
            黑死病

            病 因
            革兰氏阳性细菌抗菌感染并发六鞭毛虫肠内寄生

            病 原 体
            六鞭毛虫和类肠炎抗药性细菌

            症 状
            鱼鳍叠合、身体抖动、畏缩怕人、体色变黑、食欲略减、躲于缸角,慢慢丧失食欲,鱼鳍破损溃烂,体表出现云雾状溃蚀,布满许多白色突起,缩尾缩鳍,失去平衡,最终死亡。

            治疗方法
            改善水质,如换水或调节PH值

            1、特效药黑拿敏

            2、黑拿敏、贺力沙民交替使用
            疾病名称
            出血热

            病 因

            病 原 体
            疱疹病毒

            症 状
            病鱼体表发黑无光泽,口、鳍条、肌肉充血。有时腮盖、头、腹壁充血。腮丝呈鲜红的点状或块状充血。严重的腮会失血而苍白成为"白腮"。眼球会有突出症状(这种突出症状和龙鱼的眼球突出症不同)。发病季节多在6-9月间,水温26-30摄氏度时最为流行。

            治疗方法
            1、充分照射阳光,并设法降低水温至25摄氏度以下。

            2、用中药大黄的浸取液水浴。

            3、用大黄和枫香树叶0.25-0.5克砚成粉末煎煮后混合牛心汉堡投喂同时在水族箱中连续两天投放百万分之0.6(0.6ppm)的敌菌灵溶液。

            4、抗生素(比如青霉素、红霉素等)浸泡
            寄生虫类疾病
            疾病名称
            猫头虱病

            病 因

            病 原 体
            猫头虱。又叫矛头虱病、针虫病、铁锚虫病。属水生甲壳类动物,吸食鱼的血液维生。常附生很多累枝虫一类的原生动物。其虫体在25-37摄氏度中可以生活20天左右。在春、秋季可活一个月或稍长时间。秋末感染的猫头虱只有少数可以越冬,大多数会于冬季死亡。
 楼主| 发表于 2007-2-25 20: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症 状
            有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两种。急性感染的鱼急躁不安、甚至缓慢游于水面,不摄食并大量死亡。慢性感染的鱼会因为寄生部位发炎而组织坏死。虫体露出的部分会有藻类附生,似一束束的棉絮一般,所以又称为"蓑衣病"。当你看见鱼的体表有一根根小的白色棍子挂在上面就是了。猫头虱适温性广12-33摄氏度具可生存。顾每年都可能发生此病。

            治疗方法
            本着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喂食的时候尽量的减少从自然水体捕捞的活饵的投喂。即便是投喂也应该做好消毒工作。

            1、鱼体上寄生的虫体不多的情况下可以用镊子直接拔除。

            2、用百万分之零点三至零点五(0.3-0.5ppm)的敌百虫溶液药浴。虫体会被麻痹并且脱落掉入水底。然后将鱼捞回原缸。并且在原缸内用敌百虫溶液遍撒。

            3、病鱼还可用百万分之五到八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

            疾病名称
            鱼虱病

            病 因

            病 原 体
            水生寄生甲壳类鱼虱

            症 状
            鱼虱附着于鱼体表面,吸食鱼的血液。伤口常造成其他细菌类或真菌类的感染。五六个鱼虱会在十来分钟咬死一尾15cm长的健康鲫鱼。危害不可谓不大。

            治疗方法
            同于猫头虱病的治疗。

疾病名
            五爪虫病

            病 因

            病 原 体
            腔肠动物五爪虫。可由身体各部分萌芽繁殖。一周左右可以看到水族箱里满是这种虫的成体。而且附着于玻璃壁上。

            症 状
            五爪虫附着于鱼体上。咬伤部分发炎。

            治疗方法
            预防的方法也是要注意活饵的消毒。也可以在水族箱放养珍珠马甲或接吻鱼捕食五爪虫。

            少数的虫可以用镊子拔除。大量时就要移出鱼和水草,并用用高锰酸钾对水族箱全面消毒。用刀片铲除玻璃壁上的虫体,再以百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杀灭。
 楼主| 发表于 2007-2-25 20: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可用敌百虫消灭五爪虫。

            疾病名称
            白点病

            病 因

            病 原 体
            多子小瓜虫。成虫长0.35-1毫米,宽0.3-0.4毫米。椭圆形。

            症 状
            初期鱼体胸、背、尾鳍及体表能看见白色的胞囊。严重时白点遍布全身。病程5-10天发现时已较严重2-3天死亡。属各类观赏鱼常见疾病。发生于10-25摄氏度的温度环境中。

            治疗方法
            1、特效药硝酸亚汞遍洒。水温15度以下用0.15ppm水温15度以上用0.1ppm。要注意的是硝酸亚汞是剧毒工业原料,购买时店家还会向你要介绍信。使用时如不当会毒死你的爱鱼。所以要注意。

            2、由于小瓜虫只能生存于10-25摄氏度的温度环境中,此时小瓜虫的发育周期为10天。水温高于此温度时小瓜虫会加快发育5天就会完成发育在未及繁殖时死亡。所以我们在发现白点病时只需将水温升至28摄氏度左右没两天小瓜虫就会自动完成发育而死亡。连续保持几天就可以根治白点病。

            3、良好的老水机合适的换水量可以较好的预防白点的发生。

            疾病名称
            斜管虫病(白翕病)

            病 因

            病 原 体
            鲤斜管虫。体长0.049毫米,宽0.03毫米。肾脏型。

            症 状
            病鱼体表分泌大量粘液呼吸受到影响。严重时病鱼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蓝色或苍白色的粘液层,鱼体消瘦发黑,漂于水面好像浮头的症状。换水也无法恢复。多发于冬春季水温低于20摄氏度时。小水缸及水质较脏的水体里。发病初期会出现少量死亡的情况,今天后会开始大量的鱼只死亡。

            治疗方法
            1、保释水温并且注意水质的清洁基本可杜绝此病的发生。

            2、8ppm的硫酸铜溶液清洗15-30分钟;或用0.7ppm的硫酸铜溶液遍洒。

            3、2%的食盐水清洗5-10分钟。 4、0.4-0.5的福尔马林清洗或30-40ppm的福尔马林遍洒。
 楼主| 发表于 2007-2-25 20: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疾病名称
            鱼波豆虫病(白云病)

            病 因

            病 原 体
            漂浮鱼波豆虫

            症 状
            鱼波豆虫是袭击鱼的皮肤和腮的寄生虫。感染后可以辨认出暗淡的小斑点。皮肤上会形成一层蓝灰色的粘液。细菌水霉容易侵入。病鱼没有食欲,游动迟钝,鳍条折叠,呼吸困难,漂浮于水面,最后死亡。鱼波豆虫适应12-20摄氏度的水温。全国皆可见此病。

            治疗方法
            1、保持水温在28摄氏度可以抑制病原体的成长、繁殖。

            2、喂食活饵时很容易带入此病原体,因此活饵在投喂前可以用5%的食盐水消毒5-10分钟。可有效防止鱼波豆虫的侵入。

            3、已感染的可以遍洒0.7ppm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

            疾病名称
            粘孢子虫病

            病 因

            病 原 体
            常见的有鲫鱼孢虫、中华粘体虫、腮丝球孢虫等

            症 状
            病鱼的皮肤及腮部有明显的变化。皮肤隆起芝麻大的白点(比白点病的大)或包状的孢囊。腮丝由于大量成熟孢子和发育中的营养体充塞影响呼吸或腮丝破裂出血致死。我国南方常见此病。

            治疗方法
            无特效方法,只能积极预防消毒,可以用30-40ppm的福尔马林遍洒试一试。

            疾病名称
            三代虫病

            病 因

            病 原 体
            秀丽三代虫、细毛三代虫、等等,大约体长为0.18-0.45毫米体宽0.05-0.13毫米。

            症 状
            病鱼瘦弱。发病初期病鱼极度不安,时而狂游,时而急剧侧游。常在水草丛或缸壁挤擦。严重时病鱼体色暗黑,游动缓慢,食欲减退。寄生量大时还会引起鱼的眼角膜混浊失明。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针尖大小的虫体挂在鱼的皮肤及腮上。病鱼会有蛀鳍现象,尤其是金鱼。本病是鱼苗及不足一年龄鱼的常见病。春末夏初多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2-25 20: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治疗方法
            遍洒0.2-0.4的晶体敌百虫疗效显著。

            疾病名称
            指环虫病

            病 因

            病 原 体
            中型指环虫、坏腮指环虫、弧形指环虫、等体长0.22-1.10毫米体宽0.064-0.25毫米。

            症 状
            初期并不显著。严重时鱼体变黑,瘦弱无力,食欲减退,腮丝粘液增多,腮瓣呈灰白色。呼吸困难,常显出腮部浮肿,腮盖难以闭合。病鱼会急剧侧游、挤擦底壁。此虫繁殖最佳温度为20-25摄氏度。

            治疗方法
            同于三代虫病。

            疾病名称
            寄生性白内障

            病 因

            病 原 体
            复口吸虫的尾蚴及囊蚴

            症 状
            急性感染:病鱼在水中急游挣扎,头部和脑区充血。然后身体失去平衡仰卧水面,鱼体颤抖并弯曲,短期内死亡。

            慢性感染:病鱼眼球混浊呈乳白色,严重时水晶体脱落成为瞎眼。春夏两季流行。多见于金鱼尤其是龙金。

            治疗方法
            无法治疗。以预防为主。注意杀灭病原体的中间寄主-锥实螺即可。

            疾病名称
            嗜子宫线虫病(红线虫病)

            病 因

            病 原 体
            鲤嗜子宫线虫、鲫嗜子宫线虫

            症 状
            寄生于鳍条、肠道及内脏寄生于鳍条会使鳍条充血、鳍基发炎、鳍条破损。寄生于肠道及内脏时会影响生长发育,严重时可引起死亡。鲤嗜子宫线虫寄生于鳞片下,可并非水霉引起死亡。主要危害金鱼和锦鲤。每年春季4-5月流行。
 楼主| 发表于 2007-2-25 20: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治疗方法
            1、2-2.5%的食盐水药浴15-20分钟,效果不错。

            2、遍洒0.2-0.5ppm的晶体敌百虫杀挠足类中间寄主可有效预防此病。

            疾病名称
            卵甲藻病(打粉病、白鳞病)

            病 因

            病 原 体
            嗜酸卵甲藻。是一种寄生性藻类,体长0.083-0.130毫米,宽0.102-0.155毫米。

            症 状
            初期鱼体表粘液增多,背鳍、尾鳍及背部皮肤出现白点,而后逐渐蔓延至全身及腮内,白点之间有红色充血斑点(这是不同于白点病处),随病情发展,白点连成一片,全身象裹了一层白粉。粉块脱落后,发炎溃烂,直至病鱼瘦弱衰竭而亡。卵甲藻病有点象白点病,不同的是白点病不会连成粉块、无充血现象。在显微镜下观察小瓜虫会动而卵甲藻不会动。春末至初秋流行。生存于PH值为5-6.5的水体中。会和水霉并发,传染快,死亡率高。

            治疗方法
            1、此病原体生存于酸性水质中调节之可预防。 2、遍洒5-20ppm的生石灰。 3、遍洒10-25ppm的碳酸氢纳或硼砂。
            4、将病鱼转入微碱性水体浸泡。

            其它疾病

            疾病名称
            浮头

            病 因
            水中溶氧量不足。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1.长期未换水。2.养殖密度过大。3.天气突变,气压过低。4.水中的腐殖质及浮游生物过多和鱼只夺氧。

            病 原 体

            症 状
            鱼浮于水面嘴伸出水面吞空气。经常浮头的鱼会产生下颚皮肤突出的畸形。

            治疗方法
            加强充氧

            疾病名称
            感冒

            病 因
            水温突然降低使温差达到5摄氏度。
 楼主| 发表于 2007-2-25 20: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病 原 体

            症 状
            病鱼没精神,食欲下降。体色发暗。不爱游动。几小时至几天死亡。

            治疗方法
            1、换水及冬季注意温度的变化,防止温差过大的变化。可有效预防此病。

            2、已得病的可将温度调高几度然后好吃好喝好招待的静养。

            疾病名称
            气泡病

            病 因
            水中溶氧量过于饱和

            病 原 体

            症 状
            病鱼体表(尤其是尾鳍)、腮丝、肠子内充满气泡。身体失衡,尾上头下浮于水面,无法摄食。多发于春末夏季的高温季节。

            治疗方法
            1、高温季节应注意遮阳。保持水质新鲜。可有效预防此病。

            2、病鱼可转移到清水中静养一天左右。

            3、用打气泵驱除水中过度饱和的氧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电话:13976351999    站长联系QQ:713767   
站长微信:13976351999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pet86.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宠物论坛

GMT+8, 2025-4-19 14:11 , Processed in 0.0125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海南犬业协会

© 2001-2020 中国宠物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