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宠物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07|回复: 2

中新时评:国殇之际 重生之时(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1 21: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2.jpg
  5月19日14时28分,北京长安街上轿车中的驾驶员和乘客都从车上走出来默哀3分钟。此时,汽车、火车笛声长鸣,防空警报在响彻北京上空。中国针对汶川大地震中的遇难同胞,首次确定哀悼日,降半旗志哀,为人民提供了表达哀思的一种仪式,体现了一个民族对生命的敬畏尊重。中新社发九州 摄

  中新社北京五月二十一日电 题:国殇之际 重生之时

  本社评论员 张朔

  明天汶川大地震十日祭。十天来,罹难者一步步向“五万”的预估人数逼近。视民死如国殇的中国政府首次设立全国哀悼日,从十九日至二十一日,举国降半旗为地震中遇难的同胞志哀。

  对人民死难的哀恸,压低了国旗的翅膀。明天,中国需要足够的智慧和力量将这面旗帜重新高扬。因为,不亚于与死神赛跑的严峻考验已接踵而至。

  目前已确认的事实是,汶川地震受灾人口两千万人,重灾区人口高达一千万。四川等九省市有二十四万余人受伤,累计转移被困人员三十六万余人。这些堪与不少国家全国人口相提并论的数字背后,是灾民基本生活保障、孤儿孤老孤残人员收养、援助物资监管使用等一系列庞杂的问题。

  连日来,全国各地、国际社会的大批救援款项与物资正源源不断运往灾区,纾解灾民饮水、吃饭、住宿之困,灾区民众也在积极开展自救。特别值得庆幸的是,救援中对受灾民众心理问题的高度关注,从细微之处闪现出人性的光辉与科学的态度。所有这些,都令外界看到地震创伤逐渐恢复的希望。

  但这些幸运生存下来的人们要继续幸福生活下去,不止需要及时得到饮食、帐篷、医疗、防止次生灾害这些应急救助,还要有安居、就业、教育、保险等全面的长远安置。在全力以赴为灾区疗伤的同时,完善巨灾防范与应对综合体系也应提上日程;如何在今后的灾害中尽可能地避免伤亡、降低损失,更需科学、严谨、高效、理性地面对。

  事实上,中国在应对灾害的法制建设方面已经迈出了重要步伐。去年十一月实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性法律;中国国务院以及各有关机构、三十一个省份也各有应急预案,标志着中国公共应急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中国政府初步成功经受了汶川大地震造成的空前危机,其作用不容轻忽。

  不过,在三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风险。对巨灾准备不足就是其中之一,特别是一些中小城市和农村。

  有观察人士指出,尽管有了专门的法律,还应有被充分授权的专司灾难预防、预警、救援和善后各环节的专职机构,以更专业化的方式去执行。目前一些相关职能部门所发挥的作用,显然还并不足够。考虑到中国的幅员辽阔、自然灾害频仍,这些建言并非空谈。

  智者纵历苦,不乱心澄明。汶川大地震让人们悲伤,也让人们坚强,更应让人们大灾难后深思和自省。明天,三天哀悼日结束。当国旗重新升起的时候,新的挑战正考验中国的智慧。而在“汶川挺住!中国加油!”民气的激励下,中国可整装奋发,汶川可重整山河。
发表于 2008-5-21 21: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论 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1 22: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电话:13976351999    站长联系QQ:713767   
站长微信:13976351999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pet86.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宠物论坛

GMT+8, 2025-2-6 17:11 , Processed in 0.01525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海南犬业协会

© 2001-2020 中国宠物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