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宠物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79|回复: 1

猫病防治与猫病诊治系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3 08: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病因和症状◆
由于细菌和病毒感染、外伤、过敏、药品或植物刺激、垃圾、灰尘等引起。有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猫感冒病菌感染症等症状。出眼屎、不停地眨眼睛、流眼泪、瞬膜外露。严重时还会导致结膜肿胀。
◆治疗和护理◆
如果导致结膜炎的病比较严重时,要先行医治。清除眼周围的脏物,从医院开点眼药水,按照医生的指导为猫点眼。有挠眼倾向时,用伊丽莎白领预防。

病原:本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寄生于猫的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原虫病。

症状:猫作为中间宿主感染的,其症状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急性型:病猫发热,体温常在40℃以上。精神差,厌食,嗜睡 ,呼吸困难。有时出现呕吐和腹泻。孕猫可发生死胎和流产。

慢性型:食欲不振,消瘦和贫血,有时出现神经症状。孕猫也可发生流产和死胎。猫若作为终末宿主感染时症状较轻,表现为轻 度腹泻。

防治:①保持猫舍的清洁卫生,及时处理猫的粪便,要定期消毒,对猫流产出的胎儿及排泄物和流产的现场进行严格消毒处理,以防污染环境。

②药物治疗,可用磺胺嘧啶按10mg/kg体重,每天分4次内服;或用乙胺嘧啶按1mg/kg体重,每天1次,连用7天。

该病可感染人,要注意人自身的保护。

猫绦虫病是由多种绦虫寄生于猫的小肠中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病原】
  1.巨颈带绦虫,体长15~16cm,宽0.5~0.6cm。
  2.豆状带绦虫,体长60~100cm,宽0.5cm。
  3.裂头绦虫,体长10加cm,宽2cm。
  4.多泡棘球绦虫,体长0.12~0.27cm,只有2~4个节片。
  5.中殖孔绦虫,体长10cm,宽0.2~0.5cm。
  6.犬复孔绦虫,体长15~70cm,宽0.3cm。

  【生活史】
  大多数绦虫均为长扁带状,短的虫体长仅有2~4个节片,长的可达数米,虫体分头节、颈节和体节,体节的数目不等。所有绦虫均为雌雄同体。绦虫的种类很多,各类绦虫的生活史也不同。
  下面将只需一个中间宿主的绦虫的生活史介绍一下。
  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六钩蚴,六钩蚴被中间宿主如跳蚤、鼠类及其他中间宿主吞食后,在其体内发育成囊尾蚴。当终末宿主猫吃了中间宿主后,经几周后在小肠中发育成成虫。
  第二类需两个中间宿主的生活史,当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被第一中间宿主如螨吞食后,在其体内发育成囊尾蚴,当第二中间宿主啮齿动物、禽类、爬虫类或两栖类动物吞食第一中间宿主后,在第二中间宿主体内发育成裂头蚴,当终末宿主猫吃了第二中间宿主后。裂头蚴在猫的小肠内发育成为成虫。
  症状及致病作用: 当猫体内有绦虫寄生时,绦虫头节的小钩和吸盘吸附在小肠惑膜上,造成戳膜损伤,引起肠道炎症反应,重者造成肠黏膜出血引起出血性肠炎症状。虫体刺激肠道,使肠功能紊乱,出现腹泻、粪便稀软。虫体在肠道中不断吸取掠夺营养,使机体造成营养缺乏,发育缓慢,消瘦、贫血、异嗜、被毛粗乱无光泽。另外虫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分泌毒素,可引起机体中毒,出现神经症状。虫体很长,在肠腔内可集成团状,造成寄生虫阻塞,出现呕吐、腹痛、脱水及全身症状。

  【诊断】
  患有绦虫病的猫,临床上大多都可以在肛门周围看到白色能收缩的节片,虫体干死后粘在肛门周围似芝麻粒状。可以判定是绦虫病。另外在粪便中可以见到绦虫节片。实验室诊断,用漂浮法镜检可以见到绦虫虫卵。

  【治疗】
  1.首选药砒喹酮,经过临床治疗情况看,有效率100%。0.05克/千克体重,首次服完后,隔5~7日再服一次。
  2.丙硫苯咪唑,5~10毫克/千克体重,一次口服。
  3.灭绦灵,100~150毫克/千克体重,一次口服。

  【预防】
  1.灭鼠灭蚤,不要喂给生鱼、生虾、生肉。
  2.定期驱虫,一年1~2次,小猫3个月一次,6~7个月第二次,以后每年春季一次。

猫流行性感冒及其治疗

流行性感冒是猫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猫主要呈现高热、咳嗽和全身衰弱无力,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
(1)病原

病的病原是流行性感冒病毒。猫感染本病后,病毒就可在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内增殖,并随病猫的喷嚏、咳嗽,把呼吸道中的病毒排出,健猫吸入后即可感染发病,引起本病扩大传播。本病的发生常与气候的骤变有一定的关系。一旦发生流感,则迅速传播。病程短,发病率高,病死率低。一般以秋末至春初发生较多。

2)症状

病猫体温升高达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呼吸快而浅表,每分钟呼吸数达40~60次。病猫流鼻液喷嚏,全身颤抖,怕冷。 根据以上特点,一般可初步诊断为流行性感冒。

3)防治

改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防止寒冷串穿堂风侵袭,尤其是气候骤变时更应注意,对病猫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与健猫接触。大蒜汁水溶液喷鼻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方法是将大蒜500克,去皮捣成泥状,加水250mL拌匀,用2~3层纱布包紧挤出蒜汁,临用时用水配成20~30%水溶液,用橡皮球注入器向两侧鼻孔内喷入少许,每日l~2次。对病猫可肌肉或皮下注射青霉素5万单位,每天二次,连用3~4天。也可肌肉注射板兰根液2~4mL,每天一次,连用二天。此外,可内服速效感冒胶囊,每次1/10片,每天二次。必要时,配以静注或腹腔输人葡萄糖生理盐水20~25mL。

猫流感

流感是一种病毒性疾病,通常是由于猫咪之间接触传播而来的。抗生素对病毒不起作用,因此通常的治疗方法是尽量减轻猫咪的临床症状,通过营养均衡的食物来提高猫咪的自身抵抗力以保护猫咪的生命,直到猫咪自然康复。但是有一种预防方式---接种疫苗,它可以对付流感。患此疾病的猫咪表现症状是重感冒,还可能在眼睛表面或口腔内部溃疡。猫咪是靠嗅觉引起食欲的,流感会引起嗅觉不灵,导致猫咪的进食量减少。一些猫咪会永远不能痊愈,成为慢性流感患者或“鼻塞者”。幼猫经常是最严重的受害者,如不精心护理,幼猫就会死亡。为了帮助幼猫抵御这种疾病,幼猫需接种疫苗,而成年猫需每年接种一次加强针。 肠炎这种疾病很危险,尤其对于幼猫。此病表现症状为嗜睡、食欲不振、呕吐、脱水和腹泻等。如果母猫在怀孕期间感染上这种病,它生下的幼猫会出现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肠炎病毒在相应的环境下能持续生存达一年之久。像流感一样。恢复过来的猫咪会成为肠炎病毒的携带者。另外,幼猫需要按专业医生的要求接种肠炎疫苗,而成年猫需每年接种一次加强针。
猫卡里西病

猫卡里西病毒主要侵犯猫的上呼吸道,造成支气管性肺炎或肺泡性肺炎。临床症状有口舌部溃伤、发烧、抑郁、厌食、打喷嚏、流口水、眼和鼻分泌物增多、肺炎等,与猫鼻气管炎的症状相当类似,临床上很难区分。病程约1-4周;感染率高但死亡率不一,最高可达30%。15周龄至六月龄之幼猫若感染此病,则会呈现病毒性肺炎,而因呼吸困难而死;有些则出现神经症状。

预防方法:猫和人一样,在出生的第一个月内对传染原最敏感。新生幼猫通常从母猫的乳汁得到抗体而获保护,所以母猫应在生产前先做疫苗免疫。

猫口炎   
     病因:尖锐异物刺伤、高温烫伤、化学药品腐蚀、病原体感染、牙周疾病等均可引起口炎。   
     症状:精神欠佳,食欲不振或废绝,渴欲增强,口流清稀口水,口腔粘膜充血、溃烂或化脓,口臭,咀嚼困难,有痛感,。   
     治疗:   
     ①首先去除病因,改善饲养管理,喂给流质的或好嚼碎的食物;   
     ②卡他性口炎和水泡性口炎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口腔,同时注射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   
     ③溃疡性口炎可用硝酸银棒或5%硝酸银溶液腐蚀溃疡的表面,然后涂复方碘甘油溶液;   
     ④霉菌性口炎可涂制霉菌素软膏。

猫的狂犬病

狗病,这是猫和其他动物以及人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近年来,国内对犬和其他动物狂犬病报道较多,而对病猫的报道较少,但已证明,一些外表健的猫,其唾液内却带有狂犬病病毒,因此在防疫上应引起充分注意。

[病的发生和传播]

本病的病原为狂犬病病毒。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畜的脑组织中;唾掖腺和唾液中也含有大量病毒,并随唾液排出体外。大多数病例是由于被患病动物咬伤而感染,近年来研究证明,本病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少数也可由外观健康的犬或猫溉触健畜伤口或与猫共睡一个窝中而感染。 多数病例有被病畜咬伤的病史。

[症状]

病猫的行动反常,喜躲藏在阴暗处,不听呼唤,即使主人呼唤,也无反应,甚至攻击主人。病猫出现异嗜,见到任何物体,都要咬噬。病猫狂暴不安,乱跳乱咬,最后终因麻痹而死亡。遇到这种可疑的病猫,应将其捕获,拘禁观察至少两周,在此期间若无狂犬病症状出现,则证明不是狂犬病。若出现狂犬病症状,为了诊断目的,最好待其自然死亡后,进行副检。如发现胃内空虚或有大量异物,胃粘膜高度发炎,其他脏器无特异变化时,应采取脑组织检查。必要时可配合其他血清学诊断。

[防治措施]

在狂犬病流行区,对猫应积极注射兽用狂犬病疫苗,以保人兽安全。发现病猫应及时扑杀、深埋或焚烧。 ’ 被咬伤的猫,先让伤口流出部分血液,以减少病毒吸收,再用肥皂水充分冲洗,并用3%碘酐处理创口;如有症状可根据病情,对症治疗,如镇静、抗痉药物及氢化可的松等激素。被咬伤的猫,应同时注射抗狂犬病免疫血清,于伤口周围分点注射。用量每千克体重1.5毫升。免疫血清应在被咬后七十二小时内注射完毕。整个治疗过程,应在严格隔离条件下进行。饲喂者及治疗者必须严加防护。一旦发现狂犬病症状立即扑杀。

交叉性病毒感染

病因和症状

这种病是由于和病猫接触,感染了流行感冒病菌引起的。症状因流行病毒不同而异。可能会表现出和细菌性鼻气管炎极为相像的症状。引起肺炎、关节炎、口腔溃疡、肠道感染的话,则无特别的症状。肺部感染最为可怕。当出现窝着不动,走路、呼吸不稳等症状时,要注意。

治疗和护理

主要是帮助猫靠自己的力量战胜病魔。所以注意发病后的体温和水分、养分的补给。另外尽早为其接种疫苗。

猫疥螨病

病原:本病主要是由猫背肛螨寄生于猫的皮内而引起的寄生虫病。
症状:本病主要发生在猫的耳、面部、眼睑和颈部等。患部剧烈瘙痒,脱毛,皮肤发红,有疹状小结,表面有黄色痂皮,严重时皮肤增厚,龟裂。有时病变部位继发细菌感染而化脓。

防治:请参见犬的疥螨病。

犬螨病
犬螨病又叫犬疥癣,俗称“癞皮狗病”。是由犬疥螨或犬耳痒螨寄生所致,其中以犬疥螨危害最大。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多发于冬季,常见于皮肤卫生条件很差的犬。
[病原及其生活史]
(1)犬疥螨:浅黄色,呈圆形,背面隆起,腹面扁平。雄螨大小为0.2~0.23毫米*0.14~0.19毫米,雌螨大小为0.33~ 0.45毫米*0,25~0.35毫米。腹面有4对粗短的足,雄螨第一、二、四对足和雌螨第一二对足尖端有带柄的吸盘,吸盘喇叭形,柄长,不分节。
(2)犬耳痒螨:呈椭圆形,雄螨大小为0.32~0.38毫米,雌螨大小为0.43~0.53毫米。口器短圆锥形。足4对,较长,雄螨每对足末端和雌螨第一二对足末端均有带柄的吸盘,柄短,不分节。
犬疥螨和犬耳痒螨的全部发育过程都在动物体上度过,包括卵、幼虫、若虫、成虫4个阶段,其中雄螨为1个若虫期,雌螨为两个若虫期。
螨病主要由于健康犬与病犬直接接触或通过被螨及其卵污染的犬舍、用具等间接接触引起感染。也可通过管理人员或兽医人员的衣服和手传播病原。
[诊断要点]
(1)临床症状:疥螨病,幼犬症状严重,先发生于鼻梁、颊部、耳根及腋间等处,后扩散至全身。起初皮肤发红,出现红色小结节,以后变成水疱,水疱破溃后,流出粘稠黄色油状渗出物,渗出物干燥后形成鱼鳞状痂皮。患部剧痒,病犬常以爪抓挠患部或在地面以及各种物体上摩擦,因而出现严重脱毛。 耳痒螨寄生于犬外耳部,引起大量的耳脂分泌和淋巴液外溢,且往往继发化脓。有痒感,病犬不停地摇头、抓耳、鸣叫,在器物上摩擦耳部,甚至引起外耳道出血。有时向病变较重的一侧做旋转运动,后期病变可能蔓延到额部及耳壳背面。
(2)实验室检查:症状不够明显时,可采取患部皮肤上的痂皮,检查有无虫体。检查方法:在病健交界处,用手术刀刮取痂皮,直到稍微出血为止,将刮到的病料装入管内,加入10%苛性钠(或苛性钾)溶液,煮沸,待毛、痂皮等固体物大部分溶解后,静置20分钟,由管底吸取沉渣,滴在载玻片上,用低倍显微镜检查。
[治 疗]
犬疥螨病应先用温肥皂水刷洗患部,除去污垢和痴皮后,再任选下列药物的一种涂擦:溴氰菊酯(5%溴氰菊酯乳油,商品名倍特)使用浓度为50ppm,巴胺磷(商品名赛福丁)使用浓度为125—250ppm,二嗪农(地亚农,商品名螨净)使用浓度为2000~4000ppm,双甲醚使用浓度为250ppm。 治疗犬耳痒螨时,应先向耳内滴入石蜡油,轻轻按摩,以溶解并消除耳内的痂皮,再用加有杀螨药的油剂(例如雄黄 10克、硫黄10克、豆油100毫升,将豆油烧开加入研细的雄黄和硫黄,候温)局部涂擦。 也可应用伊维菌素或灭虫丁注射液,用量为200微克/千克体重,皮下注射。 在治疗病犬同时,应以杀螨药物彻底消毒犬舍和用具,将治疗后的病犬安置到已消毒过的犬舍内饲养,由于大多数治螨药物对螨卵的杀灭作用差,因此,需治疗2~3次,每次间隔 5天,以杀死新孵出的幼虫。
[预 防]
第一,犬舍要宽敞、干燥、透光、通风良好。应经常打扫,定期消毒(至少每两周1次),饲养管理用具也应定期消毒。
第二,建立和加强外来(新补充)军犬、警犬的检疫制度。
第三,病犬和健康犬应隔离饲养和管理。对于隔离治疗完毕的病犬,需再隔离看管3~4周,确实痊愈后方可同健康犬接触。

毛球性胃炎

  病因:主要是猫在自己梳理被毛时,将脱落的被毛舔食胃内,被毛在胃肠道内积存形成毛球,由于某些原因毛球不能及时排出,在胃内反复刺激形成异物性胃炎或阻塞。此病长毛猫较短毛猫多发。
  症状:胃内有毛球的猫表现干呕,有的表现想吃,但吃几口就走,重者不吃,逐渐消瘦,触诊胃部敏感。
  治疗
  ① 催吐,阿扑吗啡0.08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
  ② 口服石蜡油5--10毫升。
  ③ 对严重的病例需施行胃切开术,取出毛球。
  ④ 给予含粗纤维多的饲料,让猫经常吃一些草类植物或口服植物油3-5毫升,对本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指胃黏膜和肠黏膜的炎症。
  病因:
  ① 采食腐败变质不易消化的饲料或冰冻饲料,过食。
  ② 饲喂对胃肠有刺激性药物,如阿司匹林、保泰松等。
  ① 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猫瘟热、胃肠寄生虫、腹膜炎、胰腺炎等。
  ② 误食毒物,如毒鼠药、砷、汞、铅、酚等都可造成。
  ③ 维生素、矿物质缺乏。
  ④ 细菌性感染,如沙门氏茵、大肠杆菌等。
  症状: 呕吐、腹泻、腹痛,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脱水为主要症状。
  患猫表现口渴感,卧于水碗边不喝或喝后即发生呕吐。呕吐物中带有血丝及黄绿色液体。动物表现高度脱水,眼球下陷,皮肤弹性下降。排粪次数增加、粪便稀臭,肛门周围粘大量污粪。动物抗拒腹部检查,特别是触诊胃部时可有呕吐症状出现。
  治疗
  ① 禁食禁饮12小时。
  ② 对症治疗,给予止吐剂,胃复安2毫克/千克体重,2次/日;氯丙嗪0.5毫克/千克体重,2次/日,分别肌肉注射。若胃有出血可给予止血剂,止血敏15-25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维生素K10.1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次/日。
  ③ 消炎补液,庆大霉素l万单位/千克体重,地塞米松0.5毫克/千克体重,混合肌肉注射,2次/日。葡萄糖盐水40-60毫升、5%碳酸氢钠注射液5毫升混合静脉注射,1次/日。口服补液盐(葡萄糖20克、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加水1000毫升)饮服。
  ④ 护理,给予流食,牛奶、肉汤、鱼汤类,逐步过渡到正常饲喂食物。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通常是由急性胃炎继发而来。
  病因: 引起急性胃炎的病由于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彻底都可引起慢性胃炎。饲养管理不当,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异嗜异物及舔食自身被毛在胃内形成毛球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症状: 食欲时好时坏,逐渐消瘦,营养不良,轻度脱水,有时有呕吐症状,触诊胃部敏感。
  治疗
  ① 由异物引起的胃炎,可通过X线诊断后,施行胃切开术将异物取出。
  ② 毛球引起的慢性胃炎,可灌服石蜡油或植物油5-10毫升,食用醋5-10毫升,1次/日,连服2-3日。同时口服健胃助消化药,多酶片50毫克/千克体重、维生素B12.5-5毫克/千克体重、胃复安1毫克/千克体重,2次/日。

  慢性结肠炎

  结肠炎是结肠的一种慢性炎症疾病。
  病因
  ① 细菌性感染。
  ② 变态反应(食物过敏),神经系统障碍及遗传因素。
  ③ 寄生虫性(绦虫、鞭虫)。
  症状
  精神正常,体温一般正常,饮食正常或食量大。主要特征,大便次数增加,一日可3-4次以上。粪便稀糊状或水样,有时带黏液和泡沫,有腥臭气味。肛门粘有污粪,重者粪便由肛门向外自流。大多数猫都不影响食欲。
  如是绦虫继发的炎症,可见粪便中带有绦虫节片,有的猫可在肛门周围见到白色大米粒状绦虫节片,虫体干死后可粘在肛门周围呈芝麻粒样。
  治疗
  ① 限制食量和次数,更换食物,如吃鱼拉稀的猫可换肉食或动物肝,反之交换喂给。
  ② 抗生素疗法和皮质激素疗法对本病有疗效,卡那霉素5万单位/千克体重,地塞米松0.5毫克/千克体重混合肌肉注射或庆大霉素1万单位/千克体重、地塞米松0.5毫克/千克体重,混合肌肉注射,2次/日,连用3-5天。也可口服庆大霉素2万单位斤克体重、地塞米松0.5毫克/千克体重,2次/日,连服3-5日。
  ③ 口服矽炭银0.25毫克、复合维生素B5毫克、多酶片0.3克,2次/日,连服5日。
  ④ 寄生虫性可内服吡哇酮0.5毫克/千克体重,隔6日再服一次。

急性胃肠炎

【症状】:

呕吐,腹泻,腹痛,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脱水为主要症状。患猫表现口渴感,卧于水碗边不喝或喝后即发生呕吐。呕吐物中带有血丝及黄绿色液体。动物表现高度脱水,眼球下陷,皮肤弹性下降。排粪次数增加,粪便稀臭,肛门周围粘有大量污粪。动物抗拒腹部检查,特别是触诊胃部时可有呕吐症状出现。

【治疗】:

1。禁食禁饮12小时。
2。对症治疗,给予止吐剂,胃复安2毫克/千克体重,2次/日;氯丙嗪0.5毫克/千克体重,2次/日,分别肌肉注射。若胃有出血可给予止血剂,止血敏15-25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维生素K10.1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次/日。
3。消炎补液,庆大霉素1万单位/千克体重,地塞米松0.5毫克/千克体重,混合肌肉注射,2次/日。葡萄糖盐水40-60毫升,5%碳酸氢钠注射液5毫升混合静脉注射,1次/日。口服补液盐(葡萄糖20克,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加水1000毫升)饮服
4。护理,给予流食,牛奶,肉汤,鱼汤类,逐步过度到正常饲喂食物。

呼吸道疾病

大多数感染猫类鼻气管炎病毒或嵌杯样病毒的猫会成为慢性的病毒携带者,这意味着他们继续受到这些病毒的感染却不表现出任何症状。感染鼻气管炎(1型疱疹病毒)的猫会在受到刺激的时候,比如说寄宿、搬家、家里添了新东西以及照顾小猫等的时候眼睛和鼻子出现分泌物。感染嵌杯样病毒的猫在几年内都会传播这种病毒。就算注射了嵌杯样病毒疫苗,猫在接触一只病猫时还是可能被‘疯狂的’病毒感染(因为病毒可能变异),因而变成一个不表现出病症的携带者,继续传播这种‘疯狂的’病毒。
如何预防和控制猫类上呼吸道综合症?   
接种疫苗是最重要的手段,有几种不同的疫苗可供选择:可注射的改良活疫苗、注入鼻子的改良活疫苗和可注射的灭活病毒苗。   
可注射的改良活疫苗通常是用来同时预防鼻气管炎病毒、嵌杯样病毒和猫瘟病毒的联合疫苗。合并疫苗还可预防猫白血病病毒以及衣原体。在使用这种联合疫苗时要非常小心,绝对不能弄到猫的眼睛、鼻子和嘴巴里,否则会引发疾病。   
注入鼻子的改良活疫苗的制作方法不同,所以可以很安全地在鼻内给药,不过可能会引起轻微的喷嚏和鼻涕。这种疫苗的好处是它可以提供可好更快的保护(给药后2-4天),可以用于非常幼小的猫。建议给生活在具有高的和不可避免的感染风险的环境中的猫注射该疫苗。   
可注射的灭活病毒苗通常是一种综合性的产品:一些灭活病毒苗是用于怀孕母猫以使小猫出生时能得到更多的保护,这种疫苗还可用于虚弱的或者免疫力缺乏的猫咪;还有一些可用于非常幼小的猫咪。   
幼猫需要注射一系列的疫苗,选择哪些疫苗应该考虑到幼猫可能接触病猫或带菌猫的可能性。记往:疫苗并非100%有效,注射过疫苗的猫也可能被变异的病毒感染而表现出轻微的症状,进而变成带菌者。正因为疫苗并非100%有效,而鼻气管炎病毒和嵌杯样病毒分布广泛,因些饲主还应还应对猫频繁接触的地方(如猫窝猫房等)采取其它的控制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 定期注射疫苗   
· 收养已被注射过疫苗的猫   
· 不要群养   
· 对带菌猫或病猫进行隔离,并且最后一个去喂它们或清洁它们的笼子   
· 使用那些易于消毒的猫窝猫碗   
· 对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浸泡消毒,例如用1:32的漂白粉溶液浸泡猫碗几个小时,再放置24小时以上再使用   
· 猫的围栏与围栏之间要有固定的分隔,笼子前面要留有至少4英尺宽的过道   
· 围栏的设计要使得我们不用打开门就可以拿出猫碗和猫窝   
· 接触猫之前要消毒双手,或者戴上手套,并且在抱另一只猫之前要换一双手套   
· 如果要把猫移到另一个围栏或笼子里,要对这个围栏或笼子进行消毒并敞放两天   
· 适当通风,并且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 在远离猫咪的地方准备食物   
· 在母猫怀孕或准备生殖之前注射疫苗(只能注射灭活疫苗)   
· 尽可能地让猫在无任何压力的环境中生活   
· 不要让曾经生产过有呼吸系统毛病小猫的母猫再生产   
· 在生产之前至少三周要把怀孕母猫和其它猫隔离开来   
· 在注射第二针疫苗后至少一周才能让新生小猫接触其它猫

猫骨折

  严重的钝性外力会引起猫骨折,以四肢最常见,有时也见于下颌骨。
  症状:跛行,患肢不能站立,形成假关节和异常活动;皮肤开放或完整,伴发血肿或出血。
  诊断:有骨磨擦音。异常活动,X光片可以确诊。
  治疗:保守疗法或手术治疗。保守疗法一般用于不易固定的部位,以及骨大小而无适当内固定材料时,猫的主人是否能为猫付昂贵的骨折内固定手术费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夹板外固定是常用的方法。手术治疗是采用麻醉状态下的骨折内固定手术,根据病情采用骨针、骨板和骨螺钉、钢丝等固定断骨。

肝吸虫病

  猫的肝吸虫病主要有华枝睾吸虫和后睾吸虫。此吸虫寄生于猫的胆管内,引起胆汁排泄障碍、胆管炎、胆囊炎及全身黄疽为特征。

  【病原】

  华枝睾吸虫,虫体扁平、柔软、半透明,呈葵花籽状,前端狭小,后端钝圆,一个咽呈球形,有两个吸盘,口吸盘大于腹吸盘。虫体长1~2cm,宽0.2~0.5cm,两条盲肠很长可达虫体末端,两个睾丸呈树枝状,在虫体后端呈前后排列。卵巢呈分叶状于阜丸前部,阜九和卵巢之间有一个大的受精囊,卵黄腺位于虫体两侧,生殖孔位于腹吸盘前缘。虫卵黄褐色,卵壳厚,大小约29微米×17微米,形似灯泡,内含毛蚴。后睾吸虫,虫体长0.7~1.2cm,宽0.2~0.3cm,新鲜虫体呈淡红色,体表光滑,食道短,两侧盲肠达虫体后部,口吸盘和腹吸盘等径,睾丸呈裂状分叶,排泄囊从睾丸中间通过。卵巢小,位于虫体的后l/3处,卵黄腺于两侧。虫卵大小26微米×11微米,有卵盖,排出的卵内含有毛蚴。虫体形状似华枝睾吸虫。

  【生活史】

  两种吸虫的生活史大致相同,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落入水中或被雨水冲人到水中,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后,毛蚴在淡水螺的消化道中孵化,然后进人螺的淋巴系统发育为胞蚴、雷蚴和尾蚴。尾蚴脱离螺体后落人水中,被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或虾吞食,然后侵入第二中间宿主的肌肉、鱼鳃和鳞片中,发育为囊蚴。当猫食人第二中间宿主时,囊蚴在猫的十二指肠中破囊而出,经总胆管进入胆管,也可经血液到达胆管,在胆管内发育为成虫。虫体阻塞胆管,刺激胆管及胆囊形成全身性黄疽及胆管炎和胆囊炎。

  【症状】

  虫体寄生于胆管及胆囊中,机械性的刺激胆囊及胆管黏膜,引起胆管壁变厚、发炎,影响胆汁排泄,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临床上出现呕吐、腹泄。大量虫体寄生时,可使胆管阻塞,使胆汁排泄受阻,胆汁在体内集聚形成全身性黄疽,先以可视黏膜出现,如眼结膜、口腔教膜,几天后可见全身皮肤变黄。由于虫体寄生时间较长,长期刺激肝脏胆管,可使肝细胞变性、结缔组织增生、肝硬化。腹外触诊时可以感觉到质地较硬增大的肝脏。 据临床死亡剖检的病例可见,肝脏可达正常肝脏的2~3倍,且表面凸凹不平,质地坚硬。临床上还可见到精神沉部,病初食欲逐渐减少到不食,继之呕吐、腹泻、脱水,可视黏膜及皮肤发黄,尿液呈桔黄色。

  【诊断】

  该病不难诊断,黄疽是本病的特征性症状,尿液桔黄色。结合问诊,该病都有吃过生淡水鱼的病史,吃过生淡水鱼后7~25天出现黄疽症状可确诊。

  【治疗】

  ① 首选药吡喹酮,0.05克/千克体重,首次口服后隔5~7日再服第二次。
  ② 丙硫苯咪唑,1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1次/日,连服2~3日。
  ③ 全身性疗法:消炎、补充能量、补液。庆大霉素l万单位/千克体重,2次/日。三磷酸腺苷(ATP)10毫克、辅酶A50单位、5%葡萄糖30~50毫升,混合静脉注射。有呕吐的猫可应用止吐药、胃复安1.5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

  【预防】

  禁止猫食用末煮熟的鱼类、虾,早发现早治疗。

感冒是猫受到寒冷刺激引起的以发热和上呼吸道黏膜卡他性炎性疾病。

    【病因】
  ①天气骤变、机体抵抗力低,春秋季节多发。
  ②洗澡后没有及时擦干或末用热风吹干被毛。
  【症状】
  体温升高,精神不振,嗜睡懒动,呼吸增数,眼睑半闭,结膜潮红。有鼻液,初期浆液性,后期黏液性或脓性,有咳嗽、喷嚏、食欲减少或不食等症状。
  【治疗】
  ①解热柴胡注射液0.3毫升/千克体重,2次/日,肌肉注射2~3日。
  ②消炎防止继发感染,可注射抗生素或口服抗生素。青霉素5万单位/千克体重,2次/日,肌肉注射2~3日。也可口服麦迪霉素30毫克/千克体重,2次/日,连服3~4天。
  ③注意天气变化,特别是洗澡时注意保暖。

腹泻和呕吐(幼猫)

  对小猫来说,经常会出现腹泻和呕吐的情况,这类事情是可大可小的。作为主人,切不能对它们掉以轻心,否则很容易发生突然死亡事件。

  未注射预防针的小猫如出现腹泻、呕吐有可能是患上泛白血球减少症(Panleukopenid)。该症在兽医学上也有叫猫病毒性肠胃炎的,致病主要经由接触传染,幼猫最易感染此病,所以要特别注意。小猫患病后的症状通常为厌食、精神不振、高烧、持续性呕吐、深褐色血便,最后因白血球数量急剧减少及出血性肠炎造成脱水和失血而死亡。

  猫的这种病传染性比较高,毁灭性也极强。即使是人沾染了患病猫只的分泌物或大便,而没有清洁便再接触其它猫只,也可导致传染病毒。一般来说,该传染病毒存在于环境中大概几天至一星期便死亡,家里有猫发病后,患猫所曾用过的食物碗、玩具等,最好弃掉或用漂白水浸透,家居亦可用漂白水消毒,以保证不会感染其它猫只。


猫的疫苗与免疫
   

  
    目前,国内伴侣动物医院和诊所常给猫进行疫苗注射,常用疫苗包括:进口的猫三联疫苗,进口狂犬疫苗,国产狂犬疫苗和国产猫瘟热疫苗。注意,只有健康的猫才能接种疫苗。皮下注射。
    1. 猫三联疫苗
    猫三联疫苗是进口的猫疫苗,为国际上通用的产品,预防猫瘟热、猫杯状病毒感染和传染性鼻气管炎。免疫接种方法:2个月以上的猫需免疫(肌肉注射)2次,间隔2-3周;以后,每年免疫注射1次。此疫苗目前临床上反映效果确实。
    2.狂犬病疫苗
     有国产和进口的两种产品,用于预防狂犬病的发生。3个月以上的猫即可免疫注射,保护期为1年,每年应接种1次。从临床效果上看,进口和国产狂犬疫苗效果均较好。
    3.猫瘟疫苗
    国产的猫瘟热疫苗为科研中试产品,对猫瘟热有一定的保护率。它是一种灭活的细胞疫苗,3-4月龄的幼猫即可接种,首次接种应肌肉注射两次,每次间隔4周;4个月龄以上的猫肌肉注射1 次,免疫期为一年;以后每年注射1次。
    注意事顶
    首先,只有健康的猫才能接种疫苗。
    那么,怎么确认猫是处于健康状态呢?一般情况下,兽医应给猫做临床体检,包括体温、呼吸、心跳次数、体表检查和病史询问。正常幼猫的体温为38-38.5℃,成年猫为38.0℃左右,但都不应超过38.7℃,除非个别的猫从闷热的汽车中刚出来,体温可能稍高。体表检查主要观察有无眼分泌物和鼻涕,口腔粘膜颜色有无异常,眼结膜有无增生血管,有无呕吐、不食,腹泻等现象,有无传染病病史,是否与患病猫接触过。
    其次,疫苗接种后,都有一定的保护率,但保护率不是100%。这说明,接种疫苗后的猫当抵抗力下降时,如果接触正患病的猫,也有可能患上传染病。
    第三,疫苗注射7天左右,才能产生一定数量的抗体,为猫提供一定的保护力;因此,刚接种1-3天的猫,并非处于安全期,疫苗的作用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第四,注射过血清的猫,需经20天左右才能接种疫苗,这样做是因为血清(含有一定的抗体)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从体内消失,或者下降至一定水平之下。
    第五,处于疾病(例如猫瘟)潜伏期的猫,当时并未发病,但接种疫苗后会在1-7天内发病,应予治疗。
    第六,正常接种疫苗,应每年1次,不能认为猫不出户,就不接种,或接种2-3次疫苗后认为安全了,以后不接种也行,这会给病毒的传播提供机会,因为,猫的主人是要接触外界的,可能是传染媒介之一
  另外,疫苗是生物制品,个别的猫接种后偶见过敏现象。因此,在动物医院为猫接种疫苗后,应停留10分钟左右,观察有无呼吸、心搏数的异常变化甚至休克现象,若有则应请兽医及时治疗。
    接种疫苗后1周内最好先不洗澡,以防过冷过热引发感冒影响免疫效果,或者针眼被污染后引起感染。个别免疫力差的猫。注射疫苗后自身也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应予注意
发表于 2008-4-3 09: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1

佳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电话:13976351999    站长联系QQ:713767   
站长微信:13976351999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pet86.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宠物论坛

GMT+8, 2025-2-2 12:46 , Processed in 0.01174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海南犬业协会

© 2001-2020 中国宠物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