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宠物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莎莎

黄柱华先生和他的狗们(图文)(转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5 14: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沙皮标准:
民间地道的沙皮狗
形状上:“葫芦头”, PICer20089121149.jpg
姿态上:“鹅公头”,
有着类似鹅一样上扬弧度的头颅非常警觉
嘴巴叫做“瓦筒嘴”,

耳朵有着“蚬壳耳”,短小而向前卷曲,打斗时可以防止被咬。
身形上沙皮狗是“五短身材”,长度与高度的比例在8.5∶10~9∶10之间,接近正方形
沙皮的被形容成“推车腿”,腿的关节看上去有“S”型的弯曲,反弹力好,善于奔跑。
背骨短尾巴紧靠背部
所以肛门微微朝天,比较大。
PICer2008912115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22: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篇:拯救沙皮第一人(转帖)
提到沙皮狗,有一个人不可不提,他可说是拯救了沙皮狗命运的人,令沙皮狗得以繁衍下去;
令沙皮狗得以为外国人所认识;令沙皮狗不致绝迹人世,
他就是罗锡壕。
一.速度太急粗制滥造
对於沙皮狗在短短的时间内,由几乎绝种的犬种旋即成为大量繁殖的犬种,罗锡壕指出速度太急了,犬种在短时间内流行,人们可能是一时受到沙皮热潮所吸引,而不是喜欢沙皮;

热潮底下,沙皮幼犬容易售出,繁殖者便会大量粗制滥造,对犬种将来的发展不是好事。
至於沙皮狗的犬种繁衍,在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也不算太顺利,其中在沙皮狗的标准特性上仍极富争议性。
虽然罗锡壕认为美国狗会(AKC ) 的标准已比较完备严谨,但他个人仍对 於其中一些标准感到不满。
罗锡壕最不满意的是毛质方面的标准,沙皮狗有分刷毛 (Brush Coat)和马毛(Horse Coat),而美国人所形容的刷毛 ,却在中国人心目中认为不够热潮。
二.沙皮运美引起哄动
在六十年代,罗锡壕眼见沙皮狗面临绝种边缘,便希望把纯种沙皮狗保存下来。

在一九七二年下半年,罗锡壕对沙皮狗经过深入研究後,把关於沙皮狗特质的文章和图片寄到欧美各地,其中以美国的回应最强烈,他曾在一个月内,收到一百封回信,要求买沙皮狗。
他在一九七三年底,把第一支沙皮狗运到美国。
美国爱好沙皮狗的人亦纷纷成立沙皮狗会,把沙皮狗推广开去,成为当时健力士世界纪录大全最罕有的狗种之一;
更有很多著名报章杂志如《Life Magazine》(生活杂志)争相宣传和介绍沙皮狗。
沙皮狗随後广为欧美人士所认识和欣赏;
在八十年代初,沙皮狗刚硬,而且毛亦较为长及有底毛,这是他不能接受的沙皮狗标准,但美国人却已接受了有底毛的沙皮狗,且甚为流行。
罗锡壕认为沙皮狗毛质要刚硬,摸上手像刺一般可令手部敏感;披毛亦不应贴身,要九十度角竖直;毛愈短愈好;以及不可有底毛。
三.文化差异无话可说
原来美国人喜欢软毛的沙皮狗是有其化文背景的,罗锡壕记得有次在美就沙皮狗毛质长度演讲完毕後,跟几个美国人谈话,才明白因为美国人待狗如家庭成员,会跟爱犬一起坐沙发,甚至一起上床睡觉,如果沙皮狗披毛太刚硬,会令皮肤敏感。

就是这种中、外文化间的差异,令源自中国历史背景的沙皮狗到了外国後变成另一种模样。
罗锡壕对这样的毛质虽是不接受,但亦可以理解到在外国的文化环境下,这种差异是必然会发生的,对於硬毛沙皮狗不能融入美国生活,罗锡壕也无话可说。
四.忠实拥趸坚持标准
然而,美国仍有一班热爱沙皮狗的人士及资深的沙皮狗繁殖者,在坚持著中国人心目中沙皮狗的毛质,并且忠於罗锡壕所订的沙皮狗标准,继续努力下工夫改良沙皮狗品种。

罗锡壕认为,沙皮狗虽然曾是斗狗,但这只是它的历史背景,而不是纯种沙皮狗应有的一种特质,他希望繁殖出来的沙皮狗,都是十分纯良,不是好勇斗狠的。
至於对「骨嘴」和「肉嘴」之分的说法,罗锡壕觉得只要嘴部呈长方形和起角,合乎比例,便不应存在「骨嘴」和「肉嘴」之分。
五.沙皮专家淡出狗圈
虽然罗锡壕对现今沙皮狗的标准仍有不满,但他最初要把纯种沙皮狗保存於世的理想已经实现,而他亦慢慢开始淡出狗圈,自己有自己的工作;由最高峰的饲养六十头沙皮狗作繁殖用途,至今天只剩下十头沙皮狗。

当年罗锡壕是第一位用计数方式计划繁殖沙皮狗的人;今天他已不再活跃於繁殖沙皮狗,他坦言年纪渐长,已不够精神和体力去实行繁殖沙皮狗的计划。
但作为著名中外的沙皮狗专家,他仍不时应邀担任外国评判 和出席研讨会,他亦不会放过每一个机会,向外国强调沙皮 狗应有的标准。
无论如何,沙皮狗由当年只作为斗狗用途的「烂仔狗」,在三十年间脱胎换骨发展成永久冠军,罗锡壕所付出的努力和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沙皮在1976年出版的金尼斯世界百科全书中说明指出, 它是世界上最稀少的犬种之一.原产於中国广东,已有数世纪的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22: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黄柱华和他的狗帖子收集

黄柱华和他的大沥沙皮狗
也许是自己孤陋寡闻,初闻国际名犬沙皮狗的故乡在南海大沥十分惊奇。
点开百度,输入“大沥、沙皮狗”的字样,竟发现相关信息达1500余条。
大沥与憨态可掬的沙皮狗究竟有着怎样的渊源?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们决定走近这个古老、独特的狗家族探究一番。凑巧,有同行先我们一步深入了狗穴。借此熟门熟路,我们直奔了大沥城南新宠物市场。


大沥沙皮狗一度曾经辉煌,在国内外获得不少奖杯。
驱车来到位于城南的新宠物市场,远远便听见此起彼伏的犬吠,这里的宠物十有八九是狗类。步入市场,客商与小贩在一间间宠物店内穿梭,小集市虽未人声鼎沸却也生意红火。
“现在大沥沙皮狗太少,我们市场有140多间店铺,只剩少数几家经营沙皮狗的宠物店了。” 在宠物市场黎经理的带领下,我们仍怀揣兴奋地来到了一间名为“柱记名犬发展中心”的宠物行。店主黄柱华拿手一指说,“喏,现在店里的就摆了这两只。”
“这是我们市场为数不多的卖沙皮狗店了。”黎经理再次向我们解释,目前在城南宠物市场做沙皮狗生意的店只有两三间,而这里鼎盛时几乎家家都卖沙皮狗,狗价最高时一只小沙皮狗仔可卖到12000元,现在一般的售价也不过300元。
就在2002年,大沥还有沙皮狗养殖基地四十多个,日交易量超过2000只,交易额达100多万元人民币。但昔日繁盛不再,眼前寥寥几只沙皮狗着实让人心生疑窦。为看到更多的沙皮狗,我们决定到黄柱华的狗厂看看。
在黄柱华妻子指引下,来到了大沥镇里水大冲乡。汽车蜿蜒爬上一座名为展旗山的小山,一路山清水秀,同行记者连称这是块风水宝地。黄柱华的狗厂就在这个山腰上。
在这个约200平方米的简陋小院里,黄柱华养了10来条沙皮狗,同时还有近60条其他品种的犬类和这些沙皮狗“共处一室”。记者在一个个围栏边仔细观察,这些沙皮狗颈部的皱纹并不多,甚至身体是滑溜的,只有头上打着微微的褶皱。为什么它们和电视中那种满头满身皱纹的狗不同呢?

“这些才是正宗大沥原产的沙皮狗。”黄柱华介绍,有500年历史的大沥沙皮狗在上世纪70年代才发迹,称为“骨嘴”,属斗狗,常随主人上山打猎,它们只有小时候才皱皮,长大后并不以皱皮为特征。1989年,第一只“肉嘴”沙皮狗从香港引入大沥,因为“肉嘴”的寿相得到市民的欢迎,1990年大沥及周边地区开始大量培育繁殖。 价格高昂的“肉嘴”几乎走进了每位大沥农户的家中,“骨嘴”沙皮狗几乎被人遗忘。
黄柱华说,他的“骨嘴”狗种还是与香港爱狗人士袁哲之的“骨嘴”狗配来的,而袁哲之的“骨嘴”狗是上世纪70年代留存至今的,如今粤港两地也只有他们师徒才拥有真正大沥雅瑶原产的“骨嘴”沙皮狗。但是现在的大沥,不论纯正的“骨嘴”或受欢迎的“肉嘴”总共不过200只。有人估计,其中大沥“骨嘴”狗已经不超过20只了。
“现在,买沙皮狗的人少了。一个月最好也卖不到5条!”黄柱华叹道。
据介绍,大沥沙皮狗在1997年至1999年时曾达到全盛时期,最高峰时,估计沙皮狗的存栏量有两万多只,豢养七八十只的狗场比比皆是。那时,无论是豢养的规模,还是价格纪录,大沥都曾创造过前所未有的辉煌。在城南宠物市场,记者仅在一间办公室就看到了26座记录大沥沙皮狗辉煌历史的奖杯。
然而,近年来,由于遭到空前的烂市折磨,大沥沙皮狗市场价格猛跌至原来十分之一左右。有人说,从2001年起,周边地区和外省对沙皮狗的需求量陡然下降,大沥沙皮狗首次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的现象,随之而来狗价一落千丈:曾经带上“贵族”头衔的沙皮狗身价陡跌,市价也不过两三百元,差点的只有一二百元。众多养殖户也“移情别恋”了。有的养殖户认为,经过几年快速膨胀的养殖,沙皮狗市场的需求量已趋于饱和;也有人说,当地对沙皮狗的品牌推广力度减弱了,狗展不红火,狗市就陷入低迷状态;也有人认为,前几年的发展太盲目,忽略了优良品种培育,导致狗种质量下滑,影响沙皮狗的声誉。
□狗痴故事
“我与大沥沙皮狗‘同宗’”
    在黄柱华家狗的“御厨”里,一个雇工拿一柄长锹在一口大锅里搅和,他在给狗做饭。狗们的伙食很好,由30斤牛肉、40斤骨头、10斤玉米、6斤大米构成。做饭的师傅说,院里的沙皮狗和别的狗饮食基本一样,大的沙皮狗一天两顿,小的则要三顿。

黄柱华说,正宗大沥血统的原产品牌沙皮狗看似笨拙,却非常活泼勇猛善斗,对主人非常忠诚。他的汽车停在山间,两只3个月大的沙皮狗晚上从来不回来睡觉,忠心耿耿地守在主人的“坐骑”前,寸步不离。去年,他还带着几只沙皮狗去广州从化狩猎,他的“爱将”勇追野猪的事迹让他得意了很久。
“我与大沥沙皮狗‘同宗’。”黄柱华将狗当做自己的命根,并认为自己与大沥沙皮狗同是本地生,有着不可割裂的缘分。他是大沥有名的“狗痴”,连黄柱华的妻子都这样评价他。在“肉嘴”狗最受市场青睐的时刻,黄柱华也一如既往地呵护他的“骨嘴”狗。“玩”了30多年狗的黄柱华曾拜解放前广州斗狗场裁判赵基为师,他坚信,“骨嘴”狗终究会东山再起,收复江湖地位,哪怕现在艰苦点,也要将正宗的大沥狗种保存下来。

附:以上帖是2005年有记者在佛山日报上登的记录大沥沙皮犬的文章,时至今日,黄柱华的大沥沙皮犬怎么样了呢?请看他近日发出的沙皮犬照片:







PICer20092102244.jpg PICer2009210224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5 16: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Smilies52 :Smilies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6 09: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大哥  又玩那种把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6 10: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一些这样的的人。那么中国的犬业定会大展宏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电话:13976351999    站长联系QQ:713767   
站长微信:13976351999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pet86.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宠物论坛

GMT+8, 2025-4-8 19:10 , Processed in 0.01232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海南犬业协会

© 2001-2020 中国宠物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