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规定了中国藏獒的术语和定义、品种特征与特性、评定方法、后代品质、综合等级评定及评定规则。 原产地青藏高原,是藏族牧民饲养的高大勇猛的牧畜犬。 藏獒体形高大威猛,结构匀称,骨骼粗壮,肌肉丰满结实;头大额宽,顶骨略圆,两耳下垂,呈“ V”字形;嘴筒粗短丰满,微呈方形;杏眼,目睛呈褐色;颈部粗壮,长短协调;喉皮松弛,形成环状皱褶;胸廓深宽,肋骨开张良好;腰背平直,腹部微收;臀部宽短,稍倾斜;尾大毛长,卷于臀上,形如菊花;前肢粗壮端直,爪掌肥大;后肢有力,飞节坚实;背毛丰厚,披毛粗长,绒毛软密;臀毛、尾毛特长,头和四肢下部毛短。 藏獒气质刚强,秉性悍威。虎威熊风,野性尚存,有很强的护卫本能;
领域性强,勇敢善战,生气勃勃,绝不胆怯;
忠于主人,记忆力强。 毛色以黑背四眼型为主,黑褐色四眼为佳,且黑黄分界明显,其次是黑色、褐色、黄色、白色。 雄藏獒
肩高不低于 66cm,雌藏獒肩高不低于62cm。 3.5.1 雌藏獒八个月性成熟,二周岁至三周岁体成熟。雄藏獒二周岁性成熟,三周岁至四周岁体成熟。 3.5.2 雌藏獒每年多在初冬发情一次,产仔在春节前后( 12月、元月、2月),窝产仔6 ~8条。 3.5.3 藏獒寿命为 15岁左右,少数个体达20岁以上。 藏獒耐高寒,在 -30 ℃的冰雪中,仍然能安然入睡;在酷暑中也能正常发挥其本能,适应性好、抗病力强。在大型犬中食量稍小,偏肉食。 | | | | | | | | | 体形高大,体格强壮,结构匀称,肌肉发达,具有重量感,表情威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颈粗,长短适中,呈拱形,保持 20 ° 倾斜,颈部皮肤下垂,被浓厚的被毛覆盖。 | | | | | | | | | | | | 粗壮直立且相互平行,肩位与地面垂直,上半部有饰毛。 | | | | | | 有力,肌肉发达,后膝关节角度适当,少许倾斜,脚跗关节低。从后观察其两后腿垂直平行。 | | | | | | 躯体强壮,腰背宽平,富有肌肉感,胸部深至肘位,腹部微收,肋骨部分有弹性,躯体长度比身高略长,背线侧观,髂骨结节比前肩胛骨峰部略高。 | | | | | | 脚趾靠拢且大小适度,趾拱、足垫厚而坚韧,呈猫趾状。 | | | | | | 中等长度且不能长及跗关节,尾根粗、毛密长,正卷或侧卷于臀部,呈菊花状。 | | | | | | 强壮有力,轻盈自如,快步行进时,后肢呈独特的拖步样。 | | | |
| | | | | | | | | 躯体有密而长的披毛,底毛呈羊毛状,颈及肩部呈鬃毛状,尾巴毛浓密,四肢上半部有饰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毛色较纯正,油光发亮,胸、腹、背部有不明显的杂毛片。 | | | | | | | | | 注:藏獒的胸部允许出现小片白毛(胸花),以越小为佳。 |
成年藏獒体尺评定指标见表 4,体尺测量方法见附录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前三项中,如有一项在许可范围内上下浮动不超过 2cm ,仍按本标准给分,超过 2cm 扣 10 分。 | | | | | | | | | | | | |
后代品质评定是种雄藏獒
品质评定的重要依据;后备种雄藏獒 2岁以后,让其配一定数量的雌藏獒(3~5条等级接近,训育条件基本相同者)后,停止使用,等所配雌藏獒产生后代,根据初生重和断奶情况,评定其等级。 特优:
种雄藏獒后代中 75%在优良以上,但不得出现等外者。 优:
后代中 50%在优良以上,但不得出现等外者。 藏獒等级综合评定指标见表 5 。根据外貌特征、气质秉性、毛色、体尺四项评分总和(各项评定方法见表 1 ~表 4 )评定特优、优、优良、良。 6.2.1 种雄藏獒
综合评定,以后代品质为主,如未经后代品质评定,可按外貌体型、气质秉性、毛色、体尺等级进行综合评定,但不得评为特优。 6.2.2 后备种雄藏獒和雌藏獒,根据外貌体型、气质秉性、毛色、体尺、后代品质(后代遗传)等级,按表 5进行综合评定。 6.2.3 进行综合评定时,应参考父母血统等级,如父母双方总评等级均高于本身总评等级两级,可将总评级提升一级;反之,如父母双方总评等级低于本身总评等级两级,可将总评等级降低一级。 6.2.4 雄藏獒达不到优等,雌藏獒达不到优良等级者不得作种用。 7.2 藏獒实行综合评定,根据体型外貌、气质秉性、毛色、体尺和后代品质等进行综合评定,并参考父母血统等级。 7.3 藏獒一岁、二岁及三岁共评定三次。八岁以后不再评定,但可根据后裔情况调整其等级,一岁内根据血统,外貌体型、气质秉性、毛色、体尺进行初步选留。 7.4 雄藏獒优等以上,雌藏獒优良等级以上健康无病者方可种用,对具有遗传疾病的种雄藏獒及无繁殖能力的雌藏獒进行淘汰。 测量体高、体长用杖尺。测量胸围、管围用
皮尺,测量前,测量用具必须用钢尺加以校正。 测量体尺时,使藏獒端正的站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前后肢和左右肢分别在一直线上,头自然前伸。 由肩胛骨后角处量取胸部的垂直周径,松紧度
以能放进两个指头上下滑动为宜。 中国藏獒(以下简称藏獒)原产于我国青藏高原海拔 3000m~5000m的高寒地带,是藏族牧民饲养的高大勇猛的牧畜犬,也是世界公认的最古老、最稀有的犬种,是世界猛犬的祖先。其特性:体大如驴、奔驰如虎、吼声如狮、威仪堂堂。藏獒是在特殊自然环境中幸存下来的珍贵原始犬种,由于种种原因,该种犬已频临灭绝。为了保护、繁衍这一名贵犬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入河南省培育饲养,现已形成一定规模,号称“藏獒的第二故乡”,子孙后代遍及国内外。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规范藏獒的饲养繁育
,保护种质资源,由河南省特种动物养殖协会提出,河南省中州藏獒俱乐部有限公司、金滩神犬藏獒育训基地、中原藏獒研究中心、中原巨獒犬庄等单位负责起草了《中国藏獒》地方标准
。此
标准的出台将有利于我省藏獒产业的健康发展,让更多的优良藏獒遍及全国和世界各地。 本标准参考 GB/T 2415-1981《南阳牛》,结合藏獒的品种特征与特性、后代品质等制定的。为了便于操作,本标准对成年藏獒外貌体型、气质秉性、毛色、体尺以及种藏獒的评定作出了规定。各个评分表分别给出了评分标准、标准分数、实际分数。企业对藏獒自我评价或外部评定时,可参照本标准进行评分,确定其等级。 为了与国际上评定藏獒等级相吻合,本标准将藏獒分为特优、优、优良、良四个等级。 在标准制定期间,河南省中州藏獒俱乐部有限公司、金滩神犬藏獒育训基地、中原藏獒研究中心、中原巨獒犬庄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和技术人员首先写出了初稿,然后逐字逐句的讨论、修改,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目前的草稿。 本标准的编写方法及格式按 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编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