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原生犬,中国的好狗多了,就是保护不利,,全国三大牧羊犬(按狼的多少排列):新疆的哈萨克牧羊犬(我们家巴勒就是,中亚亚系,塔里木的风沙,天山山巅的寒风,..),内蒙的蒙古獒(比藏獒大),西藏的獒犬(虽然炒作的太狠,而且国际上只承认是印度和尼泊尔的)优秀猎犬(排名不分先后):四川的川东猎犬(又叫重庆犬,凶猛!),贵州的下司(优秀猎犬),山东陕西的细狗(看着源产地满大街的格力,灵缇就什么也不说了),东北游牧民族的猎犬(好像叫鄂伦春犬,这个不太清楚),太湖小猎犬,凉山犬,再如广州的骨嘴沙皮(成经叱诧风云的角斗士)北方的土狗(不同于南方的柴犬),南方的柴犬,等等之类的太多了,还有未被发现的(写的不全,请朋友们补充)。。。
由于保护不力现在这些狗被破环的厉害。。好的越来越少了。。。。外国人对它们倒是很感兴趣。。拿到国外一繁殖。。就成他们的狗了。。。再卖回中国。。。。。据听说:日本人拿走了我们的柴犬,一繁殖在卖回中国。这种狗叫秋田。。。我们的松狮有俄版有美版,有我们自己的么??沙皮最好的佐证!杀场上曾经的王者,,没有死在擂台上 ,消亡于异国的繁殖之路
我们知道,中国的动植物遗传资源保护形势严峻,在当今中国的生态资源几近崩溃的今天我来讨论中国原生犬的保护,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心情十分沉重。我们的祖先为了与自然做斗争经过长期的努力而培育了很多优秀的独具特色的犬种,在泱泱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动植物遗传资源保护少有人关注,而对原生犬的保护民间更是呼声微弱。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的今天只有少数人在默默关注我们祖先给予子孙的馈赠---原生犬及各种独特的遗传资源。单就原生犬而论,他们或饲养或宣传或繁育或保种.......除此之外,那些有真正能力进行保护工作的当政者,决策者,还有众多的爱狗者怎么会无视原生犬种步入种群缩小日渐杂化那种日落西山的惨境呢?
真的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样悲凉的结局吗?有时候,我想哭,但没有泪水。作为一个普通的爱狗者,面对国内层出不穷的限养,打狗,不文明养狗,随意繁殖,狂犬病....等等这些现象不仅仅消磨了激情,更增添许多无泪的忧伤。
我们知道,每一个品种历经千百万年,在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之下逐渐发展到今天,每一个就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这种经历了岁月沧桑与人类互相依存发展至今的品种资源一旦失去将不会重头再来,能不让人痛心吗?很多自然资源不只扮演了生态平衡的角色,人类更可以发展利用。以原生犬而论,可以进行系统培育直接利用。它们或由中华民族的先祖驯养培育而成当地的独特犬种,或由先祖自域外引进又经过千百年的驯化而加入中国家犬的类群。它们对中国各地生态气候有着独特的适应性,耐粗饲,饲养易,特点突出,看家护卫,玩赏竞猎,....有着广阔的使用空间。也可以作为品种改良的原始素材,为培育更优秀更有适应力及工作能力的犬种提供材料。在国外养犬已成为一种文化的当代,如果我们的原生犬种能得到足够的推广,得到国民的关注和国际的承认,更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丰富养犬文化,人民得利,国家有外汇收入,犬种也摆脱消亡的命运.....可以这样认为,推广每一个独具特色的原生犬有百利而无一害。
保护和发展每一个品种资源应得到足够的重视,需要爱狗者,政府,广大的国民共同参与。红嘴鸥来了,我们百般呵护,而我们自有的品种资源呢?----很多只是红头文件上一个品种名称罢了!
我查了一个资料,有一个较权威的种源分类如下:
大群品种:N 〉10万
中群品种:N 〈 10万
小群品种:N 〈 5万
濒危品种:N 〈 1000
近于灭绝品种:N〈100
关于犬种种源,我认为应该是具有典型品种特征的纯血犬只,那么,我们真正纯正的藏獒,下司犬,细犬,蒙古牧羊犬,川东猎犬,......等等,又属于哪一个数量种群?我认为,这些原生犬对照种源分类,爱狗者脊背会冒冷汗。一直以来我都在关注我们特有的地方犬种,我认为一些本土犬的品质比FCI名单里的一些纯种犬的品质更优秀,更具有特点,并有良好的适应性,有悠久的历史,延续千百年。从培育至今的漫长岁月里经历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和生态气候的变迁而延续到今天。藏獒不多说,例如川东猎犬(又名重庆犬),贵州下司犬,山东细犬,陕西细犬,河北细犬,蒙古牧羊犬......等等,还有国内自己历经半个世纪培育的优秀工作犬--昆明犬,我想知道它们的资源分布如何及现状乐观吗?在这些犬种里可能只有昆明犬生存压力小点,至少恰逢国家认可,还有昆明警犬基地和一个公安部做后盾,但它同样面临退化和推广不足的硬伤!我真的笑不起来。
我常在有关论坛学习交流,看到那些优秀的甚至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特有犬种因为缺乏保护和推广利用而逐渐退化犬种群缩小而叹息不已。不知道中国的农业部在做什么?CNKC,CKU在做什么?可叹我等普通爱狗人人微言轻于事无补,只能一天天看着它们临近种群缩小,杂化,近交的边缘!只能在这里发出一点点微弱的声音罢了!
中国是一个养犬大国,养犬历史悠久并拥有世界首屈一指的犬种资源。但是在我们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里,狗似乎永远只是一个上不得台面的生产工具和玩物,要者纳之,不要者弃之,甚而杀狗吃肉。我不知道烹煮自己最忠诚的朋友时心里是什么滋味?我在对狗痴迷之前也吃过狗肉,但自从狗进入了我的感情世界,我再也不吃了,感觉恶心,避之唯恐不及。正是由于我们的文化中狗的位置低,重视不足,饲养粗放,漠然待之,任其自生自灭。至于限养,打狗更将它们推进市场萎缩饲养量减少的绝境。
其实我们对犬类的研究有一套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就是说,我们如果要保护一个犬种在技术上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哪一个犬种真正保护好了呢?例如,山东细犬,藏獒已入品种资源保护名单,下司犬有一个保种基地........但是它们真的保护好推广好了吗?难道保护一个地方品种真的那么难吗?据说某犬种在当地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后斥资20万建了保种场,却在引进种犬而民间不卖,后续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举步维艰。我想问一下,老爷代步的奥迪A6值几个20万?那些动辄上亿的办公楼可以值几个20万?.....还有,民间固步自封,好东西藏起掖起的心态对犬种的发展有害无益。在小我和民族遗传资源的大事之间折射出民族的劣根性。从鲁迅先生针砭至今这种民族的劣根性有增无减。
我认为,对犬种(推而广之,其他的原生家畜禽等动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最困难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政府有关部门的认同和重视。没有一定的远见卓识到最后决策者和国民都会品尝应得的惩罚!这次的雪灾就是一个决策者没有深谋远虑酿成灾祸的鲜活样本。
依靠个人的力量进行保护和发展相当困难。犬业内部鱼龙混杂,市场低迷,保种工作投入又大,旷日持久,需要专业的繁殖育种知识和对保护品种资源的巨大热情。在没有政府和其他机构组织的介入则只能进行个人保护工作,但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没有这些,一切都将是空谈。
我认为,保护政策是重中之重。没有政策的支持,保种会是巨大的冒险。随时可能面临功亏一篑的危险。一次打狗运动,一次限制养狗可以迅速置保种场于死地。因此,只有管理者决策者视这些品种资源为民族的历史遗产才可能带来理性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政策扶持。但是,人民不能真正影响政策的出台。如果有幸得到明确保护,政府能进行资金投入或吸引民间组织和个人投资,经过分析论证,将历史悠久,特点鲜明的犬种纳入保护群,在原生地或具有相似的生态特征的地域划定保护区。限制外来犬种进入,对民间的纯种犬饲养进行补贴或技术支持,提高饲养积极性,并进行推广工作。官方和民间力往一处使,建立保护基地,进行研究和培育,制定严格的品种标准和繁殖管理规定,开展犬种的提纯复壮工作。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向进行宣传推广,尤其致力于国际的认可。一旦得到承认为一个独特的稀有犬种,我相信这个犬种必将走出困境。同时,鉴于国人善于炒作的现状,保护区和基地的建立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未来民间可能的炒作带来的对犬种的破坏。
如果在没有政策的明确支持而进行民间保种风险很大,但别无选择。以下以陕西细犬为例谈一下我个人对这一类原生犬种的保种操作,也可视为对其他本土犬保护的粗浅看法。在资金到位和已有足够心理准备之后可以开展。未雨绸缪,保种百年大计,马虎不得。
第一点,关于选址和备案。选址意味着在一些具有原生地相似的气候生态特征的地域进行,这一点很重要。当然,也可在产地选址。地域的变化可能带来犬只生长发育的阻滞并带来未来遗传方向的可能改变。藏獒到了沿海较热的地区适应期更长,换毛后被毛变短,低地充足的氧气容易使它氧中毒,有些无精打采失去了犬中王者的气势,长此以往必将带来遗传的变异。因此,长远看地域关乎犬种的生存和遗传变异的方向,并带来饲养上的困难。定址后应该进行封闭育种。
中国的养犬归公安,动物检疫,畜牧等部门管辖。在没有政策的明确支持下个人保种必须到以上部门备案。为了手续在法律上完备并防止可能出现的限养和打狗。这一条不是多余的,一旦打狗或限养对保种场将是一个毁灭性打击。只有做到法律手续完备,严格做好狂犬病免役等工作才能使保种场处于积极主动的位置。
第二点,种群保护及育种。因为有了资金,可以建立一个适度规模的种群。种群适度,不过大也不过小,大了开支巨大不经济,小了又容易受到近交,遗传漂变等影响,因纯正细犬已不多,故规模视具体搜罗情况而定。在繁育中确定好公母的比例,作好公母的搭配,尽量避免近交。因保种和那些拥有充足种群的培育工作不同,保种是保存这一品种,重在保存。注意适当延长世代间隔,这个世代间隔和细犬到底能支持多久的非亲缘繁殖的时间长短有关。在留种上做好按家系等数留种。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使细犬不因近交衰退和遗传漂变而丢失其优秀遗传基因。在繁殖中不忽视选种选配,在保种的同时做好品质的提高和发展。通过同质选配或异质选配逐渐剔除劣质基因培育优秀的类型。
建立完善的繁育记录,从建场时种犬的上4代予以尽可能准确的记载,自上而下,详细在案。这个文字工作也对控制近交有帮助。做好选育和开发利用,严格按照保护性育种规程操作。并做好后备种犬的留用工作,售的幼犬随即付上血统资料,既为了防止买家可能的近亲繁殖也为了跟踪其成长过程。指导买家精心饲养,提高成活率。平时防疫做好记录,售出的犬只成年后品质优秀予以回购,不使其流失在民间并扩大了优秀种犬群。
第三点,关于细犬的品种标准。我是细犬的新手,对细犬的标准略知一二,在此就不讨论其细则。国内对细犬的争吵我认为就是为了什么是真正的正宗细犬而争论不休。我认为,中国细犬绝非仅有,而是具有以地域为特点的四个类群,换言之,中国细犬应该是四个品系,即:陕西细犬,山东细犬,河北细犬,蒙古细犬。我认为各原生视猎犬论坛长期因为争论而骂街打口水仗毫无意义。求同存异是最好的选择。我不幸看到,因为长期的诋毁和漫骂使细犬爱好者,关注者锐减,这和各路玩家的争吵不无关系。各自为战,消磨了爱狗者的信心,只会加速细犬走向衰亡!因此,大家不能再争吵,坐下来以大局为重,制定出中国细犬的总标准和细犬繁殖规则,而四个品系又有相适应的单系标准,必要时予以修正。保种场严格按标准繁育。各品系之间因为差异较大禁止交配繁殖。
第四点,建立中国细犬俱乐部。为了细犬长远的未来,细犬玩家握手言和,尽释前嫌,业内的各有识之士如:华山老道,大庆布衣,冰哥,异人,韩晓东等等人士,不要因为曾经发生过什么,只需要站高一点看远一点,抛弃陈见,求同存异,握手泯恩仇,则是细犬之幸,我等爱狗者之幸!我认为,任何分歧也不能再影响对细犬的展望。俱乐部是一个取得很多实质成果的平台,对细犬资源的整合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经费实行会员费加赞助等形式,各会员可以是饲养者也可以是关注细犬的热心人。各运做情况向会员公示,另外俱乐部可否采用股份制的方式发展?通过俱乐部就可以开展公关推广工作,与CKU,FCI ,AKC,CNKC,等机构进行接触。通过CKU而申请FCI的认证可能是个好办法。
因地域太广,建立统一的保种基地可能不适合。建议各品系在产地或相似地域建立繁殖场,当近交程度过高在本品系内导入外血防止退化,增强活力,丰富遗传类型。
俱乐部和各繁殖保种场积极参加犬展赛和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扩大影响力。建立狩猎场和竞跑场,但只限各品系参加,定期或不定期举行赛事,作好策划,吸引媒体注意。最好与媒体合作,丰富其版面,同时推广“左牵黄,右擎苍”这类传统狩猎文化及新的生活方式。与旅游部门合作,将狩猎和竞赛做为旅行社的卖点,借此扩大影响力。与当地政府接触,将狩猎文化和竞跑作为当地推广传统民俗的一个独特卖点。通过猎兔和竞赛吸引商家冠名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我认为,只有知名度提高市场扩大犬种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细犬,保种场,俱乐部,机构,社会...才能实现多赢!但这一切还有赖于推广。
第五点,建立中英文网站的必要性。俱乐部通过网站这个窗口和平时的影响让更多的人了解原生犬了解细犬。足够的宣传可以获得几何级数的影响。通过那些有道德水准和专业知识水平的玩家担当版主,多发知识帖,交流帖,不再发吵架帖,有异议可以私下交流或在论坛理性探讨,少杂入情绪化色彩。对新手积极帮扶.....一个充满火药味的论坛不是好论坛,只有充满理性交流的论坛才有吸引力,(我认为,“中国工作犬网”就是一个让人留恋忘返的论坛,那里充满了做学问式的氛围,值得学习),否则,我等爱狗人除了灰心失望,只能坐看细犬真正的灭亡!!对细犬,对各路玩家没有任何好处,只能两败俱伤,最后流于黯然收场的末路!
以上新手乱说,语无伦次,请各位原谅,但我等普通爱狗者的良苦用心却请理解,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