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宠物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wuqingshu

狗病研究摘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3 14: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犬弓浆虫病急性发作的诊断与防制

1997年9一12月,江苏、安微等地的某些犬场相继暴发了以大急性死亡、突发性急性肺水肿、呼吸困难、口赛流出带血的泡沫样液体的疾病。根据剖检变化、病理组织学检查及毒物学、病毒学、细菌学分析,确诊为犬弓浆虫病的急性暴发。现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 南京某犬场共同养德国牧羊犬100多只,另一犬场饲养德国牧羊犬10多只,安徽某犬场同养狼犬10多只。三个犬场均有专人每年进行犬狂犬病、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犬传染性肝炎等传染病的疫苗注射,井按规定的驱虫计划进行驱虫。几年来犬的体况一直良好,未发生任何传染病。但在1997年9一12月,三犬场均相继发生了表现本病症状的病犬24只,死亡22只,其中成年犬15只,4月龄仔犬7只,死亡率为91、6%。

2、临床症状 发病犬表现出二种类型的临床症状:一种是表现为病犬突然死亡。在发病的22只病犬中有8只在没有任何先期症状的情况下突然死亡。另一种表现为急性肺水肿型。在发病的24只犬中有16只病犬表现出突发性呼吸急促、腹式呼吸、极度呼吸困难、口流出带血的泡沫样液体;眼结膜暗红,结膜血管充盈;病犬的体温在38—39℃,变化不明显。

3、割检变化 急性死亡的病犬剖检变化为肺有散在出血点,肝郁血肿大,脾肿大呈暗红色、质脆、有刀泥,胃肠轻度充血。急性肺水肿病犬死亡后的剖检变化为肺水肿、气管内充满带血的泡沫样液体,肝郁血肿大、质脆,脾肿大、有暗红色出血梗死灶、质脆、有刀泥,胃肠粘膜充血出血.有少量响水和咳水。

4、诊断与鉴别诊断

4.1 毒物学检查 根据病犬的临床症状怀疑为安妥类鼠药中毒性疾病,但经多次取病犬的胃内容物作毒物学检查,未发现任伺毒物。

4.2 病理组织学检查 取病死犬的肝、脾、肾、肺等组织块,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主要变化为肝中央静脉及肝窦郁血,肝细胞之间有红染的水肿液,血管周围水肿,在水肿液中发现弓浆虫速殖体。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间质血管水肿,肺泡腔中有红细胞、红染的水肿波及巨噬细胞,肺泡腔中有弓浆虫速殖体。脾髓水肿、红细胞增多、脾小体增大、中心坏死崩解有红染的水肿液。

4.3 病毒学检查 通过对病犬血液、血清、粪便作病毒学检查,也未发现犬细小病毒(血凝抑制试验,粪便电镜)、犬传染性肝炎病毒(血清中和试验)、犬瘟热病毒(免疫荧光法)等病毒。

4.4 细菌学检查 病犬实质脏器的细菌学检查发现一株革兰氏阴性细菌,但用纯培养物进行犬的夏归致病性试验末成功。根据毒物学、病毒学、病理组织学、细菌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将本病确诊为犬弓浆虫病的急性发作。

5、防制措施 疾病发生后,我们对表现出临床症状的犬对症处理,静注高渗葡萄搪利尿、酒清吸入减轻肺水肿,但疗效均不理想,在16只急性呼吸困难病犬中只有2只存活。用酪联免疫试验普查犬群,对带虫者用磺胺DB暖(60mB/kg体重,2—3次/日,连用1一2周)进行预阶治疗。在犬区进行大规模灭鼠工作,扑杀野猫,清洁水池、更换饮水,注意犬的饮食卫生。经过用药等处理后末发现新的病犬。

6小结和讨论

6.l 弓浆虫病是由龚地弓浆虫[ToxoPlnsmn.80n此)引起的一种原虫感染,30多年前,意大利第一次报道了犬的天然弓浆虫病(M06[1,1910),其它国家也有报道,成年犬多呈隐性感染。在日本,犬弓浆虫感染率为10%一30%,幼犬30%发病,死亡为50%,主要由于应激反应如营养不良、细菌或病毒的感染、寒冷、捕捉等使抵抗力减弱,免疫力降低而引起犬的死亡。我国在1937年报道了犬的弓浆虫病,近年来也有人报道了犬弓浆虫病在警犬的流行情况,据广东、广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警犬弓浆虫病的感染率在3.33%一5.63%,但急性暴发型犬弓浆虫病的发生尚未见报道。

6.2 暴发性犬弓浆虫病为散发性且大小犬都可感染发病。三个犬场中发现的病犬都是呈不连续的跳跃式发病死亡,病犬除表现相似症状外,在发病时间及年龄上无规律可循。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和病犬是否感染了中足够致病量的弓浆虫滋养体有关。

6.3 暴发性犬弓浆虫病发病突然、症状剧烈、死亡率高。犬弓浆虫病急性发作时病犬往往突然死亡或表现突发性急性肺水肿、呼吸困难、口鼻流血。在表现出这种症状后的4—48小时内死亡。表现出呼吸困难症状的病犬的治疗效果是很差的。往往多以死亡告终,即使使用对犬弓浆虫敏感的磺胺药进行治疗也很难恢复,这可能是因为弓浆虫滋养体的大量繁殖已严重地破坏了犬的肺、肝等重要脏器的正常生理功能,特别是急性肺水肿的发生,直接引起呼吸因难,使犬窒息死亡。

6.4 预防本病的关键在防止犬接触到弓浆虫滋养体,尤其应注意防止带虫的野猫、老鼠粪便污染水源。据统计犬一次食入野猫粪便或长期饮用被鼠粪污染的水源就可能造成犬弓浆虫病的急性发作。本次三个犬场的暴发性犬弓浆虫病,这可能是一个重要诱发因素。因此,做好犬饮食的卫生是相当重要的,防止犬食入犬弓浆虫滋养体是有效控制本病的关键
 楼主| 发表于 2006-7-13 14: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犬细小病毒病防治

犬细小病毒病是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病犬多以出血性肠炎或非化脓性肌炎为其主要特征。有时其感染率可高达100%,致死率为10%~50%。原解放军兽医大学于1982年在长春地区首次分离出该病毒,从而证实了我国也有本病存在。犬、猫和貂的细小病毒具有一定的抗原相关性。

病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犬的粪、尿、呕吐物和唾液中含毒量最高。病犬不断向外排毒而感染其他健康犬。康复犬粪便中长期带毒。因此,犬群中一但发病,极难彻底清除。除犬外、狼、狐、浣熊也可自然感染。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

犬细小病毒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较强,于60℃环境可存活1小时,在偏酸偏碱的环境中病毒仍有感染性。在粪便和固体污染物上的病毒可存活数月至数年。于低温环境,其感染性可长期保持。0.5%福尔马林、0.5%过氧乙酸、5%~6%次氯酸钠等都可作为该病毒的消毒剂。

【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 此病的流行无明显季节性,全在寒冷的冬季较为多见。刚断奶不久的幼犬多以心肌炎综合症为主,青年犬以肠炎综合症为主。

(2)临床特征 本病在临床上主要以两种形式出现,即肠炎型和心肌炎型。

①肠炎型 潜伏期为7~14天,一般先呕吐后腹泻,粪便呈黄色或灰黄色,内含多量粘液和粘膜。病后2~3天,粪便呈番茄汁样,混有血丝,并有特殊腥味。病犬很快呈现脱水症状,此时病犬表神沉郁,食欲废绝,体温升至40℃以上,渴欲增加。有的病犬到后期体温低于常温,可视粘膜苍白,尾部及后腹部常被粪便污染,严重者肛门松弛并开张。

②心肌炎型 幼犬呼吸困难,心悸亢进,可视粘膜苍白,体质衰竭,常突然死亡。

通常可根据上述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作出初步诊断。在临床上应注意观察病犬是否有呕吐和腹泻。如果要进一步确诊,应早期采取病犬腹泻物,用0.5%的红细胞悬液,在4℃按比例混合,观察其对红细胞的凝集作用。必要时也可将粪便样品送检验单位做电镜检查,进行确诊。

【防治措施】

第一,平时应做好免疫接种。国内生产的犬细小病毒病灭活疫苗都与其他疫苗联合作用。使用犬五联弱毒疫苗时,对30~90日龄的犬应注射3次,90日龄以上的犬注射2次即可,每次间隔为2~4周。每次注射1个剂量(2毫升),以后每半年加强免疫1次。但仔犬体内的母源抗体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解放军农牧大学研制的犬五联苗,其中的细小病毒是从貉体内分离到的,它对仔犬体内的母源抗体有较强的抵抗力,不存在免疫干扰现象,因此,可按犬瘟热的免疫程序免疫。

第二,当犬群暴发本病后,应及时隔离,对犬舍和饲具,用2%~4%烧碱、1%福尔马林、0.5%过氧乙酸或5%~6%次氯酸钠反复消毒。对无治愈可能的犬,应尽早扑杀,焚烧深埋。

第一, 病犬的治疗。心肌炎型病犬病程急剧,迅速恶化,常来不及救治即已死亡。肠炎型病犬若能及时合理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病的早期,在应用高免血清的同时,进行强心、补液、抗菌、消炎、抗休克和加强护理等措施下,可提高治愈率。

(1)免疫血清 早期使用可提高疗效。犬群中一旦确诊为本病,应立即给其他病犬应用高免血清或康复犬血清。高免血清的用量为0.5~1毫升/千克体重,康复犬血清为0.5~2毫升/千克体生,连用3~5天。如高免血清与其他抗菌消炎药同时使用,可提高疗效。

(2)补液 病犬常因脱水而死,因此补液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措施。应根据犬的脱水程度与全身状况,确定所需添加的成分和补液量,一般静脉补液量为60毫升/千克体重。

①静脉补液 25%葡萄糖液5~40毫升,维生素c2~10毫升,能量合剂5~20毫升,一次缓慢静脉滴注,1~2次/日。输液中要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输液速度,注意心脏的功能状况,否则易造成治疗失败。当病犬表现严重呕吐、腹泻时需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可静注乳酸林格氏液50~500毫升,25%葡萄糖液5~40毫升,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0.3~1毫升,2次/日。

②口服补液法 当病犬表现不食,心率加快,如无呕吐,具有食欲或饮欲时,可给予口服用补液盐: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加水1000毫升。任犬自由饮用或深部灌肠。

③腹膜腔补液 如病犬静脉滴注困难,可行腹膜腔补液,用量为70毫升/千克体重。

(3)抗菌消炎 可应用各类广谱抗生素,但不要长时间使用,以防肠道正常菌群失调,反而延缓肠道消化功能的恢复。抗毒灵冻干粉剂和抗毒素1号注射液(黑龙江兽药一厂生产),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一般15千克以下的犬,静脉滴注冻干粉1安瓿/日,15千克以上的犬,2安瓿/日,同时应用1号注射液,10~30毫升/日。止痢一片灵(增效泻痢宁片),系由多种中药提取有效成分制得的中西结合的广谱抗菌和抗病毒制剂,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用法及用量:2~4千克体重的犬口服1~2片/次,5~10千克的犬服2~4片,每日1~2次。由病毒引起的腹泻,药量加倍。

(4)止吐 呕吐严重者可肌注爱茂尔、灭吐灵(胃复安)0.3~2毫升。

(5)抗休克 休克症状明显者可肌注地塞米松(氟美松)5~15毫克,或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0.3~1毫升。

(6)加强护理 注意对病犬保暖,腹泻期间应停喂牛奶、鸡蛋、肉类等高蛋白、高脂肪性饲料,给予易消化的饲料,以减轻胃肠负担,提高治愈率。
 楼主| 发表于 2006-7-13 14: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犬髋关节育异常的诊断进展

犬髋关节育异常(Canine Hip Dysplasia,CHD)是最常发生的娇形外科疾病,几乎所有品种的犬都可发生,特别是大型品种犬。据动物娇形外科基金会(Orthopedic Foundation for Animal,OFA)估计,不同品种犬CHD发生率在10%-48%,但这个数字远低于真正的发病率,这是因为犬主只把认为正常犬的髋关节X线片送去鉴定。

Schnelle于30年代中期首次报道此病,认为很少发生,定名哦“双侧髋关节先天性不全脱位”。

1966年,Henricson等把此病定义为“幼年期髋关节不同程度的松弛、脱位、髋臼和股骨头不同程度变浅、变平,最后不可避免地导致骨关节炎”。现认为此病是在犬发育成熟,致使主要依赖肌肉组织固定的关节(如髋关节)不能保持稳定,使髋关节松弛而终导致髋关节发育异常。

犬髋关节发育异常是一种多因子遗传疾病,遗传率在0.2-0.6之间。此外,非基因因素如身材大小、生长速度、营养、饮食阴离隙、子宫内分泌、骨肉质量等在此病发生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

本病的治疗,在早期可通过控制体重、强制休息来减少髋关节的压力,防止髋关节脱位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使用阿司匹林、保泰松等镇痛消炎药减轻疼痛。如效果不佳者,可通过手术治疗。但如后期髋臼损伤严重,其手术治疗效果也不理想。因此,迅速准确诊断对预防、治疗此病和种犬的选择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般根据临床经验,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触诊等,可作出诊断。但对临床症状不明显,或未出现临床症状前,单凭临床经验是不行的。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人们已发明了一些诊断方法,有的效果很好,已被广泛使用,本文将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做一简单综述。

1、触诊

触诊是临床上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通过触诊髋关节有无异常以及动物对触诊的反应来判断是否患CHD。触诊方法很多如Ortolani试验、Bardens试验、Barlow试验等均可半定量诊断出髋关节不全脱位和CHD。但到目前为止,触诊还不具有明确的诊断和揭示预后的价值。

2、摄像诊断

髋关节松弛引起髋关节不全脱位及股骨头和髋臼间不吻合,产生异常力的作用,使髋臼和股骨头变形,关节软骨超载而引起微骨折和骨关节炎,通过触诊、了解病史和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但要确诊,须借助于己于人骨盆X线摄影。如果X片显现髋关节不全脱位、退行性关节疫病(Degenerative Joint Disease,DJD)或两者同时出现,则可确诊。有如下现象之一者可判断为DJD:髋关节骨关节炎、髋臼前背侧软骨硬花症、髋臼前缘或后缘的骨炎、关节磨损重建。

2.1主观髋关节打分(OFA技术)

主观髋关节打分是OFA所使用的方法,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由3位OFA摄影专家根据片中髋关节吻合、脱位程度、髋臼边缘和髋臼切迹况、股骨头和股骨颈大小、形状及构型、有无外生骨庞或骨关节炎、有无软骨象牙质变等进行打分。其结果分为7等,即正常(优秀、良好、合格)、可疑和发育异常(轻微、中等、严重)等。

X线片的好坏对结果的判断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根根据OFA推荐,犬仰卧于X线机平台上,两后肢向后拉直并向内旋转,使两髌骨向上。选择适当的底片,使最后两腰椎和膝关节完全摄入。X片要求暴关适当、对比明显,股骨头和股骨颈骨小梁应清楚可见,髋臼背外侧也应观察到。关于拍摄时动物是否需镇静或麻醉的报道差异较大,有报道认为动物麻醉后肌肉松弛更严重;而另一些报道则对此提出异议。但无论如何,动物最好在化学保定后进行拍摄,这既可使动物保持适当的位置以提供更真实的诊断照片,也减少工作人员接触X线的危险。

主观髋关节打分法对两岁以上的犬准确性较高,但为了帮助犬主选择种犬,OFA也对2岁以下的犬进行初步的诊断,其可靠性以依赖于动物的品种,一般在71.4 %-100%之间。对两岁以下的犬那些判断为“异常”的犬,在后来的OFA检查中,有2.58%为正常;而在初步诊断为正常的犬中,有8.49%后来判断为发育异常。

尽管主观髋关节打分在CHD的诊断中有较高的权威性,并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但在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其主观打分,因而误差较大,重复性不好。在一项实验中,让3位摄影专家(其中1位为OFA专家)用主观髋关节打分法对65张X线片进行判断,与原先的结果相比,OFA专家只有61%相同,而非OFA专家却低于50%,让专家前后2次判断同1张片子,其重复率却也只有48-75%。

2.2、Norberg角

Norberg角(Norberg Angle,NA)也是与种盯量评价髋关节松弛的方法。在1张标准的OFA片子上,由股骨头中心向髋臼前侧缘作直线,再在两股骨头中心作一连线,两线夹角为Norberg角。NA的范围在55-115度之间。角度越小,表示关节松弛越严重。有报道建议NA﹥105度为正常,但有许多正常犬的NA﹤105度,主观髋关节打分法则判断正常犬最小NA的88度。因此把105度作为临界点是不够准确的,这也是此法不常用的原因之一。 2.3、古骨头被覆率

髋关节不全脱位也可通过计算髋臼在股骨头上的覆盖率来进行评价。具体方法如下:在标准的OFA X线片上,测量出包含髋臼内的股骨头的长度(a)和股骨头有直径(b),肌骨头被覆率=a/bⅹ100%。被覆盖率越大,则关节强合越紧密,小于50%则表现显著的不全脱位。 2.4分离指数

由于上述的方法对CHD诊树的准确性和对比此病预测上的缺限,宾夕法尼亚洲大学款关节改进计划(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Hip Improvement Program,PennHIP)发明了一种通过计算分离指数(Distracrtion Index DI)来判断CHD的方法。本法需要3张X线片,除了标准OFA摄片,为获得此片,在拍摄时,通过向内推动大转子,以确保有一个温和的压力作用于髋关节;另一张是股骨头与髋臼处于分离腹侧水平位置放置一特制的装置,使得股骨头与髋臼最大程度地分离。

在片子上计算出股骨头几何中心离开髋臼的距离(S)和股骨头的半径(R),DI=S/R。DI的范围在0-1之间,0表明髋关节完全正常,1表明股骨头与髋臼完全分离。根据按OFA标准所拍摄的片子,专家们进行主观分类,它的类别也为PennHIP判断DJD的存在及发生提供了部分依据。研究表明,当DI﹤0.3时,DJD的发生率为1.5 %,DI﹥0.3时,DJD的发病率为51%。因此,有人把DI=0.3看作为DJD是否发生的生物学界限。

DI作为诊断指标,其优点很多。第一,与上述方法相比,其敏感性更高,平均高于其他方法2.5-11倍。实验表明,主观髋关节打分判断髋关节为“异常”的犬,其DI值都大于0.3,判断为“优秀“的犬,有50%DI﹥0.3,判断为“良好”的犬有67%DI﹥0.3,而判断为“合格”的犬其DI均大于0.3。对NA的研究也有类似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DI的值在不同品种犬之间预测发生骨关节炎的可能性是不同的,在German Sheperds犬中,DI上升0.1,其发生骨关节炎的危险性增加4.6倍,而在Rottweiler犬中,只增加2.9倍。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品种犬对髋关节松弛的耐受性不同。

第二,DI有较好的预测性。跟踪研究表明,从4月龄起DI比NA和主观髋关节打分显示出更好的重复性。把4月龄的DI值与6、12、24月龄的DI值进行统计分析,其相关性很高(r在0.82-0.87之间)。因此,可用DI来预测犬髋关节的发育情况,为种犬的选择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同时也减少了种犬饲养成本。

第三,由于DI是一种比率,它能直观地反映髋关节的脱位情况。DI为0.6就可以表现股骨头有60%从髋臼脱出,也意味着它比DI为0.3的髋关节松弛严重1倍。

2.5髋臼背缘

髋臼背缘(Dorsal Acetabular Rim DAR)是用来评价髋臼主要负重部分斜面情况和完整性。此检查不常用,但在做骨盆切开术前,最好做此特殊检查,如髋臼损伤严重则不做。

为了获得更好的X线片,犬必须作如下处理:全麻后,俯卧在X线机平台上,两后肢向前拉,直到股骨与体轴平行。为了使股骨靠近身体,用1根带子将股骨和背绑在一起,是股骨与躯体紧贴。胫骨与股骨屈曲呈120度角,将髋关节旋45度,以防止大转子与DAR在片子上重叠而影响判断效果。为保持这个位置,需用沙袋来稳定骨盆。如果犬不适合这种位置或不正常的结构重叠使得判断困难,也可用髋臼后缘(Caudal Acetabular Rim CAR)来判断。

正常DAR是光滑的,股骨头和髋臼一致。发生不全脱位时,DAR变圆,关节面不吻合,髋臼缘有骨赘,正常时,两股骨头和髋臼外侧接触点的切线相交所成角度在165度-180度之间,如小于165度则表示发育异常。

6、髋关节外侧不全脱位

髋关节背外侧不全脱位(Dorsolateral Subluxation DLS)de 程度也可以用来判断CHD。具体方法是:将犬麻醉后,腹卧在1个泡沫模型上,膝关节屈曲、内收,使股骨头垂直于X线机平台,在此负重位置下,用普通的X线机或CT机拍照。然后估算出股骨头内侧到髋臼前缘最外侧点(在CT片上)的百分率。百分率越高,则表明髋臼在股骨头上的覆盖率越高。研究表明,在此位置下,百分率的范围在29%~71%(X-线片)和15%~59%(CT片)。百分率在64%正负1.5%(X-线片)或55%正负0.8%(CT片)的髋关节不易发生骨关节炎。百分率在39%正负2.6%(X-线片)或26%正负1.9%(CT片)易发生骨关节炎。

3、动物基因疾病控制学会

动物基因疾病控制学会(the Instiute for Genetic Disease Control in Animal DGC)成立于1990年,是犬遗传疾病开放的收集中心,CHD也是收集内容之一。被DGC收录的犬,其表现型和基因型都储存在计算机中,以供研究和选择种犬时使用。该学会的目的是在表现型和基因型上为养犬这选择正常的犬。

DGC收集中心需要1张OFA推荐的12月龄以上的骨盆X-线片,通常12月龄以后的泉能够被鉴定,为了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该中心对检查不正常的犬复查1次。检查后将得到该犬后代、其父母以及它的同胞或半同胞的髋关节发育的估价情况。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人们对CHD不断提出新的诊断方法,其诊断的敏感性越来越高。目前OFA技术在全世界广泛使用,但DO法比它更优越。现在又有人开始研究从基因水平来诊断此病,如Wang X 等通过对随机扩增多型性DNA (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的分析来诊断此病,但效果不太理想。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从分子水平诊断此病已为时不远,可以为治疗和种犬的选择提供直接有力的根据。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楼主| 发表于 2006-7-13 14: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犬附红细胞体感染率的调查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ozoonsis)是一种人畜共患有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体是附红细胞体。该病早在本世纪20年代就被人们发现,只是近几年来才引起畜牧兽医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的关注。1996年10月至1997年6月,我们对甘肃省兰州市的部分军犬、警犬及家犬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犬静脉血液

采自驻甘肃省兰州市部队、武警、公安及市民家中饲养的狼种犬、狮子犬前肢静脉血39份,加抗凝剂,4℃冰箱保存备用。

2、检查方法

(1)压滴镜检

取静脉血一滴于载玻片上,加等量生理盐水稀释,轻盖盖玻片,用显微镜在高倍镜和油镜下观察。

(2)姬姆萨染色镜检

取静脉血涂片,常规固定,姬姆萨染色法染色,油镜下观察。

3、判定标准

阳性:高倍镜下观察20个视野无附红体这判为阴性。

4、犬附红体低温保存试验

将犬阳性抗凝血11份保存于4℃冰箱中,每隔7天镜检一次,观察红细胞的感染率和附红体的活动状况。

5、犬附红体人工感染率雏鸡性血试验

实验组:取犬附红体检测结果为的抗凝血25μl,加入1ml雏鸡性抗凝血中混匀,放入4℃冰箱保存10份,37℃培养箱保存10份,接种后立即进行镜检,结果犬红细胞的感染率为,而雏鸡红细胞表面干干净净,无附红体感染。而后每隔2天检一次。

对照组:设雏鸡阴性血4℃、37各5份,犬阳性血4℃、37℃各5份。

二、结果

1、犬附红体的形态

显微镜高倍观察,犬附红体形态多为环形、圆形、卵圆形、顿点形、杆状和巴蹄状等多种形态,大多数聚集在红细胞表面,少则3~5个,多则达20~30个,红细胞失去球形形态,边缘不整,有的呈齿轮状、星芒状,有的呈不规则多边形等多种扁平样形状。附红体活动灵活自如,伸展、旋转、前后、左右、上下均可活动。

姬姆萨染色油镜下观察,附红体被感染成淡紫色,外周有一白环,当调动微动螺旋时,折光性较强,附红体中央发亮,形似空泡,其它观察的形状同上。

2、犬附红体感染率

共抽查抗凝血32份进行镜检,结果见下表(略)

3、犬积压液红细胞感染程度

在34份阳性血液中,+者占0.00%(0/34),艹者占14.71%( 5/34),者占11.76%(4/34),者占73.53%(25/34)。表明很多红细胞的数量也不等,少则3~5个,多则达20~30个,镜下观察红细胞失去球形立体形态,边缘不整而呈齿轮状、量芒状、不规则多边形等多种扁平样形状。

4、犬附红体体4℃冰箱保存试验

共观察11份阳性血液,7天后发现样品原为+或艹者全部变为Ⅲ或Ⅳ,21天时附红体仍存活,且运动性较强,28天时观察同21天结果相似,但运动性减弱,33天观察时附红体数量有所减少,运动性减弱。

6、犬附红体人工感染雏鸡阴性血试验

实验组:接种后2、4天检测,无论是4℃冰箱保存的还是37℃培养箱保存的,犬红细胞感染率仍为Ⅳ,雏鸡红细胞未受感染,第5天37℃培养箱保存的10份血样全部发生凝固而无法检测,第6、8、10天检测4℃冰箱保存的10份,结果有1份雏鸡抗凝血个别细胞胞表面有1-2个犬附红体,红细胞感染率为+;第15天观察,10份雏鸡阴性抗凝血中有9份受到犬附红体不同程度的感染,鸡红细胞犬附红体不同程度有感染,鸡戏细胞有犬附红体的感染率为+者5份,艹者1份,Ⅲ者1份,Ⅳ者2 份;鸡红细胞表面少则有1-2个犬附红体,血浆中也有大量附红体,且运动性很强,第20天观察,1份阳性血仍为阴性,9份阳性血检测结果为,犬附红体减少,个别犬红细胞表面携带有附红体,有80%左右的犬红细胞无附红体,鸡附红体有感染率全部为+,血浆中有附红体,但运动性减弱。

对照组:犬阳性血一直保持阳性,雏鸡阴性血一直保持阴性。

三、小结与讨论

1、本次共抽查了甘肃省兰州市39条犬的静脉血,结果发现犬附红体的感染率很高,特别是狼种犬,感染率高达96%,平均感染率87.16%。在调查中未发现有症状的犬,但如此高的感染率而不发病,说是犬附红体有毒力较弱。随着附红体在血液中数量有增加,必然会影响、干扰甚至破坏红细胞及血液中其它成分有功能,在抵抗力下降或有应激因素(运输、疲劳、饥饿、风雨侵袭等)的刺激时,可能会出现一系列有临床症状。

2、据资料报道,犬附红体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四肢乏力,结膜苍白或黄染,卧地嗜眠,体温升高至40℃左右,心跳130-180次/分钟,呼吸30-60次/分钟,食欲减少,有呕吐现象,粪便少且时干时稀,尿黄。3-5天后少数严重患犬由于虚脱、休克及残废转归外,多数可耐过急性经过而转入慢性经过,临床上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消瘦、黄胆、低烧(体温39℃左右)等为主要症状,病程可拖至一个月或更长一些时间。但有相当一部分患犬因继发肠道细菌性感染,出现腹泻或下简,患犬仍主消瘦、食欲废绝等症状。有的患犬则转入隐性经过,成为“长期带虫”者。病理剖检,主要变化为血液稀薄不易凝固,全身粘膜不同程度的黄染,淋巴结肿胀,肺脏水肿,心包积液,心冠脂肪黄染,心肌松驰,腹腔积液,肝肿黄染,胆囊充盈,胆汁浓稠,脾脏肿大,质地松软等。除继发感染病变外,其他组织器官均无明显眼观病变。

3、附红体病的治疗较为容易,国内外报道较多的是用新胂凡纳明、四环素、黄色素、血虫净等进行治疗,治愈率可达95%以上,磺胺类药物、青霉素、链霉素等对本病很难奏效。

4、该病的传播途径,已知的是吸血昆虫和扁虱、刺蝇、蚊、蜱等及小型啮齿动物是该病的传播媒介,其它途径目前并不十分清楚。我们曾对人和奶牛都存在垂直传播的现象,至于犬是否存在这种现象,有待进一步进行探讨,其它途径目前并不十分清楚。

5、附红体的分类,按其所存在的部位,亦应属血液病,但根据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伯杰细菌鉴定手册》,附红体应属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其病原体是附红体。

6、本试验表明,附红体在4℃环境中,至少可存活33天,说明其对低温抵抗力比较强。而犬附红体在感染雏鸡感染力不强,但也存在交叉感染的现象,这为进一步系统研究附红体打下了一定基础
 楼主| 发表于 2006-7-13 14: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补钙过量引起犬肌肉驰缓1例

钙离子在维持肌肉组织的正常兴奋性方面有着重要不得作用。当血钙含量低于正常值的时,神经肌肉胡兴奋性增高,可引起肌肉强直性痉挛,甚至发生昏迷。犬产后缺钙症就是典型的临床症状。相反的,当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高时,神经兴奋性降低,即出现肌肉松驰、瘫痪的症状。此种病例很少见,笔者遇到1例,报道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病例介绍

博美犬 摇摇 2岁 体重4kg

1999年5月1日产4仔,次日出现呼吸加快的症状,在附近诊所求诊。5月2日上午补钙2支(葡萄酸钙20毫升/支),回家后畜主考虑到幼仔太小,又继续哺乳,到下午又出现呼吸困难症状,于是到诊所补钙2支。回家事又继续哺乳,到晚间又出现症状,又去诊所加量补钙,静注10%葡萄糖酸钙20.0ⅹ3。回家后仍坚持哺乳。5月3日又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又到诊所补钙,上下午各补3支。畜主顾及博美犬的价值高,一直未听医者的劝告,边治疗边让母犬继续授乳。以后数日又出现呼吸困难症状,畜主自己在家给母犬注射安痛定等药物症状得到一时的缓解,到5月7日症状严重,于下午6时半来所求诊。

现症检查:患犬被毛无光,较瘦削,呼吸极度困难,口、眼粘膜发绀,精神苦闷。处于濒死状态。T.39.3℃、P.144次/min。R.120次/min。四肢肌肉强硬,腹肌收缩、张口呼吸。

治疗:畜主要求再加大补钙量,考虑到病犬虽在病初补过钙,症状得到缓解,但后来又出现缺钙症状时,畜主未及时补钙,仅以注射安痛定等来缓解症状,而且发病后始终没有停止授乳,致使症状加重,处于濒危状态。遂按下方处置:1.10%葡萄糖酸钙20.0ⅹ4、地塞米磷酸钠0.5mgⅹ3、VC2.0ⅹ2.5%葡萄糖生理盐水100me一次静注。2复合维生素B2.0ⅹ2皮注。处置之后患犬症状缓解,嘱畜主回家后一定要停止仔犬哺乳,改用人工喂养,但畜主仍不遵医嘱,回家后仍让母犬授乳,到液1点多钟又出现张口呼吸的症状,待早4时又来诊所求治,仍按上方处置1次。并告诫畜主一定要停止仔犬哺乳,否则将危害母犬生命。这次畜主遵从医嘱,否则将危害母犬生命。这次畜主遵从医嘱,回家未让母犬授乳,但是,下午点畜主又将母犬抱回诊所。这次症状与以前相反,患犬不再四肢强直,而是四肢无力,松软。T.39.4℃、R.126次/min、 R.20次/分。听诊心跳快,心音弱,心律不齐。

根据上述症状分析认为,在最后1次补钙后,畜主未让母犬授乳,体内的钙离子未消耗,1只4kg体重的犬,一次补钙4克,其量较大,已经引起体内的钙离子含量过高,发生了钙离子过多症。进行了下列处置:1、5%盐糖水200ml地塞米松磷权5kgⅹ2、VC2.0ⅹ2静注;2、口服补液盐250ml灌肠;3、盐酸肾上腺0.3ml皮注。4嘱畜主回家后让母犬再授乳一次,以后不要再授乳。畜主依嘱执行,次日病犬恢复正常。
 楼主| 发表于 2006-7-13 14: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狂犬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近几年,家庭饲养宠物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为了研究兽用狂犬疫苗对犬的免疫效果,探索较为合理的免疫程序,我院于1996年1月至1998年10月,采用狂犬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由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对佛山、南海、顺德的部分犬只抽取血清作抗体水平检测,现报告如下。

免疫效果观察

一、材料

狂犬抗体目试剂盒,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试剂盒内装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全套试剂及标板(在有效期内使用):

1、酶标板为48孔,是狂犬病毒纯化抗原;

2、样板稀释液,10mlⅹ3瓶装,用于稀释血清;

3、阳性参考1瓶(5次试验量)已稀释,狂犬病毒抗体含量为0.1IU/ml;

4、酶结合物1瓶(48犬份)

5、底物液A、B各1瓶(48犬份);

6、洗液。

二、实验方法

本实验采用间接ELISA法:

1、给予免疫后20日左右待检犬只抽血0.5ml,分离血清,取10ml血清加样品稀释液0.49ml稀释为1:50,滴加100μI于酶标板各板孔,其中1孔为阳性对照,置37℃15分钟。

2、甩净孔中液体,用洗液冲洗八遍,甩净拍干,每孔加酶标记物一滴,置37℃15分钟。

3、甩净孔中液体,用洗液冲洗八遍,甩净拍干,每孔加入底物液A、B各1滴,置室温于10分钟内即可观察结果。

三、判定

待检血清中,显蓝色者,达到或超过阳性参考孔,判为阳性或强阳性,抗体≥0.1IU/ml,符合免疫不平要求;不显争或显色低于阳性参考孔,判为阴性,应考虑加强免疫。

四、结果

被检90只犬,均在第二次免疫后20天左右进行检测,结果有75只产生符合免疫水平要求的抗体;余下15只进行第三免疫,20天后检测,其中12只产生符合要求的抗体;余下的3只进行第四次免疫,均产生符合要求的抗体,

见表1抗体水平有效保护期检测略。

一、方法

对其中78只犬分别于120天、180天、360天采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

二、结果

被检78只犬,120天均显阳性,符合免疫水平要求;180天有4只显阴性;360天有9只显阴性的,见表略2。

三、对抗体已转阴者进行1针再免疫,于再免后20天采血检测抗体,结果均达再免前水平。

讨 论

从免疫犬抗体水平检测的结果来看,犬的免疫至关重要,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或失败会造成犬病的失空。目前临床兽医对犬狂犬病的预防普遍采取每年注射狂犬病疫苗一次的办法,从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注射疫苗2次后,仍有16.7%未达到免疫水平,若不加强免疫,会给社会带来隐患。因此,如何提高狂犬病疫苗的质量,加强防疫是非常重要的。 兽医在给犬注射狂犬病疫苗的同时要求犬主定期对犬抽血送检,结结果阴性犬更加免疫,会给社会带来隐患。因此,如何提高狂犬病疫苗的质量,加强防疫是非常重要的。

兽医在给犬注射狂犬病疫苗的同时要求犬主定期对犬抽血送检,对结果阴性犬要加强免疫,就能大大提高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更有利于控制狂犬病的发生。

笔者认为,在注射疫苗一定时间后,抗体水平逐渐下降,有必在间隔一定时间加强免疫。

来自: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院 周少波
 楼主| 发表于 2006-7-13 14: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犬球虫病菌的诊治

犬球虫病是由等孢属球虫引起的主要侵害幼犬的寄生虫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肠炎。

犬球虫病例原在我县门诊很少发现,近两年来此病时有来站就诊,但由于对犬病不太重视,又加上业务素质不高,往往造成误诊(按肠炎诊治),治疗用药不合理,导致疗效不好,转归多属死亡。笔者对此病例经查阅资料,解剖尸体,检查粪便,组织会诊,现报道如下:

病例一:1995年6月5日,莒南县道口乡丁家屋子村犬主丁某带一牧羊犬来诊。主诉:该犬于半月前发现食欲减退,乍毛、消瘦,时有消化不良现象(呕吐,大便稀薄)。在家随便喂点食母生等药物,结果屡不奏效,于3天前到乡兽医站治了一次,仍不见好转,病情愈见严重。

临床检查:T37.8℃,R15次/分,P90次/分微弱,眼窝下陷,极度消瘦,眼结膜苍白(具有典型性肠炎症状),大便稀而呈果酱色,恶臭,并伴有剧烈腹疼。

根据以下临床症状,笔者初诊球虫病后期,首先采取补液强心止血,增强体质,而后进行除虫灭虫的治疗。结果输液刚到三分之一时,由于心力衰竭而死亡。

经犬主同意就地剖检,小肠粘膜卡他性炎症,小肠粘膜层内发现白色结节,内充满球虫孵囊,球虫病处有糜烂病灶,直接涂片镜检发现有球虫卵,根据剖检和镜检,确诊该犬死于球虫病。

病例二:本县犬主王某某自养狼青犬来站就诊。主诉:该犬3月龄,从3天前发现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拉稀,粪便有血丝、恶臭,有腹疼现象,并喜欢饮清水,喂了PPA2片后,出现流涎、呼吸加快,眼结膜充血,腹下水肿。初诊:以上症状属PPA中毒所致。临床检查:T38.2℃,心音微弱,P70次/分。R26次/分,眼结膜苍白,闭目卧地难起,时有嗯嗯叫声,大便稀,呈暗红色,被毛粗乱。

为了进一步确诊,做了粪便虫卵检查(用饱和盐水浮集法),发现有密度较高的球虫卵囊,初诊为该犬患球虫病。故采取了强心、补液、止血,灭虫为主的治疗原则。

方一:10%SD20ml(第二次减半),GNS500ml一次V注,口服呋喃西林粉1g,口服补液盐,血余炭1g,红糖50g混合灌服,日2次。止血敏2mlⅹ4支一次肌注,日2次。

上方连续治疗3天,该犬症状明显减轻,第4天,全身症状消失,后改用硝托胺予混剂(山东合成兽药厂产,批号鲁兽药字(94)ⅹ111279)15g,配饲料25kg,连喂十天。后对犬主回访一切恢复正常,并已增膘,毛色光亮。

病例三:1997年3月11日,接诊一小犬约4kg(宫延犬),根据犬主所述并结合临床症状,大便直接镜检发现球虫卵,按照病例二方加减予以治疗,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小结:

1、由于症状相同的犬病较多(犬细小病毒病、犬瘟热、犬传染性肝炎、犬传染性胃肠炎等),要确诊该病必须采取多方面的诊断措施(如镜检)。

2、犬对吡哌酸(PPA)十分敏感,治疗量与中毒量十分接近,故使用时要慎重或不宜使用。

3、犬患病后,体质衰弱快,为了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恢复健康,必须采取综合治疗(如输强心等)。

4、注意病犬中、后期除虫灭虫,以防球虫病复发。

5、犬的球虫病主要以肠炎(伴以出血)为主要症状,治疗过程中切不可忽视止血,以达到保护胃肠粘膜,提高治愈率
 楼主| 发表于 2006-7-13 14: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犬鱼刺穿透食道伤的手术治疗

犬吃食动物尸骨时,因其牙齿坚硬有力,一般都很少发生动物尸骨划伤、刺伤或堵塞食道等。但因其吃食时紧张而造成狼吞虎咽,或吃食鱼类等坚锐尸骨时,则容易发生犬的食道创伤。笔者曾诊治一例狼犬因吃食鱼类尸骨而发生的鱼刺穿透食道伤,经过手术治疗获得痊愈,现报道如下。

一、病史:主诉该狼犬(约6月龄)病约一星期,发病前一天曾喂过鱼,后逐渐减食,今天吃食很少;昨天始颈部皮肤破溃流血水。曾用过青霉素、先锋霉素、氨基吡啉,VB1、Vc治疗,未见好转。

二、临床检查:

1.T:38.0 ℃,精神较差,嗜睡,膘情稍差,颈部皮下有一肿块,触诊有鸭蛋大小,表皮破溃流出污红色液体。

2.X光检查:皮下肿块内有一长4.2cm、宽0.3cm的鱼刺,斜置于颈部胸骨甲状舌骨肌肉中(大致与肌束方向平行)。鱼刺钝部置玩于食道壁内,锐端离颈部表皮有3~4cm深。

三、诊断:

该狼犬吞食鱼类尸骨时,由于鱼刺刺透食道壁后,随颈部肌肉运动而经食道壁逐渐穿入颈部肌肉中,引起颈部肌肉炎症,蔓延至皮下组织皮炎,导致表皮炎症破溃流出炎性渗出液。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X光检查结果,确诊为犬鱼刺穿透食道伤。

四、治疗:

根据上述病情,决定采用手术治疗。

1.麻醉:①用846 1.5me肌肉注射,进行全身麻醉;②用0.5%普鲁卡因30me进行局部菱形浸润麻醉。

2.保定:将犬侧卧保定于手术台上,伤部朝上。

3.手术部位:依X光检查确定要切口部位。切口与鱼刺平行,切口长为6cm

4.术式:

①术部剪毛、剃毛、消毒(酒精—碘酒—酒精)、固定创巾。

②切开皮肤,用创钩将皮肤拉开暴露出肌层,分离皮下组织。沿肌纤维方向切开胸头肌和胸骨甲状舌骨肌,切口深度为3~4cm,那发现鱼刺的锐端,继续分离至食道管外壁后,用止血钳夹住鱼刺,轻轻将鱼刺从食道壁抽出。

③切口处理:在肌肉切口及皮下撒布青霉素粉80万单位,肌肉不必缝合;皮肤结节缝合。

④护理:用10%葡萄糖500me,氨苄青霉素160万单位静脉注射,每天2次,连续3天;饲喂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食;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500单位,7—10天折线。

五、转归:经追访,该狼犬14天后痊愈。

六、体会:

1.为了预防犬因吃食鱼类刺伤食道,故给犬饲喂鱼类时,应注意下列情况:①过度饥饿时不喂;②避免造成与犬或其它动物争吃鱼类;③最好将鱼类煮熟;④大的鱼类宜将坚锐的鱼刺剔除。

2.发现犬吃食鱼类刺伤食道后,应及时从口腔中取出鱼刺并口腔消毒。必要时送往兽医院诊治,切忌拖延。

3.切开颈部肉地,严防伤及大血管(颈静脉等);手术切口除撒布青霉素粉外,也可增撒消炎粉,以防感染。

4.术后前3~4天,务必喂流食:稀饭、肉饼汤、蛋汤或去壳鲜鸡蛋等均可
 楼主| 发表于 2006-7-13 14: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犬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过敏性休克来势凶猛,情况十分危急,发现要分秒必争、就地抢救、不宜搬动。抢救及时一般在5-30分钟病犬好转恢复正常,现将抢救方法简介如下:

一、在给病犬治疗过程中遇到20余种过敏药物!有狂犬苗,青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氨霉素、巴比妥、氯丙嗪、安乃近、安那如、安痛定、阿托品、司克林、吡哌酸、士的宁、维生素K、鱼醒草、柴胡针等。特别是近来市场投放的药品不标主要成分写洋文,而起些怪名(代名)什么“百病消炎灵”什么“畜禽抗病王”等—药治百病。果真是这样就不用兽医站了。在这里给你提个醒,有的给犬用后过敏肿眼皮、肿嘴唇、狐狸用后而死。(因不知主要成份无法解救)。

二、过敏在临床上的共同症状

①出现过敏症状的时间均在1-30分钟左右。

②皮肤过敏型:皮肤发生红斑,嘴唇、下腹皮下水肿、眼结膜、口腔粘膜潮红发炎。

③血清反应型:荨麻疹淋巴结水肿,犬伸知张嘴喘。

④呼吸系统型:喉头、运气管粘膜水肿痉挛咳嗽,呼吸困难,可视粘膜发绀窒息死。

⑤循环系统型:心跳亢进,眼结膜苍白。

⑥神经系统型:昏迷晕倒、大小便失禁

⑦消化系统型:上吐、下泻腹痛,里急后重。

三、做过敏试验

将青霉素20万单位用2ml注射用水稀释后取0.02ml再加入1ml注射用水混匀,滴入犬一侧眼中,待10分钟后观察结果。

①阳性:用药的眼结膜发红为阳性,不能注射青霉素。

②阴性:用药的眼结膜无反应为阴性可注射青霉素。(与对侧眼比较判定)但是我们在做过敏试验中也遇到二例京巴犬过敏,立即用肾上腺素0.3ml一次皮下注射,8分钟病犬好转恢复正常。

四、抢救方法

1、采取快速脱敏的药物:

①肾上腺素0.3ml一次皮下注射,5-10分钟病情好转。如没有缓解时,可反复注射二次。一般在注射后20分钟过敏症状消失。

②地塞米松5mg+氢化可的松10mg+5%葡萄糖250ml一次静注。

③强力解毒敏2ml一次肌肉注射。

2、过敏药物的对症抢救

(1)苯巴比妥氯丙嗪安痛定等过敏用强心剂抢救

① 安那加03ml一次肌肉注射 ② 安那如0.1g+维生素C2ml+5%葡萄糖250ml一次静注

(2)链霉过繁、硫酸镁中毒抢救

①10%葡萄糖酸钙2g一次静注(特效)

3、用输液排毒防止酸中毒的抢救

①硫代硫酸钠20mg/kg+生理盐水250ml一次静注。 ②林格尔250ml+5%葡萄糖250ml一次静注。 ③生理盐水250ml+碳酸氢钠20ml一次静注。

4、防止渗出止痒与痉挛抢救

①10%葡萄糖酸钙2g+5%葡萄糖250ml+维生素C0.5g一次静注。

5、控制抽搐肢软瘫抢救

①10%氯化钾5ml+5%葡萄糖250ml+维生素C0.5g一次静注。

五、体会:

①常备急救药物,才能及时抢救病犬,减少死亡。 ②过敏药物尽量肌肉注射吸收慢(5-30分钟)可以抢救,而静脉注射吸收快(5-10分钟)来不及抢救,易死亡。 ③因腹泻脱水体钾大量丢失,加之犬是杂食动物不吃草,钾更易缺乏(草含钾多)。 ④用青霉素时要同时用强力解毒敏注射可防止药物过敏,临床验证,效果可靠。 ⑤药物过敏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因做过敏试验用少量药物也引起过敏已证实。 ⑥禁用什么“百病消炎灵”“畜禽抗病王”等代名药,这些药都不标主要成份,过敏或中毒无法抢救
 楼主| 发表于 2006-7-13 14: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犬猝死症的诊疗体会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全国各地乃至我县各乡镇犬(家畜)不明原因的死亡。其特点为发病急,死亡快,致死率极高,称之为“猝死症”老百姓称死的快。该病发病率高,分布较为广泛,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犬猝死症”的点滴认疗体会总结于后,供同仁探讨研究。

1.该病流行情况,犬及各种动物都可发病,无传染性或传染性极差,呈零星散发或地方流行,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春季发病率较其它季节高,无年龄、性别限制。

2.发病的原因,该病的病因说法很不一致。现依我县1995—1999年,庆地1995—1997年“科技攻关项目”“猝死症”试验防治及研究;病因探讨及防制研究;流行病学的调查;药物、菌苗防制试验研究等研究课题。已通过地、县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鉴定验收,荣获科技进步二等奖。

2.1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该病的细菌和病毒有条件性致病菌,通过微生物学的诊断,分离培养出的细菌为炭疽杆菌,A型魏氏梭菌,腐败梭菌等12种,其分出率较高的炭疽杆菌4.25%,A型魏氏梭菌23.33%,腐败梭菌10%。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死亡的病例,并非全部都能检出相同的细菌和病毒,这可以充分说明该病并非由特异性致病菌和病毒所致。但是A型魏氏梭菌的检出率最高。“结全每年春秋季免疫注射用魏氏梭多联(ABCD)四个血清型浓缩菌苗注射其效果显著。

2.2毒物因素,采用显色反应)—奈氏试剂反应和羟肟酸定性试验对96—97年的23份病料分析结果,阳性检出率为56.52%。

剧毒鼠药的本动物回归试验,证实其发病症,病理变化与自然发病畜基本一致,选用解氟灵进行小区域试验,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经用解氟灵防治效果极佳。

操作方法及判定标准,按公安部人民警察干部学校“刑事毒物分析”进行。(氟乙酰铵犬的口服致死量0.05—0.2%毫克/公斤体计)。

2.3从测定病样中硒含量充分证实,猝死症犬(家畜)血硒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较正常犬(家畜)的含量显著降低,猝死症硒缺乏是主要因素,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主要组成物质,硒如果缺乏时,体内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含量就减少,随之可引起心、脾、肾、肌肉和脂肪等各个组织器官发生代谢紊乱、变性、甚至坏死,严重时导致犬(动物)死亡。当硒缺乏时使犬(动物)有机体免疫显著下降,便可诱发各种感染甚至死亡。

3.对症治疗:

3.1解除肌肉痉挛,因为有机氟中毒常使血钙降低,故用葡萄糖酸钙和柠檬酸钙静脉注射。

3.2用氯丙嗪,巴比妥镇静。

3.3解除呼吸抑制选用尼可刹米,可拉明。

3.4宜用20%甘露醇,50%葡萄糖溶液,磺胺类药控制脑水肿。

3.5选用5%碳酸氢钠溶液注射(用以改善心肌收缩力,减轻血压增高反应)。

3.6宜适时选用辅助解毒药,三磷酸腺苷,辅酶A,细胞色素C,维生素B类制剂,有机的配合效果更佳。

1996年5月庆阳县驿马镇葛岭村葛岭自然村贺玉录,犬二条体重各约8公斤,白色,母,体质中等,求治。

病案1:急性发作的犬(动物)表现为突然发病死亡。临死前全身肌肉震颤,呼吸极度困难,口流清涎或白沫,心律不剂,吠叫(尖声音)末治疗而告终。

病案2:1998年10月庆阳县莲池村莲池自然村麻某,养犬15条(其中黑背牧羊犬10条,2公、8母;京巴犬2条,1公1母;当地土种犬3条(各约10公斤)。其中6条发病,病程较长,求诊。表现症状为;犬初期精神沉郁,尔后兴奋不安、狂燥、无目的奔跑、吠叫。呕吐带有白沫。呼吸困难。瞳孔散大。心跳加快。频频排尿、排粪。全身肌肉震颤,抽畜或癫痫。死亡1条,占发病数的40%,死亡率6.7%,治愈率83.3%。

4.治疗:

4.1A型魏氏梭菌牛血清50毫升,5%葡萄糖500毫升,混合静脉滴注。肌肉注射强尔心5毫升,病情又好转后,又且5%葡萄糖等,静脉滴注1—3天。

4.2有机氟剧毒鼠药中毒可立即用50%乙酰铵(解氟灵)按每千克体重0.1—0.2克,分2—3次肌肉注射,首先剂量是全日剂量的1/2,疗程为6—9天,还可配等量普鲁卡因肌注,可保护两个月时间。

特别疗法:

①95%酒精50毫升(大型犬用量),小型犬酌情增减,25%葡萄糖500毫升,安那卡5毫升,混合一次静脉滴注(应根据犬的体质状况酌情使用)。

②可以用甘油乙酰酶,按千克体重0.5克,配合10%葡萄糖静脉滴注。

③用0.02%过锰酸钾溶液或澄清石块水洗胃,尔后用盐类泻剂(用人用的导尿管代替胃管投入)。

④5%醋酸的5%乙醇,每公斤体重2毫升内服。

⑤95%酒精50—100毫升或(白酒50—200毫升)加适量水,每天一次,用胃管投入。

4.3硒缺乏,在硒缺乏地区选用0.1%亚硒酸钠溶液1—4毫升,维生素E10—20毫克,肌肉注射,经3—7天后重复注射一次。并配合强心补液等。

4.4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每毫升含维生素50国际单位,含硒1毫克,肌肉注射1—4毫升/次。

4.5在冶疗或预防本病时,硒的剂量过大已发生急性中毒,确定用时必须谨慎,若发生硒中毒,常用二巯肌丙醇肌肉注射解毒,其剂量为2.5—5毫克/千克体重。

5.1996年5月2日剖检2条犬,肉眼观,主要表现为:肝脏肿大,边缘钝园,有局部坏死区。肝表面有白色纤维素性沉着物。心肌松驰、心冠脂肪有明显的出血点,胸腹腔积水,脾稍肿大,胆囊充盈,胆汁粘稠。小肠出血,肠粘膜脱落,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出血。肾浆膜有出血点,肾被膜有胶胨样浸润,气管、支气管内充满粘液性白色泡沫,肺有出血点,胰脏呈肉样变。

6讨论:

6.1通过病原分离与鉴定,初步确认该病为A型魏氏梭菌,剧毒鼠药中毒,硒缺乏等原因,混合感染所致,确诊定型有待进一步追逆探讨研究。

6.2每年春秋两季防疫注射一定要抓的早,抓的彻底。

6.3每年春秋两季用解氟灵对犬(家畜)进行保护性预防注射1—2次。

6.4宣传、指导农户采用正确的、安全可靠的科学灭鼠方法,使广大群众充分了解快速剧毒鼠药的严重危害,杜绝使用剧毒,巨量鼠药灭鼠。并做好综合防制的同步进行,应使此项工作规范化,故应做好以下两点:

①依法防疫,提高法制观念。“防重于治”的原则。

②剧毒鼠药是造成猝死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应责成有关单位加强对剧毒鼠药的销售管理工作,不然将采取的一切措施将付诸东流。

来自: 庆阳县畜牧兽医工作站 杨正春 杨天荣
 楼主| 发表于 2006-7-13 14: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犬敌鼠钠中毒的救治

敌鼠钠,因其对人畜毒性低、安全,是目前推广使用的常见的毒鼠药物之一。但若保管不善,被畜禽偷食或误食均可引起中毒。笔者曾遇见一例观赏犬偷食了敌鼠钠饵米而发生中毒病例,经采取以注射维生素K1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使该犬获得治愈。观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 林某饲养一条观赏犬,母、年龄2岁、体重8kg左右。1998年12月21日上午,畜主在自家内兔舍地面上布放从县爱委会发给毒鼠药饵。因门未关好,犬进去将布放地面的毒鼠药饵偷食。当日下午2时后,犬表现精神沉郁、喜卧、不食、口吐白沫,不时有阵发性痉挛或鸣叫出现。到下午4时,畜主邀余前往诊治。经询问分析,初步诊为敌鼠钠中毒。

2、临床症状 患犬精神极度萎顿,饮食欲废绝,口流白沫液体,喜卧懒动。强行驱差,鼻腔干燥、呼吸急促,体温38.5℃。患犬不时表现阵发性强直痉挛、抽搐,同时了出惨声鸣叫。咬牙磨齿,直舌体边缘咬破出血,犬牙还把舌体刺透;次日,在口膜、齿龈、眼结膜处有出血点、腹内侧皮肤有出血、郁血斑;触诊驱体末端发凉,尿少赤黄,粪便含暗红色血液。

3、诊断 经询间县爱委会发放的毒鼠药饵系用敌鼠钠拌大米制成,结合临床表现,可初步确认为敌鼠钠中毒所致。

4、治疗 原则为解毒,镇静止吐、补液、消炎,促进胃肠排泄综合治疗措施。

4.1特效解毒疗法 维生素K1是敌鼠钠中毒解毒特效药品,每次用人用VK11毫升ⅹ3-4支,肌注,每日2次,连续6-7天。

4.2镇静止吐 安定2毫升ⅹ1支、胃复安1毫升ⅹ2支,混合肌注,每日2次。后视情况可逐日减少。

4.3补液疗法 10%葡萄糖100毫升+VC5毫升ⅹ2支,加温后腹腔注射,每日2次。

4.4抗菌消炎 庆大8万ⅹ2支,肌注,口服阿莫西林胶囊2粒,每日2次。

4.5强身健胃 10%安那如2毫升+VB12毫升ⅹ2支+VB61毫升ⅹ2支+肌苷2毫升ⅹ2支,混合肌注,每日2次。

4.6护理 嘱咐犬主注意对犬的保暖,经常灌服补液盐,牛奶,肉骨汤等营养性液体。

5、体会

5.1敌鼠钠是迟缓性毒鼠药物。它在畜禽体内(包括人)主要是破坏血液中疑血酶元,导致机体毛细血管广泛性的内外出血为特征。诊疗敌鼠钠中毒可从了解询问病史,检查口腔,舌粘膜,腹下,股内侧皮肤有否出血点,就可作出初出诊断。

5.2VK1是治疗敌鼠钠中毒的特效药物。使用这一药物解毒时,应坚持连续注射VK16-7天,且每日不少于2次,每次量要足,才能治愈。

5.3凡毒鼠药物均为有毒物品,饲养者应妥善保管,死毒鼠应及时收集深埋,以免引起家畜中毒。
 楼主| 发表于 2006-7-13 14: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犬附红细胞体调查与临床治疗

1992年1月,我们对宁夏银川市公安局、银南地区公安处及银川铁路局的警犬进行了犬附红细胞体的调查,同时门诊治疗犬附红细胞体病2例,其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

1.1材料

在宁夏银川市公安局、银南地区公安处及银川铁路局警犬队中,选择5-6岁中国昆明品种警犬13只(公6只、母7只),1.5岁-6岁中国南京品种警犬3只(公2只、母1只),2-7岁德国牧羊警犬7只(公四只、母3只)。共23只,这些犬经临床观察均无异常。

1.2方法

1.2.1血样采集 自犬前臂正中静脉按常规采取抗凝血3-5ml,加抗凝剂保存于4℃冰箱内过夜,供血检用。

1.2.2血液压片 取被检血液一滴于载玻片上,加入等量生理盐水稀释,轻盖盖玻片,在400-500倍显微镜下观察。

1.2.3抹片染色 血液抹片用瑞氏和姬姆萨染色,油镜下观察。

1.3检验

1.3.1血液压片 可观察到红细胞失去球形立体形态,边缘不整而呈轮状、星芒状、不规则多边形等。可见到球形(单球、双球、链球)、卵园形、短杆状或星状绿色闪光小体,其附着在红细胞边缘或膜上后,虫体不再活动。游离在血浆中呈现不断变化的星状闪光小体。

1.3.2血液抹片染色 瑞氏染色可观察红细胞呈紫红色,虫体呈淡天兰色,有光彩如兰宝石,虫体大小不等。直径在0.3-0.8微米。附着在红细胞表面的虫体数为2-15个不等,一般3-7个,红细胞染虫率达70-90%左右。姬姆萨染色F,虫体呈兰紫色,有折光性,外周有白环,当调动微螺旋时折光性较强,附红细胞体中央发亮,形似空泡。

1.3.3阳性检出率 共检出阳性20只,其中中国昆明品种警犬12只(公7只、母5只)、产自南京的警犬2只(公1只、母1只)、德国牧羊犬品种警犬6只(公3只、母3只),检出率86.96%(20/23)。

2临床治疗

本病门诊收治中国品种幼狼犬2例(公母各1例)。

2.1临床治疗

眼闭、结膜初期苍白、贫血,以后逐渐黄染,鼻端干燥、喘,心律不齐,体温40℃左右,不食,精神沉郁,反应迟钝,便干,尿短色黄。喜卧阴凉处。

2.2治疗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用1%亚甲兰注射液适量,肌肉注射,每日1资助,连用3次。中草药用青黛、柴胡、茵陈、枝子等各适量,煎汤滴灌,每日服2次,连用7日。

2.3疗效判定

2.3.1痊愈 临床症状消失,食欲正常,血检呈带虫者。

2.3.2无效 临床症状明显,不食,血检呈带虫者。

2.4结果

据临床治疗观察7日后,均食欲正常,临床症状逐渐消失,恢复健康,但不能杀灭虫体,呈陷性带虫者,随访未见复发。

3 讨论与小结

3.1畜禽附红细胞体病,在分类学上尚有争论。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立克次氏体、原虫或霉形体,但目前此虫仍列入寄生虫范围之内。其自然传播方式不太清楚,但根据病原特性和流行特点,一般认为吸血昆虫可能是传播媒介。

3.2犬附红细胞体病在国内河南、江西先后有发现,但在宁夏还未见报道。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该病感染最高,多呈隐性感染经过,潜在危害很大。

3.3本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对虫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效果良好,但不能杀灭虫体,而转呈隐性带虫者,应予以重视。
 楼主| 发表于 2006-7-13 14: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西结合治疗犬传染性肝炎

犬传染性肝炎(Infectious canine hepatitis)是犬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肝小叶中心坏死、肝实质细胞和皮质细胞核内出现包涵体以及凝血时间延长为特征。该病常年发生,以2月至1岁的幼犬易感,主要经消化道途径感染。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于1994年至1995年先后治疗病犬24例,均获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病状

犬传染性肝炎的症状与犬的免疫状态,年龄有很大的关系。突然发病致死型多发生在半岁以内的未免疫犬。病犬表现突然发病,精神极度沉郁,腹泻、腹痛,间或呕血和血便,此型病程短,预后不良。重症大量致死型多发生在半岁至1岁左右的幼犬,病犬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欲增加,体温升高至40~41℃,呼吸、心跳加快,拱背缩腰,步态踉跄,舌苔黄,鼻液黄而稠,眼眵分泌增多,小便短赤,间或呕吐和腹泻,便中带血,可视粘膜黄染,明显贫血。若治疗不及时,则转为慢性,此时可见双侧或单侧角膜损伤而混浊,造成永久性视力障碍,俗称该病为蓝眼病。

二、病理变化

尸体脱水,皮毛干枯,胃肠轻度出血,肠内容物间或混有血液。肝脏肿大,边缘屯园,切面外翻,颜色土黄,质地脆,切面组织纹理模糊不清。镜检可见肝小叶中心坏死,肝实质细胞和皮质细胞出现明显的包涵体。

三、治疗方法

犬传染性肝炎西医认为是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所致;而中医则认为是肝胆湿热内阻、化火,肝上火炎所致。治疗上常采用以下方法。

1.静脉注射:10%葡萄糖生理盐水50~200ml,10%微生素C5~10ml,盐酸地塞咪松1~3mg ,氨苄青霉素0.5~2g,安纳加0.5~1.5ml,硫酸庆大霉素10~40万,混合一次静脉滴注。

2.肌肉注射:病毒灵注射液4~8ml;磺胺甲氧嘧啶4~8ml。

3.口服中草药:①发病初期采用龙胆泻肝汤加菊花、猪苓、茯苓,水煎分两次灌服,每日一剂,连用3~5剂。②病程中后期伴有明显角膜混浊则用:龙胆草、石决明、草决明、夜明砂、白蒺藜、木通、猪苓、茯苓、甘草等中草药,水煎分两次灌服,每日一剂,连用5~7天,若遇顽症,则延长服药时间。

4.口服鱼肝油,早、中、晚各一次。

四、几点体会

①犬传染性胩炎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经消化道途径感染,具有流行广、传播快、发病率高等特点,因此发现病犬应及时隔离,防止疫源扩散。②加强病犬饲养管理,搞如周围环境卫生消毒工作。③制订免疫程序,作好预防接种,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目前广泛采用犬瘟热二联苗,犬瘟热五联苗,2~3月龄进行第一次接种,20天后再接种一次。④对病犬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减少死亡或角膜损伤,提高治愈率。对发现较晚并出现角膜损伤,应给患犬精神安慰,鼓励服药,提高它恢复光明的信心。
 楼主| 发表于 2006-7-13 14: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抗菌素在治疗犬病中的合理应用

抗菌素是临床兽医几乎每天都离不工用来控制犬的感染性疾病的一种常用药物。自从1950年青霉素问世后,其它许多新产品也陆续上市,它不仅为治疗犬感染性疾病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治愈了无数病犬。但由于应用不合理,耐药菌不断增加,使一些本来治疗有效的抗菌素变成无效,且经常造成不易治愈的二重感染,这显然是不合理应用抗菌素造成的恶果,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为了在使用抗菌素时减少盲目性,用药做到既有效又安全,真正发挥抗菌素的应有作用。笔者根据多年临床治疗犬病的实践,并参考有关文献,在工作之余,撰写这篇文稿,抛砖引玉,供同行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一、抗菌素分类及其作用机理

1.按照抗菌素对细菌的作用方式和效果不同分为杀菌类(如青霉素类)和抑菌类(如四环素类)。杀菌类抗菌素可通过某些途径或方式,造成敏感菌的某些损害而使之迅速死亡。抑菌类抗菌素作为方式是阻断敏感菌的作用较间接而缓慢,对急性感染的效果往往不如杀菌类抗菌素显著。

2.按照抗菌素生物学及化学结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①青霉素类(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②头孢菌素类(先锋霉素),这类品种繁多。且新产品不断涌现,现已发展到第三代产品;③氨基粮甙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链霉素等);④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⑤大环内酯类(红霉素、螺旋霉素等);⑥氯霉素类(氯霉素、磷霉素等)。另外有的将青霉素、头孢菌素及其半合成衍生物的结构中都含有一个β内酰胺环,其抗菌作用及作用机理均极相似,故现分类中将这两类抗菌素称为β内酰胺类抗菌素。

二、抗菌素对各系统的不良反应

任何药物都具有两面性,抗菌素也不例外,它既具有治愈疾病的积极一面,又具有不良反应的消极一面。

1.对肾脏的不良反应:

肾是排泄体内各种药物的主要器官,大多数抗菌素对犬的肾脏都有毒性作用,毒性较严重的有氨基糖甙类,如卡那霉素可引起蛋白质,血尿,长期或大挤量使用,可使肾功能减退。其次是头孢菌素Ⅱ、万古霉素。

2.对肝脏的不良反应

大剂量静脉注射四环素,可因干扰代谢而造成脂肪浸润性肝损害,严重者可致死。林可霉素可导致胆汁淤积型黄疸。

3.对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

氯霉素对骨髓造血机能有抑制作用,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4.对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可诱发周围神经炎,损害耳蜗神经,前许功能失调,氯霉素可致神经炎。

5.对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

四环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可引起犬减食、恶心、呕吐。

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有:①随着加大抗菌素剂量,使血药浓度过高。这种现象各地普遍存在。②不合理的联合应用,例如用同类或不同类多种抗菌素联合应用,其用用除相加外,其毒性也相应地增加。③不合理的给药途径,如用氨基糖甙类抗菌素直接静脉推注,由于进入血流速度过快,可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因此,这类抗菌素不能用静脉推注方法给药。

三、警惕抗菌素过敏反应

1.过敏反应的特点:

①各种给药途径都可发生过敏反应,但以注射法给药发生率最高,(尤其是静脉注射);

②各种抗菌素都能引起过敏反应,但以青霉素过敏率和死亡最高;

③过敏反应的发生与抗菌素剂量大小无关;

④抗菌素过敏反应多发生于多次接触同一类抗菌素之后,首次发生过敏反应有潜伏期,一般至少1周左右。

⑤过敏反应的表现:眼、鼻及上下咀唇红肿、皮疹、搔痒、体温升高,血清病、过敏性休克,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数分钟内发生,症状为呼吸困难,粘膜发绀或苍白,肢端及耳尖发凉,牙龈微血管再充盈时超过2秒以上、昏迷、最后惊劂。如抢救不及时或不得当,可在短时内死亡。

2.发生过敏(休克)时急救措施,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必要时可在数分钟后重复注射一次,或取肾上腺素0.3ml加注射用水2ml,气管内注射,并根据病情进行输液滴注氢化可的松或异丙嗪或钙制剂。

3.预防措施:

①用药前要做过敏试验,将青霉素40万单位用注射用水4ml溶解稀释后,吸取0.2ml再加注射用水4ml混匀,滴入病犬一侧眼内3-4滴,(另一侧眼作对照),待15分钟后观察结果,呈阳性者用药眼结膜发红或肿胀,不能注射青霉素,呈阴性者用眼睛无变化,可注射青霉素,呈阴性者用眼睛无变化,可注射青霉素。请注意,有时在做过敏试验的病犬中,也有发生过敏反应的,有的做过敏试验呈阴性的病犬,在注射青霉素后也有发生过敏反应。(据查人医也有类似情况发生)。

②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抗菌素,尽量采用肌内注射,因肌肉注射吸收慢,有机会抢救,如果采取青脉注射,因吸收的快,来不及挽救容易致死;

③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如同时注射抗过敏药物—地塞米松,强力解毒散等,可降低过敏发生率;

④尽量避免反复间断用药。

四、抗菌素的合理应用

要想做到合理地使用各种抗菌素,笔者认为首先要掌握不同抗菌素的抗菌谱,务必使选用的抗菌素的抗菌谱与所感的细菌相适应。例如青霉素的抗菌谱主要包括一些球菌和某些革兰氏阳性菌,链球菌是引起上呼吸道的主要病原菌,它对青霉素特别敏感,所以宜选用青霉素来治疗。链球菌感染不宜选用庆大霉素来治疗,因为链球菌对庆大霉素不敏感,因而无效。

其次要考虑细菌对抗菌素的耐药性,随着抗菌素的大量应用。细菌的耐药菌珠也相应地增多,例如葡萄球的多数菌珠对青霉素G和氨苄西林都具有耐药性。淋球菌耐青霉素类的菌珠也日益增多,一些曾经有效的抗菌素逐渐失效(或减效),所以选用抗菌素时必须考虑细菌的耐药的问题。

再次要考虑各种抗菌素的吸收、分布特性,透过血脑屏障性能良好的抗菌素。如氯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可用于中枢神经感染。而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抗菌素,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则只宜用于中枢神经以外的感染。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甙类抗菌素在尿中浓度甚高,对于敏感菌所致的尿道感染,只要用低剂量就能有效。

不论使用何种抗菌素,必须在一定时间内连续给药。各种抗菌素重复给药间隔时间要根据抗菌素的半存留期(t1/2)而定。一般给药间隔时间不宜超过该药的半存留期。但为了避免药物积蓄中毒而给药间隔时间又不宜短于该药的半存留期。

最后要考虑抗菌素联合应用问题,犬的某些感染性疾病,经单用某一种抗菌素治疗后,都能获得预期效果。但有时也会遇到一些不宜单用一种抗菌素的情况,例如混合感染或致病菌种未明的重度感染时,在这种情况下,应将二种或二种以上抗菌素联合应用。目前对抗菌素联合应用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但为了应用方便起见,一般可将常用抗菌素分为3组,从有关组中选适当抗菌素配伍使用。第1组为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第2组为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第3组为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等。第1组与第2组联合配伍使用时,易产生协同作用,第1组作用方式是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使之受到损伤,从而有利于第2组进入细胞内,在第1组与第2组的共同作用下,可使细菌迅速死亡。但必须是选用第1组,随后用第2线。第1组与第3组联合配伍使用,效果往往欠佳。

最后还需指出,有条件的可进行细菌对抗菌素的敏感试验,选出对其细菌有高度敏感性的抗菌素来控制犬的感染性疾病,既可节省药物又有提高疗效,这才是最合理、最科学。

来自: 辽宁鞍山市南园动物医院 李冠元
 楼主| 发表于 2006-7-13 14: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仙人掌治愈犬灭鼠中毒一例

四月十八日中午, 我县一货车车主从我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带回6~8月龄小藏狗一只。路途由于喂饲条件差,小狗比较饥饿。当回到安岳家中后,小狗到处找吃的。不慎吃到了家人用花生仁拌灭鼠饵料。食后20分钟即发病。发病后约1小时(中午1时左右),畜主抱病狗求诊。

临床症状:就诊时犬不能站立,倒趴在地,痛苦呻吟,时而角弓反张,牙关紧闭,肌肉痉孪、震颤,瞳孔缩小,四肢强直并呈游泳状。时而四肢倦曲,抱腹,双目微闭,流泪,呈昏迷状。如此间歇发作。

解救:

1、阿托品注射液0.2毫克/公斤体重,一次肌肉注射。以解毒和缓解平滑肌痉孪。

2、地塞咪松注射液2毫克,一次肌肉注射。

3、中和解毒。用小苏找10克配成5%的溶液用注射器缓缓经口灌服40毫升。又用25%葡萄糖注射液40毫升一次缓慢灌服,以达到解毒的目的。

4、仙人掌解毒。在弄不清到底是何种灭鼠药中毒时,便以仙人掌试治。取鲜仙人掌150克用布包住,砸碎后挤汁,用40毫升水稀释后,再用注射器吸取该药液灌服40毫升。

经用上述方法抢救,2个小时以后中毒症状逐渐缓解,且能站立,6小时以后中毒症状全部消除,次日痊愈。

体会:该犬中毒快且症状严重,说明灭鼠药毒性非常剧烈。过去用仙人掌抢救犬猫磷化锌中毒时有报导,笔者也曾用仙人掌治愈过猫磷化锌中毒。但治疗其它灭鼠药中毒尚未见报道,该犬可以不是磷化锌中毒,因为磷化锌为黑色粉剂,遇水后即失效且市上亦无水溶性的磷化锌灭鼠药出售。从抢救的药物来看,阿托品、葡萄糖、小苏打在解毒中只能起辅助作用。而仙人掌才真正起到了解毒作用。说明仙人掌配合其他解毒药可以解救灭鼠中毒。此法请同行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电话:13976351999    站长联系QQ:713767   
站长微信:13976351999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pet86.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宠物论坛

GMT+8, 2025-2-7 15:04 , Processed in 0.01265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海南犬业协会

© 2001-2020 中国宠物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