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嘴沙皮铁马骝: 
这条沙皮狗是五十年代很有名的骨嘴沙皮,叫“鉄马骝”,当时在澳门以它三十斤不到的身躯但它可以打败超过四十多斤的斗犬。
它与很多专业的美国比特、日本土佐等等斗犬打过,但即使是那些专业的打斗犬也打不过它,而成为它的“嘴下败将”有数百之多,真是名不虚传,声明远扬,同时给狗主人也带来了巨额财富。
有关铁马骝的记载没有很多,后来到底怎样也已不得而知了。
不过,作为一只有赫赫战功的打斗犬,铁马骝的名字流传了下来。
那时候听老一辈玩沙皮狗斗犬在挑选沙犬狗有一些口诀:
葫芦头,瓦筒咀或蛤乸咀,蚬壳耳、灯笼眼、竹笋牙、蒜子蹄、婆仔面、竹刷毛、虾公腰、推车脚、金钱尾、柿饼粪门等有些记不起来了。
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澳门斗犬多数是用沙皮犬来进行,因解放初期澳门是可以自由进入中国大陆,那时很多喜斗狗的前辈都到大沥买沙皮狗回澳门饲养。
及后数年间中国大陆就封关不再准许自由出入。澳门只有几个前辈有心人坚持饲养沙皮狗,他们又坚持不用别的犬来串种,所以到后来沙皮狗种越来越少,也因近亲繁殖得多,体型也越来越细小。
香港的沙皮狗也是港人在澳门买回香港的。
但发扬沙皮狗到海外的人是一个名叫罗锡豪先生,他是香港人他收集合港澳残余沙皮的血统,繁殖出所谓现代沙皮狗,推广到美国等地狗会。才发展到现在世界狗会也承认为一种纯种犬,他也算是功不可没。
现在在国内的沙皮狗也是在八十年代从香港回流到佛山大沥繁殖。
因当时美国流行该犬种,老美不断用美元到港澳收购。
沙皮狗热潮吹遍港、澳、台湾,甚至回到国内。
但那时真跑遍整个大沥镇的每一条乡,村也看不见一二条出色沙皮狗,原因是国内经过这么多年的政冶运动,又广东人喜吃狗肉什么种也吃光了。
我们现在从大沥所看到的沙皮狗也不是原种的了。
现在在广东大沥也只有黄柱华饲养的沙皮经过他精心的繁殖已经初步取得进展,他所培育的骨嘴沙皮也在历届沙皮犬单独展会上夺得冠军。 
又附:沙皮黑仔
一九五九年的秋天在跑馬地,如常舉行每年一度的狗展. 但當日同以往有點不一樣,一位穿着整齊的西服,剪了一個平頭裝的青年人,他氣宇軒昂地慢慢步進會場,在他身旁有一頭全身黑色,耳朵垂下,額上佈滿皺紋的狗。在場觀眾對它全不認識。
現在所描述的就是當年韋基舜先生,將中國沙皮狗首次帶進犬展世界的情況.
它的名字叫黑仔,正式在狗會登記的名稱為Raven\′s Hue of Taileh,它的父親就是澳門鼎鼎大名的鐵馬騮. 韋先生當年在殖民地社會,有這樣的勇氣和創見,真是中國人的驕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