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宠物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51|回复: 6

什么叫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0 10: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世上最美身姿”
  此刻,2008519日凌晨248分,距离2008512日下午228分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612小时22分(一分一秒太快),截至目前,地震造成遇难32477人,被埋9500人。
  从今天起,到21日,3天时间,是全国哀悼日。
  今天下午的228分,在汶川发生地震整整7天的这个时候,将举国默哀3分钟,而全国的汽车、轮船、火车、防空警报等都将齐鸣,表达对遇难者的沉重哀悼。
  在这3天,举国悲伤,不会有公共的娱乐活动。爸爸所供职的报社,今日出版的报纸,不刊登广告,不印彩版,只有黑白两种颜色。而全国的报纸都将如此。
  这一切,都是为了哀悼死难者,预计过5万人在地震中失去生命。
  爸爸这几日,之所以没有给你写信,也没有写时评,就是因为忙于抗震救灾的报道,写抗震救灾的社论,每天都到三四点才睡觉!
  这些天,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中国只剩下爱!
  活人对死人的爱,死人对活人的爱;活人对活人的爱,死人对死人的爱。
  活人对死人的爱——18日一张照片,日本搜救队在经过16个小时的艰难搜救后,找到了一名遇难者遗体,救援队人员分成两排,面对着遇难者,沉默志哀!
  死人对活人的爱——两个母亲,地震来临那一刻,用女人柔弱的身躯护住了怀里的婴儿,一个在手机上留言:宝贝,妈妈爱你;另一个临终还撩起衣服把乳头塞进孩子嘴里。
  活人对活人的爱——废墟下埋了好多人,生命危在旦夕,为了挽救他们,部队官兵,志愿者,医护人员,数以亿计富有爱心的中国人,都在用爱和行动去努力。
  死人对死人的爱——在地震来临那一时刻,也有像母亲对孩子、教师对学生那样,奋不顾学生那样,奋不顾身挺住坍塌的房屋,但灾难面前人是如此脆弱,并没有挽救住别人的生命。

  宝贝,爸爸只想说,死人对活人的爱。
  这种爱,现在化成了一种身姿,生命最后的姿态,世上最美的姿态。
  它是死的身姿,爱的身姿,世上最美的姿势。
  它大致上是这样子的——
  身躯弯着,弯成一个弧形,或者是半圆,双臂护着,怀里或是自己的孩子,或是自己的学生;压在身姿上的,是坍塌的房屋,倒墙,断梁,钢筋,水泥,尽管这些都坚如磐石,但由于集中所有爱和生命的力量,身姿仍旧保住了下面的生命;这些身姿镶嵌在废墟内,像古老的化石,在搜救现场,这些身姿和身姿下鲜活的生命,一起展现在世人面前。
  人们喜欢把高尚的,或做出一些令人赞叹事情的人,称为“中国最美XX”。
  我所知道的,有“中国最美乡村教师”,“中国最美女记者”等。
  “中国最美女记者”,是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的一名女记者,在一次抢救落水女童的现场,她没有像其他记者那样忙着做新闻,而是给女童做起了人工呼吸。
  当时,女童的嘴里充满了脏东西,但这名女记者并没有觉得脏,在生命危在旦夕的紧要关头,她什么都没想就给女童做起了人工呼吸——可惜,没有挽住女童的性命。

  女记者给女童做人工呼吸的照片被媒体拍了下来,网友们称她为“中国最美女记者”。

  “中国最美XX”!
  我现在,也想用这样的句式褒扬在地震中用自己的身躯护住孩子和学生的母亲和老师。
  但是,如果用最美母亲或最美教师,都不足以概括全面,而“最美身姿”,却涵盖了两类(还有其他人)共同点。只是,我想把前面的定语换成“世上”。
  是的,正是这些伟大的母亲、老师等,用“世上最美身姿”,拯救了孩子的生命,而这些“世上最美身姿”成了自己生命和人生的休止符。
  我还要特别地声明一点,这个“世上最美身姿”,不止包括母亲、老师,还有父亲,甚至祖母,还有更多以这种方式谢幕人生的。
  搜救人员在地震现场发现的一幕——
  在墙角,一个两岁的女孩舞动着小手,她身上压着两个人,贴着她的是祖母,脸朝下;祖母身上,是孩子的父亲——硬生生地盯着塌下的断梁,全身几乎无一处完好。
  孩子的祖母和孩子的父亲,都用“世上最美身姿”保护了孩子,这是祖母对孙女的爱,这是父亲对女儿的爱,这种爱,全在“世上最美身姿”里。
  而在汶川地震的搜救现场,这样美丽的身姿还有很多,很多!
  灾难面前,逃生是人的本能,但面对孩子、学生,这些父母、老师,还有更多的人,却选择了死亡。这种死亡,让我们看到,灾难中,人类只剩下了爱,剩下了最美的身姿!


  这些美丽的身姿,是如此的坚强!为孩子挡住倒墙、断梁、钢筋、水泥等巨重!
  一个救援现场,由于一名老师这种“世上最美身姿”过于坚强,以至于救援人员不得不忍住悲伤锯断老师的胳膊,才把坏里的孩子救出来。
  这是一种什么力量!
  这绝不是尸体僵化的自然结果,而是在灾难来临的一瞬,这些伟大,可歌,可泣的生命,将全身之力汇聚到双臂,为孩子们搭起了坚固的港湾。
  这个“港湾”的坚固,是爱的力量,生命的力量!
  为了保护孩子、学生,他们的人生谢幕姿态,人世间还有比这更美的吗?
  面对这样的身姿,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德怨,是非,曲直,还有什么不能化解的吗?
  这是世上最美的身姿,这种用爱和生命留下的身姿,不仅镶嵌在废墟里,展现在世人面前,还镶嵌在我们的心里,永远镶嵌在人类心中最柔软的位置。

  我读大学时,普通话教材里有一短文,标题是“妈妈喜欢吃鱼头”,大意是——
  儿子小时候,见妈妈总喜欢吃鱼头,就问为何不吃鱼肉。妈妈说,鱼头好吃。儿子长大后,有了妻和子,吃鱼时仍习惯把鱼头挑给妈妈。这时,同样身为人母的妻子说,妈妈那是不舍的吃鱼肉,才说喜欢吃鱼头的。儿子恍然大悟。
  讲普通话的老师当时感慨,现在的母亲,就是吃鱼头,
  不止是现代母亲和过去母亲的变化,现代老师和过去老师也不同。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但现在,这样的比喻似乎已经很少用了,见诸报端的往往是乱收费等各种不利于老师的负面东西。
  但在地震面前,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母亲还是过去的母亲,老师还是过去的老师,恒古不变的是母爱和师爱。
  在死亡和孩子面前,当母亲和老师用“世上最美身姿”给我们答案时,人世间再大的变化,再大的误解,又有什么值得令人芥蒂的?

  让我再描述这样的身姿——
  在倒墙、断梁、砖块、钢筋、水泥等构成的废墟里,一个用爱和以人生谢幕为代价勾勒的身姿——身躯弯着,双臂护着,有的还因低头而垂下的秀发……
  天啊!人世间还有比这样更美的身姿吗?!
  我终于明白,“世上最美身姿”,不是舞姿,而是汶川地震镶嵌在废墟里的身姿!
  “世上最美姿势”,是母亲和教师等用爱和生命留给世人的最后姿态,是汶川地震在我心里烙下的符号,这个符号告诉我——
  在今后,要更加爱父母,爱孩子——不管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
  让我们铭记汶川地震中留下的“世上最美身姿”!
也会明白地告诉儿子自己的良苦用心
  宝贝,你永远要记着,2008512日下午228分,发生在中国四川汶川这场8级的特大地震,让全中国只剩下了爱,尽管你这年才刚刚两岁!
 楼主| 发表于 2008-5-20 10: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在生活中常说起美,美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这里有榜样用生命和鲜血作了回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0 10: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伟大的母爱---最美、伟大的人性---最美
为受苦受难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的可爱的人们---最美:Smilies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0 18: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还是爱边边 于 2008-5-20 10:53 发表
伟大的母爱---最美、伟大的人性---最美
为受苦受难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的可爱的人们---最美:Smilies52




最美的含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1 16: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诠释的太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4 18: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子弟兵美。灾区志愿者美,白衣天使美,后方捐助者美,温总理在老百姓眼里更美。

[ 本帖最后由 蝶儿 于 2008-5-24 18:1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4 18: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爱````爱````````爱```爱
爱```````````爱``````````爱
爱`````````````````````````爱
爱````````汶川-挺住````````爱
`爱```````````````````````爱
```爱``````中国加油`````爱
``````爱`````````````爱
`````````爱```````爱
`````````````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电话:13976351999    站长联系QQ:713767   
站长微信:13976351999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pet86.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宠物论坛

GMT+8, 2025-2-6 21:53 , Processed in 0.01178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海南犬业协会

© 2001-2020 中国宠物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