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要点
•蚤咬过敏症和遗传性过敏性皮炎属于小动物门诊,最常见的皮肤疾病。
•就狗而言,蚤咬过敏症最常见的表现有搔痒﹑丘疹﹑皮肤表皮结痂。片状脱毛主要发病于dorsolumbosacral腰背部,腹股沟处及大腿部,对于猫,粟粒疹皮炎,非炎性脱毛和嗜曙红性肉芽瘤综合症是最常的表现。
•狗的遗传性过敏性皮炎最常见为面部﹑耳部﹑四肢末端﹑肛门周围和Ventrum搔痒。猫的遗传性过敏性皮炎可引起粟粒疹性皮炎,非炎性脱毛﹑嗜曙红性肉芽瘤综合症以及头部和颈部的搔痒症。
•食物过敏,接触性过敏和蚊咬过敏症的皮肤病不常见甚至极少见。
消除环境中﹙如跳蚤﹑室内虫豸,可触发性饮食成分或接触性过敏原﹚可触发的 过敏原是理想了治疗方法,但在实践中通常很难做到这一点。
介绍
过敏性疾病是由于暴露性的抗原进一步暴露最终引起临床症状的皮肤病为蚤咬性过敏性皮炎和遗传性过敏性皮炎,由于这些过敏症自发性痊愈并不常见,因此,为了使患畜的疾病得以控制,必须长期不断的治疗。彻底全面的诊断方法,对不同的有效疗法选择的广泛了解及良好的交流技能,将确保患畜得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这篇文章概括了最常见的过敏性皮炎和患搔痒症的患畜的诊断方法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背景
目前,过敏症分为4类。主要涉及小动物的两种为急性过敏症和慢性过敏症,在急性或Ⅰ型过敏症中,皮肤杆状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E抗体激发了炎性介质如组胺,prostaglandins and leukotrienes的释放,这与搔痒的发展及皮肤的炎症有关,并被认为是遗传性过敏性皮炎的发病机理,在慢性或Ⅳ型过敏症中,上皮细胞的朗格罕氏细胞合成过敏原经过加工,然后释放中期一部分过敏原在MHC II级受体上的,最终到达T淋巴细胞。使T淋巴细胞活化,引起皮炎和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接触性过每症被认为是一种Ⅳ型过敏症。
最近见年,区分这些过敏症的界线已趋模糊,因此,很难区分Ⅰ型和Ⅳ型过敏症,朗格罕氏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E抗体与遗传性过敏症的发病机理有关。免疫球蛋白E激发下一阶段的反应。这有点类似于慢性过敏症组织病理学的细胞渗出的特征。在开放性饲喂试验﹙open-patch testing﹚中患有接触性过敏的狗产生临床上的急性过敏,食的不良反应可能是由免疫性和非免疫性机制引起的。这已经具体到了已知的皮肤过敏的基本细节,超过了本篇文章的范围。不过,近来的发展使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治疗一些个体中为什么有些人的治疗效果比其它人好,这推动了治疗人类和动物过敏性皮炎方法的新的进展。
临床上小动物过敏性皮炎
蚤咬过敏症的发病机理和临床症状
蚤咬过敏症是小动物最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跳蚤叮咬时,进入动物体内的抗原物质产生反应而引起过敏,对于高度敏感的患畜,数量很少可跳蚤就可能引起持续性搔痒,狗常表现为搔痒﹑丘疹,表皮结痂,及在dorsolumbosacral腹股沟处,腿部脱毛。粟粒疹皮炎,非炎性脱毛,嗜曙红性肉芽瘤综合症是猫科动物的蚤咬过敏症中常见的临床症状。在适当的气候下,呈季节性发病,特别是在夏﹑秋两季更为严重。在患畜的皮肤上存在跳蚤及其排泄物,当受潮时,被跳蚤排泄物污染的纸巾由褐色变为红色。对于一些患畜,由搔痒引起的﹙grooming behavior﹚异常饮食舔咬行为的其中一种,或者两种均可转移大部分或全部的可传播跳蚤的物质,肉眼没有看到跳蚤并不能排除患蚤咬过敏症的可能性。
诊断
诊断是临床上可通过一个正确操作的跳蚤控制实验来证实,牧民性免疫球蛋白做皮内或血清学实验同样有助于诊断。跳蚤可能会引起Ⅰ型或Ⅳ型过敏症或二者并发。由于后一种过敏症不能在做皮内试验中引起急性反应或者不会引起患畜的血清中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增加所以一个阴性的试验结果往往使主人对一个适当的跳蚤控制试验感到沮丧。在这个实验中经常是对感染动物使用杀虫剂﹙为了完全杀灭跳蚤以减少动物咬过敏症的发病机率,必须比包装袋上的使用说明的使用次数更频繁﹚,同时,与之接触的其它动物及其生活环境应使用昆虫生长调节剂﹙表1﹚。
对严重的感染动物,使用3﹑7天的糖皮质激素疗效显著,4-6周内患有蚤咬过敏症的动物临床症状有明显的好转。
治疗
对患畜进行长期的跳蚤控制,可得到有效安全的疗效﹙表1﹚。最好的跳蚤控制方法应该是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患畜的特征﹙有些动物厌恶喷露器,而又难以用其它常规药片治疗﹚经济条件﹑生活方式及主人的应允而定。
遗传性过敏性皮炎的发病机理及临床症状
遗传性过敏性皮炎是由环境中的过敏原如室内虫豸﹑发霉的种子﹑或花粉等引起的一种过敏反应。在许多动物中,这种疾病病初是季节性的,但是,大多数动物的临床症状最终表现为全年性的。过敏原的激发﹑出现及在环境中的浓度将决定痒的程度。就狗而言,遗传性过敏性皮炎临床表现为皮肤搔痒,主要感染面部﹙图6﹚,耳廓﹑四肢马来西亚端﹙图7﹚,肛门周围及腹部﹙图8﹚。唾染和轻度的红斑通常是最初的临床症状。由于自我抓伤和继发感染可能会发展为丘疹﹑脱毛﹑结痂,不伴有其它临床症状的外耳炎可能是由遗传性过敏性皮炎引起的。对于猫,遗传性过敏性皮炎可能是粟粒疹皮炎﹙图3﹚,非炎性片状脱毛﹙图4﹚嗜曙红性肉芽瘤综合症﹙图5﹚及头部和颈部搔痒症的病因。
诊断
遗传性过敏性皮炎可通过病史﹑临床症状诊断,同时排除如食物的不良反应和疥癣来鉴别诊断。
治疗
避免致敏物通常很难甚至不可能做到,因此,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做皮内试验或血清学试验以识别致敏原是泌不可少的,因为有效的免疫疗法是基于对致敏原的精确认识,为了减轻临床症状,同时避免用糖皮质激素的全身疗法来止痒,通过皮下注射逐渐增加过敏原,这种具体机理尚不清楚,但它可能与诱导T淋巴细胞引起反应有关。
免疫疗法是目前治疗犬猫遗传性过敏性皮炎的唯一的有效疗法,60%-70%均取得很好的疗效。极少发生中毒。最常见的负反应是增强搔痒,这可由预先接种疫苗或使用止痒药或者二者同时控制。然而,需几个月后才能见到良好的疗效。由于不见好的疗效决定停止免疫疗法之前,动物至少应治疗1年。目前,免疫疗法还处于初级阶段且疗程很长,如果不能用免疫疗法,或者免疫疗法仅有部分疗效,那么可以选择对症疗法。
根据临床症状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不饱含高级脂肪酸such as omega 3 sumplementation,同时可用香波治疗﹙See Harvey, WALTHAM Focus this issue﹚。新的药物包括氟西汀和米索前列醇这些药物的使用剂量和负反应见表2,关于更常用的药物疗法将详细在篇末提到。
不良食物反应的发病机理和临床症状
人的食物不良反应可能是由于免疫调节﹙食物过敏反应﹑食物过敏症﹚或者是对食物成分或其代谢物﹙药理性的﹑新陈代谢的﹑特异性的食物反应﹚的非免疫性反应造成的,狗和猫对非季节性的遗传性过敏性皮炎的不良食物反应可能表现为腹鸣﹑呕吐和腹泄等非皮肤症状,不良食物反应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反应可能轻于遗传性过敏性皮炎。虽然食物不良反应不常见,但在所有非季节性过敏性皮炎的诊断也应排除。
诊断
在兽医临床上,皮内试验和血清学试验确定特异性过敏原已经被评估。但是,目前结果令人失望,关于这一点,在可疑病例中应考虑离体试验。诊断不良食物反应的最好标准是6-8周家制消除饮食试验。特殊的需10-12周。对于狗,含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不应与先前饲喂食物相同。对于猫,可经常饲喂含单一蛋白的食物。兔子﹑马﹑鹿﹑鸸鹋﹑鳄鱼﹑袋鼠和马铃薯﹑甘薯﹑南瓜﹑豆类为世界各地的宠物食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个别患畜先前饲喂的任何食物不宜饲喂。同时,不能饲喂其它任何食物。
如果定期治疗。这些动物需将食物转换为家制的牛肉和油炸食物许多药物。包括维生素添加剂和犬恶丝虫预防药,这些药均含有牛肉和猪肉蛋白的香味,应停用或者在饲喂时用无香味的产品替换。在前两个星期,同时给予药物治疗可能可以减轻搔痒和治疗继发感染。但是,这些治疗应适时停止以便评估消除饮食试验的效果。对于并发过敏的患畜,这种试验就没什么效果了,如果在最后的6-8周临床症状没有变化,食物不良反应就应该被排除。如果临床症状已经消失,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过敏的发生的确是由于食物引起的而不是其它因素。有代表性的是若饲喂原先的食物过敏在2周之内复发﹙大多数患畜在几天之内﹚当重新进行饲喂试验时,这种症状又消失。如果畜主不愿为他们的宠物烹煮食物或者如果幼畜﹙和正在成长的动物﹚需要建立饮食试验,那么可以选择含有可水解成分或异常的成分的商品消除食物﹙如WALTHAM Sensitivity control veterinary biet﹚;及被选择的蛋白。但是,大量有食物不良反应的动物将仅仅对家制的食物有反应,并不会对与之相似的商品食物有反应。诊断一旦确立,自身蛋白继续不断的挑战可能确切识别异己蛋白。确定原先食物的成分并逐个连续地增加到被消减的食物当中。如果临床症状不复发,那么致敏原不含那种蛋白并可以长期饲喂。如果病情恶化,那么将来食物中应避免含有这种蛋白,这样一个连续的刺激试验可以精确测定致敏原,因此,可以饲喂更广泛的范围的商品食物,但是,进行一个正确被引导的连续的食物刺激试验需要时间和很好的临床适应性,畜主可以不选择这种方法。
治疗
在一个长期过程中,有不良食物反应的动物可饲喂商品消除食品或者家制食物,在后面的例子中,推荐根据兽医营养学的标准可制出均衡的完全的家 制食物。
接触性过敏的发病机理和临床症状
接触性过敏是半抗原﹙一个小分子物质﹚与蛋白结合变成完全抗原的特异性过敏反应。植物如Wandering Jew或有毒常春藤,局部用药如新霉素杀虫剂,家具的人选光纤﹑清洁剂﹑领洁剂或水泥均已报导能引起接触性过敏。少的阴囊﹑腹部﹙图9﹚短毛犬的脚趾之间的掌部和跖部﹑下巴﹑会阴部和耳廓。随着时间的发展,过敏可能扩展到毛发部位,最后形成色素高度沉着斑和苔藓斑。
诊断
接触性过敏的诊断可在回避先前暴露的过敏物质14天以上,然后通过这种过敏物质的暴露刺激来证实,在贴片试验中,贴片直接贴在被修剪过的健康的皮肤上,用胶条固定,并用绷带48小时固定。取下含有抗原的贴片后,24-48小时观察贴片区域是否有红斑和水泡,若有则为阳性。开放性贴片试验。将可疑物质擦到被毛稀少的部位﹙如耳廓内侧或腹部﹚,然后24-48小时观察,若有红斑﹑水肿﹑搔痒则为阳性。
治疗
治疗的其中一种方法是避免接触致敏原,但这很难做到,每天用泼尼松龙或泼尼松1mg/kg BW或者每隔8小时,用己酮可可碱10mg/kg BW也有效。
蚊咬过敏症的发病机理和临床症状
在猫中,用蚊子抗原做皮内试验阳性和检变应性血清皮内试验阳性可以证明蚊咬过敏症。在敏感动物中,人为地使猫暴露到有蚊子的环境,症状也随之产生。感染的患畜最典型的是猫,因为猫酷爱户外活动。这种疾病常发于温暖的季节。严重感染的患畜中,在鼻梁背部﹑鼻平面耳廓和脚垫边缘出现丘疹﹑结痂﹑腐烂和小斑的溃疡。嗜曙红性肉芽肿综合症有时也有报导,猫在住院期间或在屋内限养一段时间后,临床症状很快消失。
诊断
蚊咬性过敏症通过病史和临床症状即可诊断,也可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嗜酸性表皮炎和皮炎,当用蚊了抗原作皮内试验阳性,对于上述的蚊咬性过敏症的诊断很有意义,但有时也可以表现为假阴性。蚊咬性过敏症临床上常误诊为严重感染患畜鼻子的磷状细胞癌。
治疗
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和脂肪酸治疗均能在短期使症状缓解。用驱蚊剂或改变生活习惯,或者两者均用的治疗方法比较理想,如果猫在午后饲喂,他们在傍晚和黎明时不许出屋,这样在温暖的气候里,可以大大减少蚊子叮咬的机会,安装防蚊的纱窗效果也很好。
过敏病畜的诊断方法
在兽医皮肤病学中,一个全面的病史和物理检查有助于﹙prioritization of a list of differential diagnoses﹚优先鉴别诊断。兽医应该注重病史,以取得诊断过敏性皮炎的线索。过敏性皮炎的临床特征是搔痒症,特别是遗传性过敏性皮炎和食不良反应引起的皮炎。通常搔痒症进一步发展为损伤。在温暖的气候,蚤咬过敏症,蚊咬过敏症和遗传性过敏性皮炎的病初通常是季节性的。反复低剂量的使用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治疗引起的反应均为过敏性皮炎,蚤咬过敏症,蚊咬过敏症和接触性过敏症主要临床表现为丘疹,对于猫的蚊咬过敏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小斑点溃疡,随后,自我抓伤可能导致二次损伤如脱毛和结痂。
搔痒症不一定能被畜主察觉,特别是猫的非炎性脱毛,由于搔痒引起的临床症状的证实主要依赖于密切的观察,﹙trichograms﹚毛发的多少﹑及排除毛发受损的其它原因。伊利沙白套或穿上婴儿的衣服后毛发再生一般认为是自发诱导性脱毛。身体的不同区域易患不同的过敏性皮肤病,搔痒区域的局限为发病机理,提供有用的线索,在鉴别由许多过敏性皮炎引发的细菌继发感染和发酵菌感染,进行感染皮肤的细胞学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感染需被正确的治疗,以评估它们对目前临床症状的影响,同时,通过控制跳蚤和消除食物的治疗试验来正确解释疗效。
猫的过敏性皮炎最普遍的临床症状:粟粒疹性皮炎﹑非炎性脱毛﹑嗜曙红性肉芽肿综合症及头部和颈部搔痒,非炎性脱毛和粟粒疹性皮炎的诊断方法见于表5﹑表6,嗜曙红性肉芽肿综合症的发病可能是由于蚤咬过敏症,遗传性过敏性皮炎或者食物的不良反应引起的,病初可通过跳蚤控制试验和消除食物试验来诊断。对于头和部颈部搔痒症,遗传性过敏性皮炎,食物的不良反应及体外寄生虫如猫背肛螨或Otodectes cynotis感染是最普遍的原因。一个精心设计的昆虫控制试验。
可排除体外寄生虫的感染和蚤咬过敏症。消除食物的试验可排除食物不良反应引起的过敏。
鉴别诊断狗的非损伤性搔痒症包括:遗传性过敏性皮炎﹑食物不良反应引起的皮炎﹑皮肤感染特别是马拉色菌感染和非一般体外寄生虫的感染如疥螨or cheyktiella spp。鉴别诊断方法包括:细胞学检查,清除食物试验和体外寄生虫治疗试验。对于狗损伤性的搔痒症,确定可能的病因需要更长的时间,一段清楚的病史对于优先鉴别诊断和诊断试验是泌不可少的,损伤性的搔痒症的可能治疗方法列于表4。
如果畜主不愿意进行诊断性的病情或者比较乐意结合诊断试验那么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止痒治疗,病初,用免疫调节药物如环孢素或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好。但是,如果皮霉菌和疥螨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没有被检查出来或很好 的治疗,通常用此药将使病情恶化,只有当传染性皮肤病和继发感染已经被排除或治愈,这些药才可能使用。
治小动物皮肤病的止痒药
对于患过敏性皮肤病的猫和狗,对症治疗的一般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剂,必需脂肪酸,环孢表或用香波局部治疗和冲洗。这些药物的使用剂量和负作用见于表2。是否使用这种药物最终决定于动物种类,主人自身经济状况﹑病情和先前治疗的效果。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很便宜,易于获得。治疗由过敏性皮炎引起的搔痒症效果明显。但是,大多数是患畜即使使用抗感染的剂量均可引起多尿﹑烦渴和贪食症。同时,还包括喘气﹑肌肉松弛﹑全身无力﹑性情变化﹑不耐运动﹑细菌感染和皮内钙质等的临床症状。为了减少负反应的发生机率及减轻负反应的程度,糖皮质激素可结合其它更安全,但如果略差的止痒药共同使用,这样用于控制临床症状的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可以减少。可以给予一定的一种或多种抗组胺药,必需脂肪酸或香波。然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主要依赖于动物搔痒程度。患畜应有持续的轻微搔痒以使给予最佳的剂量。如果不存在搔痒,糖皮质激素的给予量应酌减;如果搔痒有所缓和,剂量应略有增加。
抗组胺剂
抗组胺剂是即安全又便宜的药。过敏的动物长期使用疗效显著,很少负作用,经常用于治疗的最初几天。虽然抗组胺药的功效﹙大约30%﹚比糖皮质激素﹙大于90%﹚低得多。由于其负作用低,推荐每1-2周用几种不同的抗组胺药连续作治疗试验,以确认是由这些药物中哪一种引起患畜反应。用当的抗组胺药治疗时疗效不好时,可同时给糖皮质激素可减少需要控制搔痒的糖皮质激素的用量。抗组胺药用于猫比狗有效得多﹙>60%﹚,但是,长期给予双倍剂量twicedaily tablet可能引发更多的问题。
必需脂肪酸治疗
必需脂肪酸添加剂竞争性地抑制proinflammatory prostaglandins and leukotrienes的产生。另外,亚麻油酸对角质层的屏障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亚麻油酸对常引发搔痒症的干性和磷状皮肤的动物有益。脂肪酸的全部功能很低﹙10-20%﹚,但是长期使用安全。最普遍的负反应是腹泻,它经常能通过逐渐增加剂量避免。必需脂肪酸的功能类似于抗组胺药,能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商品动物食品普遍含有十二碳五烯酸﹙W-3﹚和8-亚麻油酸﹙W-6﹚。低温压缩的向日葵或红花油含有大量的亚麻油酸
﹙W-6﹚,亚麻油籽含有2亚麻油酸﹙W-3﹚。
环孢素
环孢素治疗遗传性过敏性皮炎非常有效,它作用于炎性细胞,特别是T淋巴细胞以抑制它们的活化,必需空腹服等使之得到良好的吸收。在约20%的患畜中能普遍见到呕吐和腹泄的负作用。饲喂后服药将减少呕吐的可能性,但是可能与血浆中药物浓度变化有效。由于环孢素的价钱高,经常只用于小运动,对多数患畜病初,每天给予环孢素,待临床症状缓解后,可每隔一天给药。
局部治疗
对于搔痒动物用香波和冲洗剂治疗非常安全,单独使用香波治疗极少能有效减轻搔痒,其经常与其它药物合同,止痒香波和冲洗剂能通过湿润皮肤产生明显的效果。其主要成分为:尿素﹑甘油﹑丙烯乙二醇﹑必需脂肪酸和胶化状燕麦粥。同时,氢化可的松﹑抗组胺药和芦荟提取物混合于香波。从理论上说,这种有效成分由皮肤吸收并发挥在皮内抗感染作用。大多数香波需与皮肤接触10-15分钟并彻底冲洗10分钟,在努力保定活泼好动的动物时这可能看似要很长的时间。手表或计时器是必不可少的,以保证时间的精确。病初,动物一个星期用两次香波。若疗效良好,次数可减为每周一次或每隔一周用一次。
总结
在小动物门诊中,过敏性皮炎是常见的疾病。最普遍的过敏是蚤咬过敏症和遗传性过敏症,常发于幼畜。在温暖的季节,由反复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引起病初为季节性搔痒症为特征。对蚤咬过敏症和遗传性过敏症可分别用控制跳蚤治疗和特异性抗原的免疫疗法。对症止痒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必需脂肪酸﹑环孢素治疗及局部治疗。[wmv=360,100,1]http://sweb.nuu.edu.tw/~u9233033/no6.mp3[/wm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