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宠物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88|回复: 8

病毒和细菌性鱼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13 04: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鱼病,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藻类等。

    出血病
    黏球菌性烂鳃病
    肠炎
    竖鳞病
    黄乳泡病
    水霉病
    打粉病
    表皮增生症
 楼主| 发表于 2007-3-13 04: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出血病
[发病原因] 引起金鱼患出血病的因素较为复杂,一般有病毒性、细菌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引发:
    1.病毒、细菌(一般认为由单胞杆菌)和寄生虫侵害鱼体致使鱼体周身或局部受损。
    2.水质关系 不管用自来水养鱼,还是湖水或井水养鱼,需经过静置或曝晒2—3天后,才可使用。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使用,轻则使鳍鳞充血,重则会使金鱼致死。

[症状] 周身鳍(基部更甚)、鳞间或局部充血、溢血、溃疡、鳞片脱落;重则口腔、眼及内脏均有出血现象,病鱼呆浮或沉底懒游,轻者食欲减退,重者拒食、体色暗淡、消瘦、分泌物增加,并发细菌性水霉病、败血症而死亡。

[发病季节] 终年可以发生,尤其以6—10月为多见。

[防治方法]
    (1)除注意上述致病因素的预防外,在溢血处检查有无寄生虫,有则捉除。同时,用红汞涂擦患处,然后放在小盆中漂洗一下再放回原池(缸)静养,每天1次,痊愈为止。
    (2)把病鱼放入10—20毫克/升的呋喃西林或痢特灵的药液或2%一3%的盐水中浸泡10一15分钟后,过洗入池(缸),隔天1次。
    (3)严重者在10千克水中,加入100万单位的卡那霉素或8万一16万单位的庆大霉素,病鱼水浴静养2—3小时,多则半天后换入新水饲养。每天1次,一般2—3次即愈。
 楼主| 发表于 2007-3-13 04: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黏球菌性烂鳃病
    金鱼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传染快、死亡率高、治疗也比较困难。

[发病原因] 由细菌(黏球菌)引起的称为细菌性烂鳃。

[症状] 鳃丝呈粉红或苍白,继而组织破坏,黏液增多,带有污泥,严重时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亦被腐蚀成一个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软骨外露,常离群独游,行动缓慢,体色变得暗黑,头部更甚。病鱼往往因呼吸受阻,窒息而死,死亡率较高。

[发病季节] 终年均可发生,但以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4—10月)为多见。

[防治方法]
    (1)利用黏细菌耐盐能力较差的弱点,在每5千克水中投放食盐50—100克,浴洗病鱼5—15分钟。
    (2)在每5千克水中溶呋喃西林或痢特灵片0.1—0,2克,将病鱼浴洗10—20分钟,或用映喃西林或痢特灵全池(缸)泼洒,浸洗数天,更换新水(用药比例为2毫克/升)。
    (3)可任意选用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中的任何一种抗菌素溶于池(缸)中,用药量为每50千克水中投卡那霉素100万一150万单位;或庆大霉素16万单位;或青霉素80万一120万单位;或链霉素1克;或金霉素3—5克,还可用上述药液以注射器直接喷洗鳃片,效果也较显著。
 楼主| 发表于 2007-3-13 04: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肠炎
[发病原因] 金鱼金发生肠炎的病因尚未完全肯定。大多专家认为此病是由肠道点状产气单胞杆菌引起。故称之为细菌性肠炎。
    金鱼的肠炎,主要水质不洁和喂了腐败饵料有关。

[症状] 病鱼开始时呈现呆浮、行动缓慢、离群、厌食、甚至失去食欲,鱼体发黑,头部、尾鳍更为显著,腹部出现红斑,肛门红肿,初期排泄白色线状黏液或便秘。严重时,轻压腹部有血黄色黏液流出。将病鱼进行解剖后,可看到肠道发炎充血,甚至肠道发紫,故很快就会死亡。

[发病季节] 多见于4—10月。

[防治方法]
    (1)忌喂腐败变质的饲料,注意保持水质清洁。
    (2)在5千克水中溶呋喃西林或痢特灵0.1—0.2克,然后将病鱼浸浴20一30分钟,每天1次。平时预防,还可用土霉素0.25克;或四环素0.25克;或氟哌酸0.1克等抗菌素药物,药量为每50千克水中放2粒(即0.25×2,或0.1×2)。浸浴2—3天后换水。
    (3)用呋喃西林或痢特灵药液泼洒全池(缸),药量按每50千克水放0.1克,来作为平时预防,收较显著。
    (4)按每1千克鱼体重用0.1克的痢特灵拌在人工饲料中(粒状或片状均可)投喂病鱼,每天1次,连喂3—4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3-13 04: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竖鳞病
[发病原因] 关于竖鳞病的原因,目前说法尚未统一。一般认为是由于细菌(小型点状极毛杆菌)感染引起的内部疾患。也有人认为血吸虫寄生在血液循环系统中,虫卵堵塞鳃微血管或肾脏血管以致出现腹腔积水,产生竖鳞,故名竖鳞病。又名松鳞病、炸鳞病。
    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发生这种立鳞现象,也许和水质不良或金鱼鳞间的淋巴液因细菌感染发炎有关。

[症状] 一般病鱼两侧鳞片向外炸开,表皮粗糙,粘液分泌较少,鳍基部组织发炎充血,水肿,腹部膨胀,重则死亡。

[发病季节] 此病一般以冬、春两季为多见,好发成鱼,但传染率不高,很少见大批鱼感染患病。

[防治方法]
    (1)可用2%的食盐和3%小苏打混合液浸洗病鱼10一15分钟,然后放入含微量食盐(约五千分之一至一万分之一)的嫩绿水中静养。
    (2)在5千克水中投放0.2克呋喃西林,把病鱼浴洗10—20分钟,隔天1次。或用呋喃西林全池泼洒,水温20℃以下,按每立方米水体用1.5—2克,水温是20℃以上,用1.0一1.5克。轻者2—3周痊愈。重者月余见效。
    (3)在25千克水中投放40万一80万单位青霉素或100万单位卡那霉素,每1—2周换水,重新投药,精心饲养,坚持用药结合晒阳,有一定的疗效。
    (4)按0.2毫克/升畜用红霉素全池泼洒。
 楼主| 发表于 2007-3-13 04: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乳泡病
    黄乳泡病是水泡眼金鱼常见病之一,也是这个品种独有的一种疾病。

[发病原因]黄乳泡病主要是泡内的淋巴液受到某些细菌的感染或者由于外伤引起了泡壁充血、发炎感染而引起的。

[症状〕 两泡或单泡由半透明的变为乳白色或脓黄色。轻的可以自愈。但严重的,患泡能溃破或萎缩,有损观赏。

[发病季节] 此病以夏、秋季为多见。

[防治方法] 保持水质清洁,在换水、捕捞等过程中小心操作,对年老、泡形大的种鱼宜用勺子带水捕捞或双手捧捞。
    放稀饲养密度。发病初期可用氯霉素眼药水搽擦患泡或用小针头抽取患泡脓液,注入少量青霉素、庆大霉素或氯霉素眼药水,然后放在撤绿水中静养,可收到一定效果。
 楼主| 发表于 2007-3-13 04: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白毛病)
[发病原因] 这是一种真菌性皮肤病。一般常因鱼体皮肤外伤后水霉及绵霉菌乘虚侵入,寄生在鱼体诸鳍伤口或败坏的鱼卵上的一种鱼病。

[症状] 每当金鱼受水霉菌的侵入感染后,肌肤组织溃疡、黏液增多,并出现像旧棉絮样的灰白色菌丝体,这就是我们肉眼可看到的一块块白色绒毛,这种绒毛状菌丝体寄生在鱼体患处后,逐渐伸入肌肉,吸取鱼体内的养分来营养自己,从而使病鱼慢慢出现焦躁不安或呆浮懒游,食欲减退,最后常因衰弱死亡。

[发病季节] 终年可以发生,尤其早春、晚冬及阳光不足,阴雨连绵的黄霉季节更为多见。

[防治方法]
    (1)在50千克水中投放孔雀石绿0.3克,将病鱼浴洗10—20分钟,然后用棉签轻轻擦菌丝,见能脱落即可。
    (2)成龄病鱼,可局部用镊子除去水霉菌丝然后再用红汞或5%一10%孔雀石绿涂抹伤口,均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3)在5千克水中投放映喃西林0.1克或食盐50一100克,将病鱼浸洗10—20分钟,再将病鱼换入每5千克水溶有0.02克呋喃西林的浅水中过夜,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4)除注意操作避免擦伤鱼体外,在发病季节,特别:是霉雨季节里,鱼池(缸)水中可以放入微量食盐(万今之一),有预防效果。
 楼主| 发表于 2007-3-13 04: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打粉病(俗称白衣病)
[发病原因] 这是由于嗜酸卵甲藻侵入鱼体而引起的—种疾病。

[症状] 病鱼早期出现不像以往抢食,食欲减退,精神呆滞,腹鳍不畅,很少游动,似乎伯冷,常集聚在池(缸)角落里,体表黏液增多,背鳍、尾鳍和腹鳍先后现白色小点,粗看与白点病相似。继之,白点逐渐蔓延到尾柄、身体两侧,头部及鳃内等处,最后白点相接重叠,周身好似穿了一层白衣的样子,故得名。最后,鱼体逐渐消瘦呼吸受阻导致死亡。

[发病季节] 一般在早春和秋、冬季节好发生。

[防治方法]
    (1)提高池水的酸碱度 其方法是取0.5一l克生石灰,溶于50千克水中充分搅拌,待充分溶解沉淀后将溶液泼洒全池(缸),使池(缸)中的酸碱度调节到pH为8左右。
    (2)成鱼可用2%一3%的食盐水涂洗全身,清水过洗后入干净嫩绿水静养,隔天1次,数次即可见效。
    (3)早期处理 在发现鱼病早期,可把金鱼养在嫩绿水中按每12.5千克水中投放青霉素40万一80万或庆大霉素8万一16万等抗菌素药物,停食或少食,多晒太阳杀菌也有一定疗效。
 楼主| 发表于 2007-3-13 04: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表皮增生症
[发病原因] 主要由于皮肤上皮细胞受病毒感染引起的。

[症状] 病鱼患处的上皮细胞异型增殖,局部呈乳白色,并显著地增厚,形成白色衣样。

[发病季节] 一般在春季、黄霉季节及晚秋多见。

[防治方法] 目前对此病毒的防治方法尚在探讨研究之中。使用红霉素全池泼洒,比例为每立方米水体用0.4—1克(注:药量还要视鱼体大小、水温、病情、季节等条件加减),有一定效果。
    一般鱼类均有一种透明的分泌黏液,这种分泌物对鱼体本身是起到了保护作用,它可减少对鱼的侵袭。
    但当金鱼局部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初期时,它的分泌物往往也会增加的。特别是一些头部有发达肉瘤的金鱼在肉瘤间隙中,容易产生一种白色分泌物,有的较稀薄,有的像厚脓样,这种现象往往多见于早春和秋季鱼病好发季节。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就要进一步检查患处有无炎症和寄生虫害,以便对症下药。
    饲养过程中往往在金鱼肉瘤间隙中,会出现有白色乳状物,有的金鱼饲养前辈称这种白色乳状物为“发头”。这种白色乳状物的产生没有传染性,用棉签轻轻一擦或一压挤就可以擦去,然后涂上一点红汞就好了。
    为此,当你看到鱼体上有白色乳状物时,特别是头部肉瘤间隙中的白色黏状物,应仔细观察局部有无炎症,结合观察鱼的活动,食欲和鱼便是否正常等情况,不要草率用药。如果没有什么病变,鱼的活动、食欲和鱼便均属正常,则只要用点红汞涂擦几次就会好的。千万别盲目用药,尤其有毒性的药物,更要慎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电话:13976351999    站长联系QQ:713767   
站长微信:13976351999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pet86.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宠物论坛

GMT+8, 2025-1-24 12:54 , Processed in 0.0116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海南犬业协会

© 2001-2020 中国宠物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