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导盲犬,大多数人应该都不会陌生,有不少影视作品都演绎过导盲犬与他的主人间感人至深的情感故事。而伴随着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人们对狗的喜爱已经成为相当主流的观念,然而看到导盲犬在中国的窘迫尴尬的现状,还是超出了最坏的想象。
据报道,国际导盲犬联盟规定,1%以上的盲人使用导盲犬可视为导盲犬的普及。据统计,中国有1691万视力残疾人员。据此计算,全国需要16.91万只导盲犬才可达到普及。但目前在中国内地服役的导盲犬不足50只。
“不足50只”是个什么概念?如果把导盲犬当作一个独立的物种,那么它就是比大熊猫还要濒危的珍稀物种。作为盲人的另一双眼的导盲犬为什么这么少?通过相关报道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少地方,都会制订相当严厉的禁犬法规和条例,运动式的打狗行动也不时会在各地上演。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大型犬只的导盲犬,它们的境遇就可想而知了。导盲犬已是如此稀少,如果一位盲人携犬出街,不仅警察会干预,甚至还会“拘留”导盲犬,类似餐馆、商场、公交、地铁之类的公共场所,也会以禁止宠物入内的规定,把导盲犬拒之门外。
其实,你要说不关照包括盲人在内的残疾人,倒也不尽然,集体追求着文明的城市在无障碍设施方面的投入也不可谓不多,比如,某些大城市,凡有人行道的地方,还有地铁等公共场所,盲道肯定是有的,也曾经有一度,过马路的红绿灯还有专为盲人而设的提示音,可是效果如何?盲道设置不尽合理,被随意占用的情况很普遍,至于那个红绿灯的提示音,估计是吵到了明眼人,也都成了哑巴。由此看来,方便盲人出行的设施,不能只是建给明眼人看,不能只满足于文件报表中数字的光鲜好看,还要问一问盲人朋友们是否真正从中受益。
8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规定“视力残疾人”可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终于有法可依。追求着文明的城市,要给导盲犬一条生路。在依法行政,督促各公共场所的管理方对导盲犬敞开大门的同时,如能像保护大熊猫一样,对尚处于民间自发的导盲犬培训行业给予实实在在的扶持,让更多的盲人能够用得起昂贵的导盲犬,那就是做了一件有功德的善事了。