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物种代码:020870009
物种名称:棕头鸥
英文俗名: Brown-headed Gull
学 名:Larus brunnicephalus
科 属: 鸥形目,鸥科,鸥属
体 重:约250-500克
物种特征:
中等体型(42厘米)的白色鸥。背灰,初级飞羽基部具大块白斑,黑色翼尖具白色点斑为本种识别特征。越冬鸟眼后具深褐块斑。夏鸟头及颈褐色。与红嘴鸥区别在虹膜色浅,嘴较厚,体型略大且翼尖斑纹不同。第一冬鸟似冬季成鸟,但翼尖无白色点斑,尾尖具黑色横带。 虹膜-淡黄或灰色,眼周裸皮红色;嘴-深红;脚-朱红。腹部及各级飞羽纯白,趾间具蹼。叫声为沙哑的gek, gek声及响亮哭叫声ko-yek, ko yek。
分布:
棕头鸥分布于亚洲中部、南部、东南部;我国青藏高原有繁殖,云南有越冬。繁殖期栖息于海拔2000~3500米左右的高山和高原湖泊、水塘、河流和沼泽地带。
繁殖于亚洲中部;冬季至印度、中国、孟加拉湾及东南亚越冬。
一般罕见,但地方性常见于繁殖地点(如青海湖)。繁殖在西藏中部及青海, 新近报道也繁殖于内蒙古西部的鄂尔多斯高原。迁徙时见于中国北部及西南部。有些鸟在云南西部并偶尔在香港越冬。在新疆的繁殖记录可能有误。
习性:
与其他鸥混群,栖于海上、沿海及河口地带。
棕头鸥的群体防御能力很强,尤其是在产卵孵化、育雏期,有人,畜或其他天敌进入巢区时,棕头鸥会群在低空盘旋,俯冲、嘶叫或排粪,直到入侵者远离巢区为止。棕头鸥主食鱼及水生软体动物。它们捕食能力远不有及鸬鹚和鱼鸥,所以经常迫随鸬鹚、鱼鸥之后寻找剩余物。
每年3月下旬从南方迁至青海,常在湖泊、沼泽、草原湿地及环水的岛屿上栖息活动,以捕食鱼类和鱼加工后的剩余物为主要食物。有固定巢区,每年在青海湖鸟岛上产卵孵化育幼。10月后,除极个别外,绝大部分鸥集群南飞越冬。羽绒洁白,体形优美,可做观赏鸟类。被列为省级保护动物。 棕头鸥是鸟岛的主要候鸟,有1.4万多只。棕头鸥体重360-400克,头颈部羽毛棕褐色,第一、第二枚初级飞羽黑色,身体其余部位为白色和浅灰色。每年3月中、下旬迁来青海湖。刚来时有近一个月的时间活动在环湖各河口一带或近湖居民点附近,4月中旬陆续集中到鸟岛营巢。它们往往偷取斑头雁的筑巢材料,并在亲雁外出时偷食雁卵。平均每平方米3.2个鸥巢,最密处每平方米6个以上。5月中旬产卵,每巢3-4枚,卵重46克左右,表面有黑褐色斑点或条状斑纹,孵化期25天,幼鸟飞羽齐后,才随亲鸟离去。 棕头鸥繁殖于亚洲中部,西藏中部及青海, 新近报道也繁殖于内蒙古西部的鄂尔多斯高原。每年9-10月是南迁的时间,越冬在印度、孟加拉湾及东南亚及中国云南西部、广东、香港等地,最远达南海西沙群岛。 棕头鸥的群体防御能力很强,尤其是在产卵孵化、育雏期,有人,畜或其他天敌进入巢区时,棕头鸥会群在低空盘旋,俯冲、嘶叫或排粪,直到入侵者远离巢区为止。棕头鸥主食鱼及水生软体动物。它们捕食能力远不有及鸬鹚和鱼鸥,所以经常迫随鸬鹚、鱼鸥之后寻找剩余物。
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能毫不费力地迎风飘举或顺风滑翔。4月初5月中旬为棕头鸥求偶期。孵化时,雄、雌鸟交替孵卵觅食,孵化期为24-26天,6月初雏鸥出壳。雏鸥长着褐色绒毛,杂有黑色斑纹,雏鸥出壳就会取食,10多天便可随亲鸟活动。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