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3-15 00: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金鱼雌、雄的鉴别
辨别金鱼的性别,一般从外形微小的差异来区分雌、雄。在繁殖期雌、雄鱼差异明显,比较容易区分,但在非繁殖季节雌、雄鱼差异较小,比较难区分。在同一品种中,同龄鱼同一大小,在雌、雄鱼相对比的情况下,有以下几点差异:
1、非繁殖期:
体型
雄鱼:体略长,尾柄较粗
雌鱼:体短、腹圆,尾柄较细
体色
雄鱼:色泽较鲜艳
雌鱼:稍淡、浓
胸鳍
雄鱼:较长稍尖,胸鳍硬,稍弯
雌鱼:稍短而圆,胸鳍平直
游姿
雄鱼:较快,反应灵敏
雌鱼:不如雄鱼
腹部
雄鱼:稍瘦,腹部中间有一条硬线
雌鱼:较圆,较软
泄殖孔
雄鱼:小而狭长,向内凹或平
雌鱼:稍大而圆,向外凸出
2、繁殖期:
体型
雄鱼:尾柄粗、短,体略长
雌鱼:尾柄较细,体肥大
体色
雄鱼:色泽浓艳、发光
雌鱼:稍艳但不浓,光泽较亮
胸鳍
雄鱼:胸鳍上有小突起追星或在背鳍或在鳃盖上也有追星
雌鱼:无追星
游姿
雄鱼:活跃,主动追逐其它鱼
雌鱼:游速较慢
腹部
雄鱼:稍瘦,较硬
雌鱼:圆浑,软
泄殖孔
雄鱼:平,成熟个体稍按压腹部有白色精液流出
雌鱼:向外凸,按压腹部会有卵粒流出
四、鱼常见病的防治
1、寄生虫引起的烂鳃病
(1)指环虫引起的烂鳃病
病原体:指环虫。虫体扁平,长约0.45毫米,头部前端长有四个黑色眼点,并呈方形排列,与三代虫有明显区别
症状:金鱼被指环虫大量寄生后,鳃部明显浮肿,鳃盖张开,鳃丝失血,精神呆滞,耐低氧能力降低,体质逐渐消瘦,严重时摄食停止,最终因呼吸受阻而窒息。
流行期:在夏、秋季水温适宜时繁殖最迅速,蔓延能力较强,特别是先用池塘水或河水作饲水时,指环虫感染速度通常快于自来水。
防治:
a、浸洗:在10千克水中放晶体敌百虫0.5~0.8克,浸洗病鱼10~15分钟,可有效杀死鳃部虫体。
b、泼洒:在1000千克水中放晶体敌百虫0.2~0.3克,进行泼洒,每周用药1~2次,可有效杀死鱼鳃中与水体中虫体。泼洒时须选择天气风凉的清晨或傍晚,宜在鱼体空腹时进行。
(2)轮虫引起的烂鳃病:
病原体:车轮虫。虫体侧面观形似圆蝶,体侧隆起的一面为口,旁有带状结构称口带,口带两侧各长有一行纤毛,虫体以车轮状旋转的方式运动。
症状:病鱼的鳃盖边缘和鳃丝缝隙间受成群的车轮虫寄生后,鳃丝失血,严重时鳃丝局部溃烂,以致鳃软骨外露,鱼体呼吸困难,摄食停止,最终窒息死亡。
流行期:以池塘水与河水饲养金鱼的水质传播迅速,一般多发于夏、秋季。
防治:
a、浸洗:在10千克水中放硫酸铜0.5克、硫酸亚铁0.2克,浸洗病鱼10~15分钟,需多次用药方能见效。
b、泼洒:在1000千克水中放硫酸铜0.2克、硫酸亚铁0.1克,进行多次泼洒,可取得显著效果。但须注意,在幼鱼变色或出售时,为确保鱼体色泽鲜艳度,最好禁用硫酸亚铁,因硫酸亚铁对幼鱼皮肤色泽的刺激影响极大。
(3)指环虫、车轮虫并发引起的烂鳃病:
病原体:指环虫、车轮虫,形态同前。
症状:金鱼同时受指环虫、车轮虫寄生后,鳃丝严重受损,鱼体呼吸不畅,致鳃丝迅速理失血、病情恶化较快,死亡率较高。
流行期:多发于夏、秋季。
防治:
a、浸洗:①在10千克水中放晶体敌百虫0.2克、硫酸铜0.2克、硫酸亚铁0.2克,配制成混合溶液,浸先病鱼10~15分钟。②10千克水中放福尔马林溶液20毫升,浸洗病鱼10~15分钟,可起到杀虫防腐作用。
b、泼洒:①在1000千克水中放晶体敌百虫0.1克、硫酸铜0.1克、硫酸亚铁0.1克,进行泼洒治疗,能提高部效。②在1000千克水中放福尔马林溶液20毫升,每周泼洒2次。
(4)由粘孢子虫引起的烂鳃病:
病原体:粘孢子虫。虫体由原生质特化的两块大小和厚度基本相同的壳片套合而成,内含极囊和孢质。
症状:患者鳃丝部位出现许多肉眼可见的灰白色点状或胞囊,由小变大破坏金鱼的鳃组织,严重影响鱼体呼吸。当胞囊一旦破裂,则无数个孢子虫同时进入水体重新侵入健康鱼的鳃部,从新开始寄生生活,使寄生鳃丝失血导致金鱼成批死亡。
流行期:春、夏季多见于深绿色老化水质的缸池,以幼鱼为多见。
防治:
a、选用三年生枫杨树皮浸泡的汁液,吸取适量浓液,放入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5~10分钟,经数次用药后可见白色胞囊脱落,疗效显著。
b、尿砖加呋喃西林适量,放入10千克水中,浸洗或泼洒,同样能取得良好效果。
c、在10千克水中放氨水150克或溶解晶体敌百虫0.5克,浸洗病鱼10~15分钟,需多次用药方能有效。
d、用低浓度石灰水适量,浸洗病鱼5~10分钟。
e、用磺胺咪唑粉拌面粉,做成米粒状投喂病鱼,也有一定疗效。
2、寄生虫引起的皮肤充血病
(1)三代虫寄生引起的皮肤充血病:
病原体:三代虫的外形酷似指环虫,但头前无四个黑色眼点,以示区别
症状:三代虫寄生后,病鱼体表粘液分泌增多,出现无规则的线形白圈,严重时病鱼精神呆滞,经常漂浮水面,食欲减退,体况日益消瘦。
流行期:春、夏季为多见
防治:可参照指环虫烂鳃病防治法。
(2)鲤锚头鱼蚤寄生引起的皮夫充血病
病原体:鲤锚头鱼蚤虫体细长似针,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中间无明显的界限,头部生有呈铁锚状的角,可深入金鱼的皮肤固定生活,从寄主中获得营养以繁殖后代。鲤锚头鱼蚤虫喜生活在20~25℃水中,雌虫每隔28天产卵囊10对(每个卵囊含20~600粒卵),经4天左右孵化成无节幼体,可自由活动,附生于鱼体,进行多次蜕皮后变成成虫。
症状:病鱼患病初期急躁不安,食欲不振,被虫体寄生的体表红肿溢血,导致其他病原体的感染,继则组织坏死,有时成群的水霉菌就像束束灰白色棉絮粘附于伤口,使病鱼失去平衡,运动失常,摄食停止,病重者逐渐消瘦死亡。
流行期:多见于水温15~23℃、光照条件差、水质不洁净的水族箱或老绿水中,以4~10月间为多见,且发病率较高。
防治:
a、浸洗:在10千克水中放晶体敌百虫0.5~0.8克,浸洗病10~20分钟后用镊子摘取死虫体,隔日再用药一次,一周后即可见病鱼伤口痊愈。或0.01%商锰酸钾溶液浸洗,有明显交果。
b、泼洒:在1000千克水中放晶体敌百虫0.2~0.3克,进行泼洒,能杀死鲤锚头鱼蚤幼体。或0.01%高锰酸钾溶液泼洒,泼洒时水色以浅紫色为度,有明显效果。
(3)鱼虱寄生引起的皮肤充血病
病原体:虱体透明,外形似臭虫,卵产于缸池的石块或水草茎叶上,水温在29~31℃经10~14天孵出类似成虫的幼体。幼虫若在48小时内找不到寄主即死亡。
症状:病鱼体表可出现被鱼虱的口刺和大鄂刺伤或撕破的伤口。因受鱼虱分泌物的刺激,病鱼在水中时常急躁不安,时而沿缸池狂游,时而躲于池边或漂浮于水面,同时伤口还易遭受其他病原菌的感染,引致多种并发症。
流行期:鱼虱既能寄生于鱼体,又能在水中作短暂的游动,故传播迅速,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一般多见于6~8月。
防治:
a、浸洗:在10千克水中放晶体敌百虫1克,浸洗病鱼10~15分钟,连续用药两次可彻底杀死虫体。
b、泼洒:在1000千克水中放晶体敌百虫0.2克,进行泼洒治疗,效果更好。
(4)小瓜虫引起的皮肤充血(又称白点病)
病原体:多子小瓜虫。虫体椭圆,柔软可塑,形态多变。
症状:多子小瓜虫常成群地寄生于鱼体表、鳃盖和各鳍部位,吸取鱼体组织细胞内的营养。使病鱼的鳍条、鳃部乃至通体出现许多白色的点状胞囊,体表粘液分泌明显增多。鱼体精神呆滞,漂浮于水面,很少活动。严重时病鱼通体胞囊密布,血淋斑斑,体质消瘦,呼吸困难,直至摄食停止,最终成批死亡。此外,当金鱼侵染上小瓜虫幼虫时,起初体表呈白翳状,似肤霉,又不像肤霉,有时两者症状并发。过数日后,小瓜虫幼虫在鱼体表形成胞囊时,这时白点病症状才开始明朗。
流行期:病鱼体表白色胞囊内有无数个纤毛虫,它们具有直接感染其他鱼体的能力。在15~20℃饲水温度中繁殖最为迅速。若水温高于26~28℃或低于1℃,则虫体停止发育或逐渐死亡,故此病多见于晚春及深秋或梅雨季节。
防治:
a、浸洗:①在10千克水中放硝酸亚汞0.2~0.3克,浸洗病鱼10~15分钟,可有效地杀死小瓜虫体。②在10千克水中溶解红汞溶液0.05%~0.07%,浸洗病鱼15~30分钟,连续用药2~3次,可有效地杀死虫体。③在100千克水中溶解0.5~0.7克孔雀石绿,浸洗病鱼15~30分钟。或在10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1~0.2克,进行泼洒,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b、泼洒:①在1000千克水中放红汞溶液0.05%,进行数次泼洒,治疗效果极好。②在1000千克水中放硝酸亚汞0.1~0.2克,进行泼洒,效果很好。注意此药毒性较大,对各鳍腐蚀性极强,故计算用量要准确。以一次用药为妥。若重复用药易引起金鱼各鳍腐烂或中毒死亡。
c、双剂治疗法:先用0.2克硝酸亚汞溶解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然后再用0.02%红汞溶液泼洒,对杀死小瓜虫均有明显效果。
d、尿液浸砖:将新砖投入尿液中浸泡数日,取出晾干(古时称尿砖),再放入病鱼缸池中,不久即可见小瓜虫体脱落死亡。
e、升温治疗法:将水温升至28℃以上,病鱼沐浴不久,即可见胞囊脱落、虫体死亡。
3、真菌引起的鱼病
(1)肤霉病:又称水霉病或白毛病
病原体:主要是水霉科中的水霉、绵霉、细囊霉和腐科中的腐霉。菌丝形态细长,分枝或不分枝,其一端似根状物深扎于病鱼的皮肤或肌体,另一端突出于皮肤表层,呈灰白色,形似柔软的纤维,多附生于成鱼的伤口或寄生于鱼卵上。
症状:由于鱼体皮肤局部受损,鳞片脱落而导致水霉菌感染附生,发病初期肉眼一般只见伤口四周组织红肿,皮肤附着一层白色粘液,看不到附着的霉菌。当霉菌菌丝深入肌肉,并向四周蔓延扩展,伤口处长出一丛絮毛状菌丝时,病证已到后期,称生毛。由于菌丝体与伤口表面组织的粘附而使鱼体表皮组织逐渐坏死,病鱼游动失常,摄食停止而消瘦死亡。鱼卵若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水温,也易遭受水霉菌的感染附生,未受精的鱼卵更是如此。
流行期:以阴雨连绵、光照不足的早春、晚冬或梅雨季节最为流行,蔓延极为迅速。色泽深褐的鱼感染更为明显,皮肤满布一层白翳,鱼体失去应有的光泽度,活动迟钝,常呈滞状浮于水面,食欲不振,若不及时治疗,最后病鱼逐渐死亡。
防治:
a、浸洗:①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7克或次甲基蓝0.7克,浸洗病鱼15~30分钟后,再用手轻轻剥去菌丝,可见菌丝纷纷脱落。②10千克水溶解3克硼砂,浸洗病鱼5~10分钟,然后入清水或绿水中静养。③配制灰黄霉素,取适量红汞溶液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具有有一定疗效。④在10千克水中溶解10毫升来苏儿,浸洗病鱼,效果较好。⑤在10千克水中溶解10~20毫升福尔马林,对去除霉菌腐蚀有一定效果。
b、泼洒:①在10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0.2克,或次甲基蓝0.2克进行泼洒,对初发病的鱼效果良好。②在一立方米水中放20毫升来苏儿进行泼洒,治疗效果较好。
c、双剂治疗法:取食盐50克、小苏打50克溶解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5~20分钟,均能取得良好效果,若进行泼洒效果更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