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驱虫专题(特好)治疗寄生虫的药物及寄生虫
猫绦虫病
猫绦虫病是由多种绦虫寄生于猫的小肠中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病原体
① 巨颈带绦虫,体长15-16厘米,宽0.5-0.6厘米。
② 豆状带绦虫,体长60-100厘米,宽0.5厘米。
③ 裂头绦虫,体长10加厘米,宽2厘米。
④ 多泡棘球绦虫,体长0.12-0.27厘米,只有2-4个节片。
⑤ 中殖孔绦虫,体长10厘米,宽0.2-0.5厘米。
⑥ 犬复孔绦虫,体长15-70厘米,宽0.3厘米。
形态及生活史: 大多数绦虫均为长扁带状,短的虫体长仅有2-4个节片,长的可达数米,虫体分头节、颈节和体节,体节的数目不等。所有绦虫均为雌雄同体。绦虫的种类很多,各类绦虫的生活史也不同。
下面将只需一个中间宿主的绦虫的生活史介绍一下。
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六钩蚴,六钩蚴被中间宿主如跳蚤、鼠类及其他中间宿主吞食后,在其体内发育成囊尾蚴。当终末宿主猫吃了中间宿主后,经几周后在小肠中发育成成虫。
第二类需两个中间宿主的生活史,当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被第一中间宿主如螨吞食后,在其体内发育成囊尾蚴,当第二中间宿主啮齿动物、禽类、爬虫类或两栖类动物吞食第一中间宿主后,在第二中间宿主体内发育成裂头蚴,当终末宿主猫吃了第二中间宿主后。裂头蚴在猫的小肠内发育成为成虫。
症状及致病作用: 当猫体内有绦虫寄生时,绦虫头节的小钩和吸盘吸附在小肠惑膜上,造成戳膜损伤,引起肠道炎症反应,重者造成肠黏膜出血引起出血性肠炎症状。虫体刺激肠道,使肠功能紊乱,出现腹泻、粪便稀软。虫体在肠道中不断吸取掠夺营养,使机体造成营养缺乏,发育缓慢,消瘦、贫血、异嗜、被毛粗乱无光泽。另外虫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分泌毒素,可引起机体中毒,出现神经症状。虫体很长,在肠腔内可集成团状,造成寄生虫阻塞,出现呕吐、腹痛、脱水及全身症状。
诊断:患有绦虫病的猫,临床上大多都可以在肛门周围看到白色能收缩的节片,虫体干死后粘在肛门周围似芝麻粒状。可以判定是绦虫病。另外在粪便中可以见到绦虫节片。实验室诊断,用漂浮法镜检可以见到绦虫虫卵。
治疗
① 首选药砒喹酮,经过临床治疗情况看,有效率100%。0.05克/千克体重,首
次服完后,隔5-7日再服一次。
② 丙硫苯咪唑,5-10毫克/千克体重,一次口服。
③ 灭绦灵,100一150毫克/千克体重,一次口服。
预防
① 灭鼠灭蚤,不要喂给生鱼、生虾、生肉。
② 定期驱虫,一年1-2次,小猫3个月一次,6-7个月第二次,以后每年春季一次
。
耳螨
猫的耳螨病是由耳痒螨及耳疥螨寄生于猫耳道中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寄生虫病。
病原 :耳痒蜗螨属的猫耳痒螨;背肛螨属的猫背肛螨(耳疥螨)引起。猫耳痒瞒的雄虫长0.32-0.35毫米,雌虫长0.43-0.48毫米。有4对足。雌虫第四对足不发达;第3、4对足无吸盘。猫背肛螨的雄虫大小为0.122-0.147毫米,雌虫为0.170-0.247毫米。体形圆,肛门位于背面。
生活史及流行病学: 耳痒螨寄生于猫的耳道中,属于不完全变态的节肢动物,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耳痒螨寄生于猫耳道皮肤表面,不进入皮肤内层,痒螨具有坚韧的角质表皮,抵抗力超过疥螨,在6-8℃,空气湿度在85%-100%的条件下可存活2个月以上。猫耳部感染痒螨后2-3周呈现致病作用,螨虫以口器穿刺皮肤采食,使耳道表皮造成机械性损伤,采食时分泌有毒物质,使表皮的神经末梢造成化学性刺激,动物表现耳部奇痒,当有细菌继发感染时,可引起外耳炎、中耳炎,重者可继发脑炎。背肛螨(疥螨)和痒螨所不同之处是钻入皮肤表皮挖凿隧道,虫体在隧道内进行繁殖,它的致病作用和痒螨类似。
症状: 耳螨虫具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临床表现耳部奇痒,患猫不时的用后爪搔抓耳部。常可见有皮肤损伤、耳血肿、摇头不安。耳道中可见有棕黑色的分泌物及表皮增生症状。当继发细菌感染时可造成化脓性外耳炎及中耳炎。深部侵害时可引起脑炎,出现脑神经症状。患猫耳部疼痛明显,有压痛,拒绝检查耳部。
治疗
① 伊维菌素注射液0.3毫升/千克体重,皮下注射,隔7日重复注射一次。
② 敌百虫:100毫升水中加敌百虫0.5-1克,溶解后用棉签清理耳道,2次/日
③ 有中耳炎的猫应结合抗增生素疗法及皮质类激素疗法。
预防: 防止患有螨虫的猫相互接触,同时进行预防性杀螨治疗,颈部可带除虫项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