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10-12 16: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猫 咪 的 医 疗 与 保 健
一. 猫咪之生理资料:
正常体温: 38 - 39ºC,仔猫体温略高: 38.5 - 39.5ºC
呼吸数: 20 - 30次/分
心跳数: 成猫: 100 - 120次/分, 仔猫: 110 -130次/分
体格大小: 不同品种有所差别。一般平均大致是体长30 - 60公分、高25 - 40公分、体重 2.5 公斤。体长为胸骨端到坐骨端,高是从肩胛骨到地面的距离。
二. 幼猫发育程之兽医保健:
1. 1-4周: 出生后1至2天请兽医师检查是否有先天缺陷或畸型。
2. 4-8周: 粪便寄生虫及全身检查。渐渐喂食泡软或肉泥饲料。
3. 8-12周: 满8周龄时应注射第一剂预防针。开始补充维他命、牛胆素或其它营养品。
4. 12-16周: 满12周龄时注射第二剂预防针。幼猫完全独立脱离母猫时,畜主应代替母猫在家做日常之生活保健。
5. 16-18周: 满18周龄时注射第三剂预防针。以后每年注射一次即可。
6. 4-6月: 非繁殖用之幼猫此时可考虑结扎手术。
6. 6-12月: 每年至少应做二次粪便检查。在幼猫满一岁时应慎选成猫饲料。
三. 成猫(12个月以上)之保健:
1. 医师建议您: 猫咪因尿道较窄小,易患尿道结石(FUS),尤其公猫更常见,故应选用低镁、低灰份之成猫饲料,可降低患病机率。
2. 猫咪时常以舌舔理身上毛发并将毛发吞下,如会呕吐吐出,通常不会造成伤害,但若吞下之毛发在胃中蠕动结集成球(称毛球症),则需要开刀取出,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养猫人士应在平日经常地为爱猫刷毛,以减少毛球,并喂食"化毛膏",使猫咪将毛发自然吐出或随粪便排出。
3. 猫咪为敏感易中毒之动物,故您使用任何药物都应选择无毒性或兽医师推荐者,切勿自行喂食或在猫咪身上喷洒、使用药物。
4. 定期健康检查: 粪便检查(肠内寄生虫)及血液检查(血液寄生虫)。
四. 老猫(8岁以上)之保健:
1. 请注意维持爱猫的理想体重,以减轻爱猫心脏的负担。
2. 老年猫的运动量减少,应减少喂食量或选用低脂肪饲料。
3. 请注意爱猫之口腔卫生,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4. 爱猫一旦有任何不适,请立即诊治,以使爱猫有个快乐的晚年。
五. 注意事项: 在平常的时候,畜主应定期为爱猫自行检查,如发觉有严重的问题,应尽快送到兽医处就医。
1. 腹泻: 这通常都是由不良的饮食所引起的,包括牛奶及其它奶酪制品,这些其实都不该喂给你的爱猫。细菌、病毒及寄生虫则是其它原因。不管是何种原因,应该强制12小时禁食,然后重新喂食,但只应喂饲高品质的猫食。如果再发度发生腹泻,那就必须就医。
2. 眼、耳发炎: 通常的症状是流眼泪或有液状耳垢。当耳朵发炎时,可能会产生臭味,而猫咪可能也会不停地抓痒,此时应立即就医。
3. 黄色或褐色牙齿: 这是由牙石所引起,通常会导致牙龈发炎,甚至出血、流口水、口臭及食欲不振。唯一增进爱猫牙齿健康的饮食就是干饲料,因为干饲料本身有天然洁净牙齿的作用。
4. 外在的寄生虫: 爱猫及爱猫族最痛恨的敌人就是跳蚤及虱子,牠们是最常见的寄生虫。症状通常是持续性的痒及毛发脱落。经常在户外梳毛会减少问题,但未征求医师同意之前,请勿使用任何除蚤粉或毒药。
5. 呕吐: 猫咪的好奇心是众所皆知的,而通常会呕吐只是因为牠要吐掉早先不该吞食的东西。所以偶而发生呕吐现象时,请别紧张。但如果你的爱猫一天呕吐数次,起因可能是因为毛球、寄生虫或其它严重的问题,应该就医。
6. 其它症状: 饮食不顺、食欲不振、体重突增或突减、口臭、流口水、脱毛或光泽暗淡、皮肤状况起变化、眼睛发红或不停流泪、流鼻涕等,状况持续或严重时即应送医诊治。
六. 畜主给予爱猫之家庭保健: 往往在兽医指点后,你可以做很多健康的疗程。
1. 药片: 千万别妄想把药片混在猫咪的食物里面,因为这是行不通的。还不如把猫咪抱在你腿上,抬起牠的头,然后在嘴角处用力将牠的嘴巴打开,将药片尽可能地往舌头后侧塞,再将牠的嘴巴合住,轻轻地按摩牠的喉咙数下直到牠把药片吞下。
2. 液体: 将塑料注射管由猫咪的嘴角插入,插在脸颊及臼齿之间,然后再缓缓地注射液体药剂。
3. 测量体温: 我们一般所使用的新型电子数字耳朵温度计也可以用来测量猫咪的体温,这种体温计虽然较昂贵,但可以减掉不少痲烦。用一手扳住猫咪的头,再用另一只手将温度计插入耳内,即可测到体温。
4. 眼药水及药膏: 用一只手紧抓住牠的头部,以拇指及食指扳开牠的眼皮,再用另一只手来点眼药水或抹药膏。请小心注意,手指、小软管及点滴器不要碰触到眼睛。
5. 耳药水及药膏: 同样地用一只手握住牠的头,再用另一手点药水或上药膏。如果药必须上在耳道,那就轻轻地揉牠的耳朵,以便把药推进耳道。
第 二 章 猫 咪 的 预 防 注 射
一. 为什么要打预防针?
新生幼猫自母体得到的抗体,在满八周龄后会逐渐消退,所以应于接近八周龄时开始施予预防接种。幼时每四周一次连续三次,以后每年一次而终身保护。为使新生幼猫自母体得到抗体,母猫于产前应先做免疫。
二. 猫预防针之种类:
猫三合一疫苗 猫瘟、猫卡里西病、猫鼻气管炎。
猫五合一疫苗 以上三种及猫白血病、猫披衣菌肺炎。
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满三月龄时,可与猫综合疫苗同时施打。
三. 预防针所预防之疾病简介:
1. 猫瘟(Feline Panleukopenia):
由猫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引起之泛白血球减少症,传染性极高,毁灭性也极强。
一般以接触传染为主,亦可经由吸血昆虫或蚤类传染,幼猫最易感染此病。临床症状为厌食、抑郁、精神极差、高烧、持续性呕吐、深褐色血痢,最后因白血球数急剧减少及出血性肠炎造成脱水和失血而死亡,死亡率约25~75%。本病毒十分顽强,甚至会穿过胎盘干扰幼猫,所以母猫最好于怀孕前即接种猫瘟死毒疫苗。
2. 猫卡里西病(Feline Calici Viral Disease):
猫卡里西病毒(Feline Calicivirus)主要侵犯猫的上呼吸道,造成支气管性肺炎或肺泡性肺炎。
临床症状有口舌部溃疡、发烧、抑郁、厌食、打喷嚏、流涎、眼和鼻分泌物增多、肺炎等,与猫鼻气管炎的症状相当类似,临床上很难区分。病程约1~4周,感染率高但死亡率不一,最高可达30%。15周龄至六月龄之幼猫若感染此病,则会呈现病毒性肺炎,而因呼吸困难而死,有些则会出现神经症状。
3. 猫鼻气管炎(Feline Rhinotracheitis):
由猫 疹病毒(Feline herpesvirus)所引起之高传染性上呼吸道疾病,猫常发生此病。一般以接触或飞沫传染为主,主要的临床症状有高烧、抑郁、咳嗽、打喷嚏、眼睛畏光、结膜炎,以及角膜、舌、口盖等部位溃疡,故可见水液性眼分泌物及鼻分泌物大量增加,继发性的细菌感染会使分泌物变成黏液脓样。分泌物会传播病毒,怀孕母猫若感染此病,则病毒会经胎盘感染胎儿,甚至造成流产。
4. 猫白血病(Feline Leukemia):
是由猫白血病毒(Feline leukemia virus)所引起之白血球减少症,在猫所有的传染并媒中,此病毒是传染性最高的一种,即使是与患猫接触一次即可感染此病。
其临床症状包括体重下降、贫血、发烧、齿龈炎、下痢等,但由于程度分岐,使诊断非常困难,必须借助血液检查来判断。虽然猫白血病不会传染人类,但其模式却与AIDS病毒类似,均会引发免疫抑制作用,并导致淋巴瘤(一种腺体性癌症)、白血病(血癌)、贫血、肾功能不全和肠炎等,此病毒也能以静止状态在猫儿骨髓中潜伏数年后再发病。虽然幼猫对此病较为敏感,但此病却能感染任何年龄、品种及性别的猫。
疫苗可在8~10周龄给予第一剂,于12~14周龄给第二剂,尔后每年补强一次即可。
5. 猫披衣菌肺炎(Feline Chlamydial Pneumonitis):
由鹦鹉披衣菌(Chlamydia psittaci)所引起之高传染性疾病,主要造成猫的肺炎。
初期显现之临床症状为结膜炎,之后则伴随有发烧、严重的流泪,而且眼分泌物会变成脓状,亦会出现鼻炎症状,包括:鼻分泌物增多、打喷嚏、鼻蓄脓等,后期的临床症状为化脓性肺炎,会因气管和肺泡内之分泌物过多而造成呼吸困难和肺水肿。全部病程约持续30天。在感染后30日以上,仍能在病猫的结膜和肺部发现此病菌,故病猫即使痊愈亦会持续散播此病菌,而使周遭的猫只感染此症。
疫苗可在8~10周龄给予第一剂,于12~14周龄给第二剂,尔后每年补强一次即可。
6. 狂犬病(Rabies):
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会攻击所有温血动物包括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一旦感染便无药可治。绝大多数饲养猫狗的畜主,依法规定必须令其宠物接种狂犬病疫苗。通常是被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而因其唾液中含有病毒而感染此病。
病毒经由伤口周围神经而达中枢神经再散布至全身,临床症状主要呈现行为异常,咽喉部份逐渐麻痹,而使得吠叫声改变,下巴下垂、流涎,最后行动失调、麻痹、抽筋而死亡。
初次接种狂犬病疫苗应在幼猫3~4月龄。保护期为一年,每年补强预防注射是必要的。为了您的健康、爱猫的健康、家人及邻居的健康,必须一直持续让您的爱猫接种狂犬病疫苗。
第 三 章 爱猫族常见的健康隐忧
一. 爱猫族应防范猫抓病
早在1932年美、法两国已发现"猫抓病"的病例。美国医学研究员曾对猫进行血清筛检,发现猫的身上有一种蚤带有立克次体的致病菌,猫抓病很可能与此病菌有关。因此,只要被身上带有此种病菌的猫狗咬或抓伤后,即有可能罹患此症。
"猫抓病"的初期症状是发烧,被咬或抓伤部份出现红肿、紫斑等现象,数天后会出现局部性的淋巴结肿大、淋巴腺炎,严重时还可能并发眼角炎、脑膜炎等,大部份患者在感染2至4个月后自然痊愈。由于致病菌本身缺乏细胞壁,对青霉素、头孢子素等一般抗生素没有反应,所以施予抗生素治疗并无太大的效果。
二. 其它不可忽视的传染病
除猫抓病之外,猫的身上还有其它如弓浆虫、肝吸虫...等寄生虫,都会使人感染致病,其中弓浆虫病最为严重。
据医学专家表示,受感染的猫的唾液、粪尿中都含有弓浆虫,如果不慎被感染,患者会出现发烧、淋巴结肿、肌肉关节疼痛和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如脑膜炎、脑炎、癫痫、精神错乱...等,还可能出现眼睛方面的毛病,如视网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继发性青光眼...等,此外,也可能出现心包炎、心肌炎...等病症,孕妇如果感染了弓浆虫,病毒会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使胎儿罹患先天性弓浆虫病,产生小脑、小眼球、脑积水、癫痫、痴呆...等症状,甚至发生流产、早产或胎死腹中。
因此,许多妇女在怀孕后,将家中爱猫送走,其实此举大可不必。首先,您必须了解:只要是健康的动物,都不会造成人类或其它动物的危害。猫咪的弓浆虫症会使妇女流产或不孕,但弓浆虫症并非猫咪与生俱来的疾病,而是带有病原之跳蚤叮咬而受传染继而再传染给人。如果您家中有孕妇或女孩子,医师建议您可为家中爱猫做"弓浆虫抗体检验",并彻底杜绝跳蚤的侵害,抗体检验为阴性者,即表示不会威胁妇女健康,您大可放心地抚抱您的爱猫啰。
三. 预防猫害清洁最重要
此外,家中有过敏病症者,如气喘病患,猫儿身上的毛经常是病发的元凶。为了防止猫可能散播的病源,清洁工作是最重要的,平时除了要定时为牠们洗澡、除蚤、剪指甲、修毛之外,食器、便溺盒及猫窝的清洁工作更是少不了。此外,应定时带猫儿注射预防针。
第 四 章 除 蚤 三 部 曲
台湾地区夏季湿热,最适合跳蚤的繁殖与活动。跳蚤原有犬蚤与猫蚤之分,不过经多年防治的结果,犬蚤几乎已灭迹,但猫蚤却一直盛行至今,目前,无论在犬身上或猫身上看到的跳蚤,都是猫蚤。另外,在生活环境中所散怖的跳蚤还有鼠蚤,由于野猫、野狗和老鼠的数量极多,要杀灭其身上的跳蚤并不容易,因此,唯有赖平日的清理和消毒来保持居家环境的清洁,才能免于跳蚤的叮咬。至于家中饲养的犬猫,必须经常检查其身上有无跳蚤,如果有跳蚤,应同时消灭成虫、蚤卵和幼虫,如果只驱除犬猫身上的蚤虫,是无法使跳蚤绝迹的,因为跳蚤在非寄生时期,也可存活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且成虫也很能挨饿。下表为跳蚤的族群,成蚤只占所有族群的5%,其它95%是年青跳蚤(卵、幼虫、蛹)的世界,因此斩草要除根,才是除蚤上上策。
5% 成蚤 破蛹而出的成蚤,会在环境中伺机而动,等待适当的饲主,即狗或猫经过。如果环境中没有适当的饲主或跳蚤数过多时,在饥不择食下,跳蚤也会攻击人类,造成皮肤过敏,出现红肿痒痛的现象,可持续数日。成虫能耐饿三至五个月不死,有食物时可活两年以上。
10% 蛹 蛹由一层层粘性极强的丝所包裹,然后被环境中的灰尘覆盖,达到伪装的效果。蛹可在泥土中、草丛中、家具底下、狗猫的窝中寻得。在恶劣的环境下如:寒冷、干燥、使用杀蚤剂等不利条件,蛹仍然可受到保护而三至五个月不死。在受到外在环境的刺激时:人或动物的走动(震动)、温暖的气等,跳蚤会破蛹而出。这个阶段大约需7~14天。
35% 幼虫 幼虫喜欢躲在阴暗及潮湿的角落生活,靠跳蚤爸妈排出的粪便为生。吃饱喝足的幼虫会吐丝成蛹,这个阶段大约需5~10天左右。
50% 卵 蛋卵会由狗猫身上掉落到整个环境中,例如:床单、地毯、沙发、草地、墙角等阴暗角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1~5天内就会孵化成幼虫。条件最差时,虫卵也可活六至十二个月。
如果猫狗身上有太多跳蚤,一旦被严重叮咬,容易引起过敏性皮肤炎、脱毛、贫血、焦燥不安及搔痒症,并会造成条虫病,而致腹泻、食欲不振。
确实消除跳蚤的三个原则:
1. 立即处理: 当发现宠物身上有跳蚤时,必须立即设法清除。如使用具速效性的滴剂、专用洗发精洗澡、除虫粉或喷雾剂等处理,以达到立即减少跳蚤数量的目的。
2. 环境控制: 只要宠物生活在有跳蚤的环境中,则宠物身上一定会出现跳蚤。因此,必须彻底清除环境中跳蚤的孳生,才能免于跳蚤的侵害。要达到此目的可使用喷雾剂、粉剂来处理宠物生活四周环境,并且注意常保持清洁。
3. 长期保护: 要彻底解决跳蚤的问题绝不能只消除看得见的跳蚤,更要有持续性的预防措施。例如虫害发生时,要定期的进行重复性的治疗,并让宠物长期配戴除虫颈圈等。以控制被新孵出的跳蚤侵害。
※ 医师的话: 饲猫者,请尽量使用"猫用除蚤剂药",有毒性者如"牛避逃",千万不要使用。
第 六 章 医 疗 手 术 简 介
一. 结扎手术(犬猫六月龄以上):
雄性: 1. 结扎 → 将输精管结扎,犬猫仍会发情及交配,但不会使受孕。
2. 去势 → 将睪丸摘除,犬猫不会发情、交配及使受孕。
雌性: 1. 结扎 → 将输卵管结扎,犬猫仍会发情及交配,但不会受孕。
2. 卵巢子宫摘除术(OHE) → 犬猫不会发情、交配及受孕。
※ 医师的话:
1. 为减少宠物发情的痛苦及共同努力减少流浪犬猫的问题,选责为非繁殖用家庭宠物结扎的畜主是十分明智且负责任、有爱心的。但仍会发情的宠物,畜主应注意不让牠因发情而离家外出,以免在外感染寄生虫或性病,甚至因打架或车祸等而受伤。
2. 选择雌性结扎的宠物,因子宫卵巢仍留存于体内,老来易患雌性疾病,如感染、发炎、脓肿及癌变等,尤其未曾生育之雌畜更易于罹癌,请畜主定期为雌畜做抹片检查。
二. 医疗保健:
1. 通泪腺 → 犬猫泪液流量过多,使眼下毛发变黄、湿臭而生皮肤病,有可能是因为泪腺阻塞,此时通泪腺可改善此问题。
2. 洗牙 → 口腔卫生不好的犬猫,易生细菌及结石,影响身体健康,必须给医师洗牙。洗牙后牙齿洁白,口内不臭,身体也更健康。洗牙后,您可选择替犬牙上釉,釉可使牙齿更白亮且具保护牙齿作用。
三. 生育:
1. 接生 → 犬猫身体状况不佳或体型很小,于怀孕期间,畜主应做产前健康检查,并于预产期前后与医师保持联络,以确保母子健康。
2. 剖腹生产→ 仔犬猫体型过大或母犬猫无生产经验时易产生生产时间过长或甚至造成死胎,此时必须立刻开刀取出仔犬猫。
第 五 章 牙 的 保 健
牙齿上结石或有细菌感染发炎,是引致口臭的主要原因,因为犬猫并不刷牙,故常有此类问题产生。
牙齿不健康,口腔卫生不好的犬猫,首先引发的除了口臭,便是咽喉、食道的慢性发炎,继而影响肠胃和心脏及肺部的功能。因此,口腔卫生不好,身体也不会健康,寿命也较平均值为短。
保健牙齿的方法:
1. 自小训练啃食硬的食物: 犬猫吃硬的食物,对牙齿的作用即等于人的刷牙动作。若无啃食硬的东西的习惯,就等于是一个不刷牙的人。
※ 医师的话: 干饲料、各种零食假骨头等是日常保健牙齿的最佳选择。但不要喂食"硬但可能会刺伤肠胃"的东西,例如吃剩的鸡骨等。
2. 各种牙齿保健用品: 畜主最大的问题便是"狗狗不肯让我给牠刷牙,怎么办?"。请不要再如此烦恼,因为狗狗猫咪是不可能"啊~~"地张大嘴乖乖让你刷牙的。还好现在世面上有许多牙齿保健用品,可点滴在犬猫牙齿上、直接喷入口腔,还有犬用手指型牙刷,这些保健用品简单使用又有效率。
3. 让犬猫给专业兽医师洗牙: 犬猫洗牙后,牙结石、牙菌斑都洗掉了,牙齿白白净净也不再口臭。洗牙时,兽医师会将狗猫适度镇静,将每一颗牙齿、牙缝都洗干净。洗牙后,您也可以再上釉。
※ 医师的话: 洗牙后,仍要使用硬食物及保健用品,以长保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