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宠物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74|回复: 0

饲养宠物市民增多 可爱宠物暗藏可怕疾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8 10: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近日,哈医大一院普外四病房主任乔海泉教授,成功为邹先生切除了最大直径15厘米的多个大小不等的包虫囊肿,及时控制住癌变病灶,使病人转危为安。乔海泉教授分析指出,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新牧场引进大批牲畜,形成了新的污染带,肝包虫病流行区的畜产品大量流通,以及城乡饲养宠物犬的人家越来越多,致使肝包虫病的潜在隐患越来越彰显出来。

  家住木兰的邹先生今年43岁,半年前就出现右上腹隐痛,当时未在意。近一个月疼痛逐渐加重,影响饮食及睡眠,遂与家人来到哈尔滨。在走访了多家大医院,并在哈医大寄生虫教研室采血化验后,被诊断为肝包虫病。全家人慕名来到哈医大医院普外四科乔海泉主任处。乔主任经过认真的询问病史,结合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肝包虫病诊断已经确认,位于肝右叶,囊肿最大直径达15厘米。只是部分包虫囊壁与其应有的影像学表现不同,可能肝内还存在其他病变。

  在充分考虑了所有可能情况及精心的术前准备后,邹先生被推上了手术台。乔海泉教授和谭刚副教授术中发现,患者肝右叶有多个大小不等的包虫囊肿,并且邻近大囊肿壁的肝组织与正常肝组织明显不同,质地较硬。在进行了内囊摘除后,乔海泉教授和谭刚副教授术中又果断将其外观异常的肝组织切除。手术顺利,历时约2小时。术后病理回报:肝包虫病,囊壁见中分化肝细胞癌。据乔海泉教授介绍,肝包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多见于有牧区生活史的牧民,治疗首选内囊摘除术。关于该病癌变的报道,国内外均很少见。本例患者尚合并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复合感染促进了肝癌的发生。

  近年来,由于超声波、CT、磁共振等影像学技术得以广泛应用,所以在肝脏等器官内发现囊性包块的情况日益增多。这些包块除先天性囊肿、血管瘤等疾病外,还有包虫病的可能。包虫病又叫棘球蚴病。棘球蚴作为绦虫的一种,大多寄生于犬和狼等食肉动物的小肠内。这些动物肠子里的成虫数量多达千万条,其粪便中排出的虫卵或孕节极有可能污染牧场、畜舍、水源、土壤以及牲畜皮毛。人若沾染和食入虫卵,卵内被称为六钩蚴的幼虫就会在肠道内孵出,钻入肠壁随血流侵入组织,继而发育为棘球蚴。棘球蚴最常见的寄生部位为肝、肺,其次为脾、肾、卵巢、膀胱、盆腔和乳房等部位。

  专家提醒人们,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是狗。狗体内的孕节或虫卵抵抗力特别强,儿童常常因与宠物犬嬉戏、玩耍而致病。成人在挤奶、剪羊毛和加工皮毛时,或因食入被虫卵污染的水、蔬菜等食物时易受到感染。在干旱地方,微小的虫卵还能随风飘扬,经呼吸道吸入而致人染病。针对上述环节,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加强卫生宣传,向百姓普及有关包虫病的科普知识,注意个人防护,饭前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菜;其次是定期为牧犬和宠物犬驱除体内的寄生虫,控制传染源,加强屠宰场检疫,严格处理病畜内脏,并深埋或焚烧,绝不能乱抛或喂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电话:13976351999    站长联系QQ:713767   
站长微信:13976351999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pet86.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宠物论坛

GMT+8, 2025-4-28 07:01 , Processed in 0.01122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海南犬业协会

© 2001-2020 中国宠物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